漯河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3-05-24 17: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管线档案则是地下管线的身份证、体检表。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一部分原因是由地下管线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档案意识薄弱,无档可查造成的。为了了解漯河市地下管线及管线档案管理情况,笔者对漯河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1  调查方法及范围

1.1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从2014年11月起至2015年2月止,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设计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对漯河市地下管线及地下管线档案保管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全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58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93%。

1.2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涉及企业、公共事业、行业行政管理单位、档案行业行政管理单位、专业档案馆、综合档案馆等,其中企业有电力公司、网通公司等问卷78份,占有效问卷的53.06%;公共事业有市政工程处、市政管理处等问卷44份,占有效问卷的29.93%;行业行政管理单位有市城乡建设管理局问卷1份,占有效问卷的0.68%;档案行业行政管理单位有市史志档案局问卷5份,占有效问卷的3.4%;专业档案馆有市城建档案馆问卷3份,占有效问卷的2.04%;综合档案馆有市档案馆问卷13份,占有效问卷的8.84%。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属于地下管线设计方的有14个,占10.94%;承建方14个,占10.94%;施工方56个,占43.75%;使用方41个,占32.03%;产权方23个,占17.97%;管理方41个,占32.03%;属于都不是的有11个,占8.59%。被调查者普通员工91人,占61.9%;部门领导或部门经理19人,占12.93%;法人或单位领导12人,占8.16%;档案管理者25人,占17.01%。从问卷的有效率及调查范围来看,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涵盖范围较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  调查情况分析

2.1  漯河市地下管线现状

2.1.1  种类众多,通讯、电力、排供水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管线所占比重较大。调查问卷列举的地下管线涉及有石油、燃气、电力、供水、排水、供热、通讯、其他,经调查,选择“通讯”、“电力”、“排水”、“供水”的较多,分别有54个、50个、51个、37个,分别占42.19%、39.06%、39.84%、28.91%,选择“石油”、“燃气”、“供热”和“其他”的较少,分别有14个、27个、30个、19个,分别占10.94%、21.09%、23.44%、14.84%。具体数据见下图。

2.1.2  从始建时间看,年代跨度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多。调查结果显示,漯河市地下管线最早建于1949年之前的为0个,回答最早建于1950~1959年间的只有2个,占1.56%,回答最早建于1980~1989和1990~1999年间的较多,分别有35个和37个,占27.34%和28.91%。具体数据见下图。

2.1.3  从损坏情况看,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在施工时误损其他单位地下管线和被其他单位损坏情况时有发生。地下管线在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了解地下管线的损坏状况,笔者对被调查单位在施工时误损其他单位和被其他单位损坏情况进行了调查,在第一项调查中,回答误损过的有42个,占32.81%;回答没误损过的25个,占19.53%;回答不清楚的61个,占47.66%。误损过的是没误损过的近2倍。在第二项调查中,回答有被损坏过的65人,占50.78%;回答没被损坏过的20人,占15.62%;回答不清楚的43人,占33.59%。有被损坏过的是没被损坏过的3倍多。

至于地下管线的安全责任主体,被调查者大多倾向于地下管线产权方和地下管线管理方,地下管线使用方也被大部分被调查者认可。具体数据见下表。

2.2  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现状

2.2.1  从数量上看,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业务中涉及地下管线的接近八成,存留档案的接近七成。从调查的结果看,被调查人员在回答“所在单位业务中是否涉及地下管线”问题时,选择“是”的108个,占73.47%;选择“否”的19个,占12.93%;选择“不清楚”的20个,占13.61%。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业务中涉及地下管线的接近八成。82人确认本单位保存有地下管线档案,占64.06%,接近八成。7人确认

没有保存档案,占5.47%,39人30.47%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本单位是否保存有地下管线档案。

2.2.2  从完整程度上看,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保存完整与不完整的比例相当,不完整的稍稍多于完整的。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人员回答“贵单位保存的地下管线档案是否完整”问题时,选择“完整”的44个,占34.37%;选择“不完整”的49个,占38.28%;选择完整与不完整的比例相当,不完整的稍稍多于完整的。仍有35人近1/3的被调查者对本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完整情况不知情。

地下管线档案多份保存成为共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同一份地下管线档案至少应当保存三份或三份以上,极少数被调查者认为应当保存三份以下。

2.2.3  从信息化情况看,少数单位实现网络管理,地下管线档案的载体形式仍以纸质为主,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3倍。从调查的结果看,被调查人员在回答“贵单位地下管线档案是否实现网络管理”问题时,选择“有”的31个,占24.22%;选择“没有”的41个,占32.03%;选择“不清楚”的56个,占43.75%。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清楚本单位地下管线档案是否实现网络管理,实现网络管理的只占少数。

地下管线档案保存的载体形式有纸质、电子和其他,从调查结果看,漯河市地下管线档案保存的载体形式以纸质为主,选择纸质的有93个,占72.66%;电子的31个,占24.22%;其他的31个,占24.22%;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3倍。

2.2.4   从保管机构看,地下管线档案多数由本单位的业务部门和档案室保管,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应当由专业档案馆保存。关于相关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由哪个部门负责保管,调查问卷列举了6项可供选择,分别是设计部门、业务部门、办公室、档案室、其他部门、不清楚。从调查结果看,地下管线档案主要由相关单位业务部门或档案室负责保管。具体数据见下图。

关于地下管线档案应当由哪些单位来保存,经调查,众说纷纭,但有近一半人认为应由专业档案馆保存。详细调查数据见下图。

2.2.5  从利用情况看,很多被调查者对本单位相关管线的提供利用服务以及本单位利用其他单位管线档案情况不明,但利用以及提供利用的态度是积极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56人43.75%)的被调查者所在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22人17.19%的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没有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仍有50名被调查者对本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工作情况不明,占39.06%。

从调查的结果看,被调查人员在回答“所在单位是否收到过其他单位管线施工时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问题时,选择“有”的51个,占39.84%;选择“没有”的15个,占11.72%;选择“不清楚”的62个,占48.44%。近半数参加调查人员不清楚本单位是否收到过其他单位管线施工时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超过2/5参加调查人员所在单位收到过其他单位管线施工时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没有收到过其他单位管线施工时提供相关管线档案请求的不到1/5。在收到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时,有64名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会提供利用,占50%,不提供和不理睬的有极少数,各有4人,均占3.12%。详细数据见下图。

从调查的结果看,被调查人员在回答“所在单位在地下管线施工时是否会向其他管线单位提出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问题时,选择“会”的62个,占48.44%;选择“不会”的6个,占4.69%;选择“不清楚”的60个,占46.87%。可见近一半参加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在地下管线施工时会向其他管线单位提出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极少数单位不向其他管线单位提出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不知道是否向其他管线单位提出提供相关管线档案请求的仍然很多。在向其他管线单位提出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时,对方的态度,回答提供的有50个,占39.06%,回答不提供和不理睬的共9人,共占7.03%,回答不清楚的69人,占53.91%。

2.2.6  从共享情况看,近七成被调查者赞成共享,标准不统一、没有共享平台被认为是当前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共享的最大困难。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共享,有94人,占63.95%,极少数人持相反的观点,有9人,占6.12%;标准不统一、没有共享平台是当前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共享的最大困难,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担心安全问题,少数被调查者认为是缺少互信。详细调查数据见下表。

总结

3.1  地下管线档案意识淡薄,需加强认识。笔者在做问卷调查时选择的被调查单位多是与地下管线有关的单位,被调查者所在的部门多是地下管线业务部门,但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本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保管情况家底不清,比如,147份有效问卷中,不清楚本单位涉及的地下管线是否有档案的39人,占30.47%;不清楚本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是否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有50人,占39.06%;不清楚本单位是否收到过其他单位管线施工时提供相关管线档案的请求的有62人,占48.44%;不清楚本单位在地下管线施工时是否出现过误损其他单位地下管线的情况的有61人,占47.66%。看来地下管线有关建设施工单位的档案意识较为淡薄,对地下管线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基本情况不清,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对此,我们要结合本市实际,利用媒体和宣传板块加大宣传地下管线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社会各界对地下管线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档案利用意识。

3.2  地下管线档案保管分散,难以有效集中,需建立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地下管线分为投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急防灾等5个管理阶段,涉及设计、施工、承建、使用、管理等众多部门,地下管线档案由各个职能权属部门分别管理,造成资料分散。档案移交机制尚未形成,专业档案馆接收档案存在一定困难,信息共享缺少平台。对此,应成立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对地下管线档案的开发利用实行统一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定《漯河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体制,确定查询、告知、预验收、移交制度,为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定期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对管线信息资料进行动态管理。

3.3  管理方式落后,利用服务效率较低。地下管线档案的生命力在于利用,管理方式落后是制约利用服务效率的主要因素。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市地下管线档案仍以传统的纸质为主,管理方式也是落后的人工管理,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保存有电子档案的不到1/4,实现网络管理的也不到1/4,即使极少数单位实现了网络管理,也不一定进行了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对此,我们要采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手段进行地下管线档案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最大限度提供地下管线档案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并在城市的抗灾、救灾,应付突发事件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档案馆  来稿日期:2015-08-17)

推荐访问:漯河市 管线 档案管理 地下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