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自组织控制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时间:2023-05-24 13:5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高校网络教育体系具有无边界性和系统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其由多个虚拟组织构成。网络教育办学的规模化和教学分离使得其有别于传统教育。基于系统自组织控制(SSOC)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是由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的一种全新探索,其突破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方式,从运作方面突破组织边界的障碍,将整个组织变成一个灵活的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网络教育办学涉及的多主体间的协同问题。SSOC的管理思想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平台来实现,基于SSOC的协同管理系统是网络教育自组织系统的信息中心,围绕这一系统形成了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与业务流程的高度耦合,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教学与服务的质量。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和“工时统计平台”的研发与运行、闭环的信息反馈与协调机制及双层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地保障了网络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系统自组织控制(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71—07

一、引言

高校网络教育体系具有无边界性和系统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其由多个虚拟组织构成。网络教育办学的规模化和教学分离使得其有别于传统教育。“教”与“学”的距离使得网络教育管理效率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由于非线性的复杂因素而出现涨落。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网络教育与常规教育系统相比更缺乏系统稳定性,这直观地体现为网络教育规模化运作与网络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现代企业管理应对规模化问题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内部分工与协作。现代教育管理同样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因而也具备企业组织与管理的某些特征。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中现行的岗位划分、分工协作、业务流程和管理规章,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业务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线性化、可预测的问题。但是,网络教育体系是开放的,其教学活动的进行并非源自于高校网院这一单一组织,它需要教师、网院、网络运营商、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众多学习中心等通力协作才能实现。这意味着,网络教育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先进的内部管理,还必须突破高校网院的组织边界,有效地协同整个网络教育体系中虚拟各方,以解决开放系统中诸多复杂、非线性因素干扰,确保网络教育系统保持平衡态。也就是说,探索一套体现网络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网络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相关研究

从1998年首批试点至今,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不仅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已经形成了高等院校与专业机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交相呼应的多元体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注定与传统教育大不相 同。[1] 有学者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研究了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微观研究方面,闫亚军研究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他认为,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协作性与智能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是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活动,包括远程教育机构内部行政、远程教务与学习过程及相关的信息管理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应构建全新的目标体系,以共享、交流、协作、整合为核心,以远程教育管理的信息流、工作流相对集成作为基本结构。[2] 在宏观研究方面,华建新研究了网络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模式,他认为现有的“以政策导向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网络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应具有差别性、调控性与标准性。[3] 薛晓东、王崧与曾翎等从宏、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理念与目标定位、管理主体、内容、环境与运行等五个方面,现有的网络院校管理模式有“高校—学习中心”与“高校—公共服务体系—学习中心”两种类型,由于受到质量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约束,现有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4]

(二)基于自组织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一个理论族群,主要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突变论”等三大理论。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 Haken)认为,就进化形式而言,组织包括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形式,前者是指组织依靠外部指令得以形成,而后者是指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自动、协调地形成有序结构。[5] 自组织理论应用领域不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经济、管理、心理和行为等社会科学领域。近年来,教育领域也开始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教育系统演进的过程,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几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1. 基于自组织的教育理论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指导教育领域改革与实践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在考虑教育系统演进的视域下,基于理论研究和学科教学实践,自组织的教育理论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更为合理的基础理论,陈清梅、邢红军等从科学教育理论的变革角度研究,认为科学教育理论应该实现从建构主义向自组织理论转变。[6] 卢建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研究了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差异,认为两者在理论方面主要存在范式与价值差异,在实践方面主要存在着学生个体发展、课堂教学、班组集体与团队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系统差异。自组织教育的系统观建立在自组织框架之基础上,以“后现代范式”为导向,强调自我的组织、协同与激发,注重教育的内在性、开放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与之相反,他组织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机械论的教育观基础之上,以机械论的现代范式为导向,强调对教育过程的外部控制和管理,注重行政、教师及社会的外部指令作用。[7][8]

2. 基于自组织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自组织理论是在研究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现代大学的基础框架是大学制度,基本特征是依法、自主管理,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大学是一个自组织。[9] 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自组织的发展过程,其发展所遭遇困境,可以在其演进实质、条件和形式等分析中寻找到答案。[10] 从实践层面来看,国内的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直接管理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他组织管理,这是国内高等教育供应不足、创新乏力、资源配置失灵、效率不高等问题的根源所在。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走高等教育的自组织管理之路。[11] 不同的办学层次或教育形式分别都是复杂的系统,都具有鲜明的自组织特征,比如高职教育 [12] 具有自组织耗散结构的非平衡性与非线性特征;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系统,除了非平衡与非线性职务,还具备自组织的开放性,要提升各类教育形式的管理水平,必须把握这些自组织特征。[13]

3. 基于自组织的教育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其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办学的规模化、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以及学习的自主性。教育信息化与网络教育发展的演进也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特征和机制体现为系统开放性、非平衡状态、非线性机制、涨落、竞争与协同等五个方面,实现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4] 当代青年是社会各种自组织团队的主力军,从广义的网络学习概念来看,当代青年的学习具有极为典型的自组织特征:网上学习的开放性、群体的松散性、师生形成与转换的灵活性、模式的协作性、自发性等。 [15] 在教育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中,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网络思想教育 [16]、学习者自身与学习者之间 [17]、学习社区 [18][19][20] 、教学资源自组织建构 [21] 等各方面的自组织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到网络教育阶段,是一种真正开放的学习方式,在满足大多数人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呈现出学习过程的非平衡性。同时,知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学习主体的自主性都表明,网络教育中的知识传播不再是线性的传播。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的自组织结构。上述研究对于我们探索网络教育规律、改善网络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①]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相关研究,虽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现有管理模式的问题并分析了网络管理的特征,但均未给出一个可行的突破方向;[②]基于自组织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虽然指出了教育和网络教育具有自组织的特征,但现有研究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对于如何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与开发相应管理平台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仍未涉及。

基于此,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下称“东财网院”)构建了基于系统自组织控制(system self-organizing control,简称为SSOC)教学管理模式,旨在探索一种由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的新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本文将描述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实现及东财网院的探索实践。

三、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内涵与特征

(一)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

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效率和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若高校网络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的反馈系统、协调机制与控制系统是低效的,其提供的网络教育必然也难有质量保障。高校网络教育的开展需要网院、学习中心、高校教师与公共服务体系四个方面的协同运作,但这四个主体从来就不属于某一个组织实体。鉴于网络教育的这种开放性与无边界特征,其管理模式也必须突破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方式,即突破组织结构的边界障碍,将整个网络教育系统变成一个灵活、协同的自组织系统。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组织控制(SSOC)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该模式应用系统控制论的基本理论,按照网络教育自身特征及规律,将网络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封闭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应用其中的因果回馈关系与其他子系统环环相扣,互为控制点,直接或间接地与开放系统中的外部信息进行交换,并依靠系统组织的内在动力——耗散结构与协同特征,自发进行调节,不断构筑时间、空间与功能上的有序结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对规模化教育的终端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该管理模式在垂直的组织结构设计中导入自组织管理结构,并有效使两种管理结构互补融合,以此来应对网络教育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线性或非线性的问题。

(二)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特征

1. 开放性

如前所述,高校网络教育体系具有系统开放性与无边界性的重要特征,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自组织系统控制的开放性,兼容并蓄,更好地适应了高校网络教育系统针对外部系统的开放特征。

2. 协同性

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该组织模式本身与学校教师、相关合作院系的协同问题;应对与学习中心、第三方服务支持机构、网院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协同问题。

3. 稳定性

高校网络教育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系统运行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SSOC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突破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常规管理方式,其灵活的反馈、全方位的布控,可以更有效地克服外部监控的滞后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与质量,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学习者提供更高效的支持与保障。

四、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实现

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创建是基于对网络教育这个以虚拟组织形式构成的无边界开放系统的本质理解。SSOC的管理思想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平台来实现——一种基于系统控制论和协同论且将信息化的管理思想物化为可以直观量化表述的形态。基于SSOC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是一个以协同为目标的管理系统,其有效地将自组织系统纳入网络教育管理,冲破组织边界障碍,充分考虑网络教育自组织与协同运行特征,以垂直的他组织框架与扁平的自组织结构的结合与互补,应对系统运行中的线性与非线性问题,并依靠系统自组织的内在动力——协同功能,以快速的反馈机制,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

信息对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及管理平台最为强调的。基于SSOC的协同管理系统是网络教育自组织系统的信息中心,围绕这一系统形成了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进而支撑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部门主控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运行过程中,任何部门可依据需要来担当某项工作的主控方,以确保在不打破正常组织形态的情况下,保证未明确界定的非线性综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单元自律,微观决策,并行操作,整体协调,迭代趋优”的自组织功能。SSOC模式下自组织与垂直组织结构的并行与有效结合支撑了高校网络教育管理系统运行,通过协同管理系统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信息传递机制,由内向外对网络教育的无边界开放系统进行布控,有效地实现了网络教育的过程控制与管理。

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教育管理在依托协同管理系统平台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反馈与协调的虚拟组织运行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保障网络教育输出的质量。

在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基于SSOC的管理模式是要试图找到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式,这种关系是一种根据反馈自动调节的系统,也就是说调节不是靠外在监测实现,而是靠组织自身产生,这样的系统才是高效的。也许这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但这却启迪了一个新的构图——哥白尼式的构图,构图表明:学习者是中心,网络教育的教学活动不是在推进学习,而是对学习做出支持和辅助。当然在人为的而非自然的组织框架中,系统对外部信息做出正确的反馈,需要设定标准,并辅之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设计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与支持而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通过网络、技术和组织所建立的是一个助学系统,而非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SSOC管理模式下的网络教育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这一助学系统的有效控制问题,即帮助学生学习中“助”的质量(包括环境、资源、助学活动设计与执行的质量等),基于SSOC的协同管理系统有效地确保了网络教育输出的质量。

五、东财网院基于SSOC

管理模式的案例研究

(一)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理论,东财网院以教学质量保障为核心,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组织分工,完成了基于网络教育特点的岗位描述,从接口程序到业务流程,将教学过程分解为121个控制点,通过内部虚拟团队的建设和外部资源的整合,辅以基于评测与反馈机制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从而使整个教学的各个子系统达到一个有效的闭环系统,保证教学组织和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

1.“协同管理平台”与“工时统计平台”的研发与运行

东财网院基于协同学论与系统控制论自主研发了“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以信息的供给与反馈支持整个组织的各项工作。在常规工作状态下,“协同管理平台”及其详尽确凿的信息统计及分析,支持垂直组织分工体系下各部门实现职责内日常工作的控制和处理,这种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对正确决策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对系统运作中出现的偶发性非线性问题,及需要人力资源整合的项目型工作,“协同管理平台”以公开、透明、快速的信息传递,支持“主控部门负责制”及“项目经理负责制”,使任何部门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项目需求,成为项目的主控部门或项目经理,进行项目协调和控制。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主控部门和项目经理存在。这种组织的灵活与优化,穿越了内部组织分工的严格界限,实现了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由于在SSOC框架下开发的“协同管理平台”梳理出了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间的有机联系,并针对不同业务,分别指定主控部门,实行“主控部门负责制”,摆脱具体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真正做到以“事”为中心,以高效为目的。因此可以说该平台是一个为SSOC各子系统之间协作及子系统内部分工的具备组织边界穿透力的网络协同平台。

与此同时,东财网院还研发并运行了“工时统计平台”。该平台能纪录所有教学参与人员所有工作日内每个小时的工作内容、项目类型和工作耗时,并对这些教学参与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绩效表现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作为每位教学参与人员的激励和薪酬确定依据。该平台使各子系统内人员得到充分激励,并产生内部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激活了SSOC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内部的演化,加速了SSOC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的过程。

2. 信息反馈与协调

东财网院的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是一个耗散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多种渠道与外界进行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其外部信息交换过程包括:以“首问负责制”为基础的信息反馈制度;以“业务联络表”为依托的学院与学生及学习中心之间的双向的信息反馈机制。

(1)支持服务系统的信息收集与反馈

支持教学服务系统的信息收集与反馈是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东财网院建立了以首问负责制为原则,基于CRM的以学习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机制,以制度化的流程有效地架构学习者、学习中心、学院业务部门之间的链接;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整体协调,确保了学生问题、学习中心问题得到最及时、最满意的答复,为体系内的持续性改进搭建了框架基础。

(2)满意度调查与迭代优化

学院建立学习者满意度调查制度,是SSOC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以来,东财网院立项开展专门研究,历时一年,建立了一套涵盖教学全过程的较完整的学习者满意度调查及测评指标,包括学习者期望、课件质量、讲授内容、专业课程、辅导老师和反馈受理等19项重要指标。在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学院依据CSE课程设置评价模型,对课程设置改革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至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主讲教师,形成一个信息反馈的闭环系统。满意度调查制度,通过学习者的直接反馈,以外部负熵流的形式,促进东财网院自组织的迭代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常年不懈地开展“再改进工程”,近3年来共完成改进项目226项。

(3)虚拟组织的信息反馈

东财网院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强调对虚拟组织的信息反馈过程。虚拟组织包括学习中心、主讲教师、责任老师和技术与网络服务商等。东财网院建立了对教师(包括学习中心老师、主讲教师、责任老师)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教学服务全过程的工作制度、评价指标。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并使之与教师评价和工资相关联,使得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各方评价、绩效、自主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形成一个自组织循环。在SSOC管理模式下,这一信息交换过程实现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对象,形成一个有效互动的闭环。同时辅之以激励机制,与控制对象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控制对象产生自动力。

(4)质量管理体系

在SSOC的框架下,东财网院通过了ISO质量管理认证。在认证体系中,学院通过质量目标的设立与监控,实现了子系统之间及内部的质量追踪与改进,也加速了SSOC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网络教育是大众化的规模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平台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与服务支持工作的质量。东财网院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与技术团队的建设,组建了包括软件研发部、软件测试部和运维部在内的三十余人的技术团队,通过了国际上专门针对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CMMI3级认证。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及其质量保障确保了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输出的教学服务质量。

(二)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东财网院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学院通过协同管理平台检测并分析了所有员工的工作饱和度、质量与效率情况[22](见图2),并据此形成各子系统的资源配置情况(见图3)。学院SSOC管理平台能采集教学服务过程中业务数据,形成纵向对比,并为各项工作流程和环节设定“控制界限、进度、偏离度”等评价指标,对网络教学服务过程实施量化、动态监控,并形成控制预警系统[22](以“考务管理”业务流程监控为例,见 图4)。

东财网院根据网络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将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互为协作子系统,并在系统的各个运行环节,建立一套“评测—反馈—改进”的质量保障和控制机制。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外部评测手段,对学院的网络教学全过程,共19个环节每年进行一次评测。根据反馈信息开展“再改进工程”项目,不断地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调整和改善。图4是学院2010年实施流程改进的情况,共改进62项。

东财网院基于SSOC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成一种模式,该模式确立目标及为达到目标所必须的控制点,并为每一控制点设立检测标准,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对象,使控制对象产生自动力。学院对整个网络教育的过程,从教学组织到资源建设,从支持服务到教学评价,打破传统部门间的组织边界,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和控制点来实现教学全过程的自主监控,有效地弥补了外部监控的滞后性。该模式的建立是一个从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的过程,其穿越内组织边界,进行协同作业,是有效保证系统灵活性的一种尝试,是穿越组织边界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组织系统能够产生协同论中所说的支配性序参量,从而保证了不同组织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时信息的透明和行为的一致性(体现了自组织的信息共享特征和单元自律特征,解决了单元之间的通讯问题,解决了微观决策问题,解决了并行操作问题,解决了整体完成问题,而且能完成迭代趋优),但又不打破原有的组织分工和秩序。同时系统还将对组织运行质量的控制细化到了对每一个参与人员执行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质量与效益的评价。

六、结论

在多数的教育管理仍然是以他组织为基础的情况下,基于SSOC的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他组织教育理念,将教育纳入自组织系统,对强化远程教育中的反馈机制,弱化教育规模化与教育质量的矛盾进行了探索,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能较好地适应规模化的要求。东财网院的实践表明,SSOC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主体团队化、教学空间分离化以及教学对象规模化的特征及管理要求,有效地缓和了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其所强调的“完整的信息反馈制度和内部协调机制”,对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 三 川

推荐访问: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 探索 高校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