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时间:2023-05-24 11:3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教师在对初中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能力,如数学思维能力。为了能够给教师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从设计课题、调动学生积极、发展学生思维、动手操作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展思维;活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293-01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一方面应授予数学知识,让学生拥有数学基本知识素养;另一面,经过授予数学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数学能力。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1.精心设计课题引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引入能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便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几分钟的引入切不可轻视,它关系到四十五分种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如何才能保证有吸引学生的兴趣?这里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

这里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平方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国际象棋游戏发明人和国王的对话进行教学的引入,通过发明人的要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此人要求,只要把国际象棋里所有的64个棋格里,分别放入2粒、4粒、8粒、16粒,…,后面的棋格中的数目是前面棋格的数目的2倍的粮食就行了。国王没有经过仔细考虑,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满足,就答应了下来,但是,到了最后,经过仔细的计算,发现这个人的要求根本无法满足,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a×a记作 a2,读作a的平方(a的2次方);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a的3次方);那么a×a×a×a可以记作什么?a×a×a×a×a呢?a×a×a×a…×a有n个a呢?象这样n个a相乘,记作a,既简单又明确。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介绍给了学生。学生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学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活跃了思维。

2.实施赏识教育,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所有学生,放弃后进生的情况绝不能出现,使每个人都能学数学应用数学。依据后进生基础差、习惯不好、较易情绪消极、甚至自甘堕落的特征,本人觉得,应从赏识着手,多给后进生一些勉励和帮助。认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减少对后进生在学习上难度的要求,积极发现后进生的优点,迅速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例题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可以使用六根火柴摆成四个一样的三角形。当中,有一个差生说:"可以",即使音调不大,但教师却听到了,立刻给他一个机遇。这位学生说:"是棱锥,还是三棱锥。"因为在此之前教师有讲解过三棱锥有六条棱,在这个题里,六个火柴当作六条棱,因此要解答本题很容易。因为这位学生比较特殊,所以老师鼓励他说:你的空间想象力非常丰富,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像现在这样,那么你肯定会有很大进步。"这个学生马上就有了积极性,其余同学也是备受鼓舞。

3.一题多解,合作讨论,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以往的课堂授课有利于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但却不利于以学生为重心的自我学习。如果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跃起来,就要主动探究班级、小组、学生个人相连接的组织结构,提高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活动的空间和广泛畅谈思想的时机,指导学生自我探索、用心考虑、真诚交谈,全身心地进入到学习中。比如,这里用平行线相关知识点为例进行说明,题目如下:根据已知的条件,其中,AB平行于CD,点E和F则是L与他们的交点。并且∠1=130°,求:∠2的度数。

问题分析:(1)所求角∠2与已知角∠1之间有什么联系?(2)已知直线AB∥CD,能帮我们带来哪些结论?(3)怎样把求∠2的过程用几何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同时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解法1:把∠2的内错角和∠1结合起来;解法2:把∠2的同位角和∠1结合起来;解法3:把∠2的同旁内角和∠1结合起来。如此,经过一题的多种解答,既回顾了平行线的特点的运用,也可以让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合作探讨中主动地完成对知识内容的结构框架的建立;他们不但对知识点的领悟更深,还可以"创造"着解答问题过程的方式,体会着获得、复习知识的喜悦。同时在和谐的沟通中,完全展现同学们的个性与才能,使他们在学习时真正动起来。

4.增加动手操作,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直观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则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为被动的接受者,对于相关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都是强行地灌输,让学生没有呈现出任何的学习兴趣,没有丝毫的学习的主动性可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新教材的优势,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例如: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中,对正方体展开图的探索。

4.1课前准备:全体学生都有6 个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透明胶带。

4.2授课方式:分组合作学习。

4.3探索步骤:(1)将6片硬纸板围成正方形;(2)将正方体剪开,与同学对比,得到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否唯一?(3)讨论正方体的平面是展开图有哪些可能情况?(4)讨论由6块一样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一定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哪些情形不是?

发现:通过使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涨。虽然初一学生不能自主归纳正方体所展开的图形的一切可能性,但体会其中的几种情况也让他们得到莫大的满足,尤其是对含田字结构形、含凹字结构形、四连两同侧形、五连形、或六连结构形的不能围成正方体可是深有体会。即使学生对理论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老师能感觉到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愉悦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

总之,新课程教学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指引者和参与者。老师的责任已经由知识的传授转向推动学生发展,要指引学生学会察看、思索及怎样学习、培育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便是教学的根本所在,这要求老师充分通过课本内容及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永兵,葛成孝.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3, (30)

[2]陈红伟.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 (45)

[3]魏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J].课堂内外.2014, (11)

推荐访问:初中数学 思维 数学 发展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