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主义的光芒在生物课堂绽放

时间:2023-05-22 14:00: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 生物课堂 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的塑形期”,世界观还不成熟,爱国主义思想还未形成。面对这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包容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施教内容。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介绍我国在生物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又如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拒绝美国哈佛大学优厚的待遇,高薪的挽留,毅然回国,归国后培育出杂交鱼——“童鱼”,震动了整个生物界。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解决了全球的粮食问题,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诸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界也取得了不少国际一流成果。例如,发现了与精子成熟和保护有关的抗菌肽基因、揭示了果蝇有与高等动物类似的认知行为,首次观察到植物防止自交的一种新的繁育机制等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可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光有爱国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抒发爱国之情及实现报国之志的保证,即建国之才。它不是光有自豪感就能做到的,必须自觉地刻苦地学习,才能把心中的理想变为现实。

二、学习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我国的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称号,云南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我国的鱼类有2千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居世界之首,鸟类有1186种,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此外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活化石”——银杏、水杉、珙桐,国宝——熊猫,珍禽——朱鹮。通过介绍,让学生对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较深的认识,并引以自豪,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凝聚力。

三、通过介绍我国生态现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祖国河山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在学习“生态系统”及“环境污染”的内容时,要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遵循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草场资源破坏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鼠害、火灾危害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植被破坏,于是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通过介绍这些严峻的形势,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资源和环保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爱护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回顾历史,不忘国耻,激发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在学习免疫与传染病的相关内容时,除了让学生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知识外,还应回顾历史,讲述日本侵略者将导致传染病的病原体用于战争的滔天罪行。让学生铭记历史教训,不忘国耻,从自身做起,树立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使命。

实践证明,在生物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达到使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目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祖国刻苦学习的决心。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爱国的满腔热情,用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为祖国服务的忠诚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以情激情,感染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四方附中

推荐访问:爱国主义 绽放 课堂 光芒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