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十八肘历代著名人物谱(下)

时间:2023-05-22 13: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爱国教育家”水剑光

水剑光,原名瑜璞,字剑光,又名霖生,即吾普慈老师之父,应龙府君之第四子,我之师祖。剑光师祖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十七日,因天旱得雨,故名霖生,归真于1959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终年63岁。

剑光师祖少时随父学习武术,包括心意六合拳、弹腿、回回十八肘等。在伊斯兰教中对《古兰经》也下工夫,常和李保恒、马淇清等在教中有名望之阿訇在一起钻研教义以及经典事务。在家训四事中,只医学欠佳。因年幼已入民国学校,学习新知识受欧风美雨侵袭,对时势好钻研。1920年以前在当时之省立南阳第五中学(即宛南阳书院)读书,与新野人焦灵山先生至好,在学堂之东省南角奎星阁练功。有一次练功过迷以致被蜂蛰头大肿,惹得全校大笑。二人常游武候祠、玄妙观,见该处方丈道人长鬓,道袍飘然似仙家之风,而伊斯兰教中也有留鬓之“圣命”,二人也蓄胡留髯,“以二十八宿”作乐,惹得多人捧腹。

自“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知识大增,旧书训已陨落。1922年师祖因幼时曾受业清末廪生陈士卿之指导,学习经史子集,孔孟之道,就与南阳宿儒、旧时秀才胡坤堂、王郁斋等在旧文庙西廊开办一所“泛古私塾”招收爱旧文学的学生。当时政策杌陧,喜古文者多命其子弟来学习,由清末秀才们讲古书,师祖教授新知数学理化和武术心意六合拳。当时对日本侵略我国的仇恨已深,学校出动宣传抗日,上街游行演讲,编街头剧等。学生何衡甫撰文赞誉师祖是“爱国的好老师”。刊载在《南阳文史资料》1987年第17辑上,写出当时师祖的讲演稿:“日本国没有一个牛蹄窝大,竟敢不自量力要侵略我们,欺侮我们,真是蚍蜉撼大树,我们全国人民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淹死他们。”说得幽默逼真,听众群情激昂。没有爱国心肠的是写不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词句的。

1925年以后,师祖同友人离开南阳出外谋生,曾在汉口、九江、开封朱仙镇等地清真寺办学。时冯玉祥主持河南省政治、军事,在省会开封办一个“军政训练班”,师祖与一个回教部队首长马鸿逵、马父马福祥一起编印教课书多种。马鸿逵及其父马福祥尤其笃信伊斯兰教。马之参谋长罗震(南召人)与师祖有交,师祖到“政训班”不久即脱颖而出,作军械处长职,又不久任“军官教导团”教官,讲《曾胡治兵语录》和孙中山之《三民主义》等教材。

马之部队编为第15路军,驻防平汉、陇海、津浦等铁路沿线。师祖有机会畅游名山大川,如信阳之鸡公山、泰山之玉皇顶、曲阜之孔庙、济南之珍珠泉,开阔眼界,增加智能,收获良多。1931年马父福祥归真于北平(时马父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在清时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他率甘军与敌激战,民国后仍以勋功授爵)。马部举军致哀,当时中央政府在北平开追悼会,全国上下单位、个人赠送唁电讣文,马鸿逵请师祖在灵前朗诵蒋介石的唁电:“马伏坡老而益壮,曹无惠生不矜功,呼昊天之不愍而讵夺我令公……”文既恳切读亦悽怆,与会人莫不嘘唏。次年马鸿逵调任宁夏省主席,部队官佐多数从政。罗震任省府民政厅长,师祖任盐池县税局局长,由于秉性耿直,查私不阿,得罪要人致入囹圄,使家信杳然。其父命其三兄献之先生前去探视,棠棣衷肠,谈事由来,由师祖指点,献之先生奔走,终保平反昭雪。其有诗文记其见三兄献之诗句曰:“友生急难一旁笑,兄冒风尘万里来。”此后兄弟二人就在宁夏教书数年。1940年二人忧母回南阳,献之先生在内乡“宛西师范”、“开封高中”等校任教。师祖在镇平“文峰中学”、唐河“钟毅中学”教书。建国后,师祖同友人去江西九江办牛奶场。1954年在江西省中国象棋赛上名列前茅,获奖和纪念品。1959年,因病回南阳,医治无效于是年正月初九日归真,享年63岁。葬于南阳城南五里堡。

水剑光一生多在外地工作,1933年从北平回家小住,带回经书很多。尤以马福祥印之伊斯兰教书《天方性理》《天方典礼》《环球名人德育宝鉴》和武林界万籁声在长沙编印出版的《武术》杂志等书籍。子侄等围谈武功,并要求指点,师祖与之说清初窦尔墩和镖师甘风池和枪扎猿猴之唐大用故事外,传授万籁声《武术》中之太极拳和太极剑以及练气功之“吹人倒地”和“伸手入牛肚取物”之功夫技能。特别指出水氏家传之武功,说:“你们的祖父是了不起的武师,你们年幼应多在你祖父前多学点咱们水门之武技,如心意拳等。不要耽误时间,趁年少黄金岁月易学、好练,不要咱祖传丢失。”

师祖在宁夏时与当地回教之阿訇王世龙、虎嵩山要好,二人合编了回教先哲刘介廉所撰之《五更月歌》,他们与之解释。印本《〈五更月偈〉解》一书,在宁夏出版很受中人喜爱,但词句深渊,非教中识者,难以掌握。说人类分为二类:一是入世,二是出世。入世派即现今之争权夺利,花天酒地。出世派即现今修真养性,乐善好施,作死后之枉想。把人类分为四乘,即如孙中山之“圣贤才智”并非“公伯子男”之等级,用先知先觉来划分。北平之回教学府“成达师范”出版之《月华》杂志,常有师祖之论文。斯时与回教名流铁子房先生情谊很深。因多在外地家中存稿极少,兹记其在宁夏梵王宫诗一首:差参楼阁万家中,烟消云淡眼界空,登临一望天下小,几生修得梵王宫。

师祖之事迹在《南阳市教育志》、《南阳文史资料》、《南阳教育春秋》、《南阳县志》、《南阳姓氏考》皆有述。——援引自《南阳市志》

“三镇名医”张云镜

张云镜(1900年——1981年4月5日),南阳内乡县马山口镇人,会看相,算命,知风水,别善恶,在南阳旧镇署门前设挂摊给人算命。用一个小黑板,人家说,他用粉笔,在板上画圆圈,他不会汉字,目不识丁,他画的圆圈上,如蚯蚓蝌蚪般的给人解命。水献之先生好道学,与其交好,时军阀混战,水献之引他到家避乱,与之相谈投机,劝其更职改业。水应龙也待之如宾。不久就住水家,水献之教之汉文识字,其人聪慧,很快就通,后略识文字,粗写成章,水应龙也教他武医。

时国民军杨虎城部驻宛,水应龙与刘团长要好,引荐张云镜给刘团长,刘命他当便衣警察,给他生活费用。后刘去马德乾部队当南阳剿匪总指挥时,马与水子立要好,把张云镜引荐给马德乾,马命他在东门外做把门稽查,张云镜查门有权,识一女张景仙,二人钟情,不久成亲。张云镜在水家客居十多年,从此离开水家独立生活,他的家乡人有张明堂,弟弟张汉镜,来南阳多住在水家。

张云镜豁达伶俐,获得上级信使,1948年南阳解放前夕,他得时国民军驻宛第十三绥靖区司令王凌云的赏识,出资去武汉,在三民路口陈太乙大药店坐堂行医。

我师水普慈讲:“1954年曾去武汉见其一面,家居某巷道中,已有儿子。1993年据有人谈,曾见一本书讲张云镜,法术无边,尤其是神功卓越,书中说他的好功夫,多是南阳水应龙先师授予。来宛问我情况又讲武汉广播电台也在广播,我要书一看,但他说多年找不到了。”

《南阳市民族宗教志》第三节“传统体育”中载:“水应龙字灵甫,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丙氏辰十一月初三日生,回族,原籍镇平县柳泉铺北水沟村,清末来南阳行医开药店“化育堂”,遂定居并考取武秀才,因兄弟间排行第七,医名于世,人称水七先生。先生不仅通于医道,亦擅长武技,得唐大用武技真传,先生直到晚年仍能舞九节鞭如风,向其投掷秫杆,俱不能沾身,终年八十有八,如孙仞千、张云镜等都曾受业教于先生”。

《南阳市志》中载:在湖北汉口“陈太乙药店”行医的张云镜,本非医生,在水家客居十多年,得应龙教导,遂当了医生,名噪武汉三镇。

《南都大观》“科技篇”中载:“内乡马山口镇有人名张云镜,会巫术,喜看相,算命知风水,别善恶,来南阳迷人,于三伯父献之公好,引之家,与之谈投机,劝其更职改业。其人聪慧,教之汉字文书很快就通,我祖父教之行医,张虚心所学,深研医术,终成了医生。又介绍其与驻军当差,其人豁达伶俐、获得上级信使,1948年南阳解放前夕,他得时国民军驻宛第十三绥靖区司令王凌云的赏识,出资去武汉,在三民路口陈太已大药店坐堂行医,名噪武汉”。

张云镜晚年授徒武汉马志富,喜其笃诚内慧,隧收为传人,传授武、医。1981年4月5日,病逝于武汉,终年八十一岁,葬于武汉回民仪地。

——援引自老师水普慈《回忆录》

白树谊

白树谊阿訇,回族,邓州市湍北柳庄人,生于民国11年(1922年)十一月十四日,2009年二月初四归真,享年88岁。自幼随父白广发学习阿文以及家传心意拳械,最擅四门刀,幼承家教,熟读四书,精通阿语、波斯语和汉语三种语言。

16岁时与邓州马武舜、姬振川、新野马庄李殿君(现居西安解放路清真寺)四人,徒步到陕西安康地区东关大寺随周炫章阿訇学习阿语两年,毕业后又到宁夏吴忠堡中阿学校学习六年,毕业后又到甘肃平凉高平镇陇东师范阿訇专修班学习二年。陇中师范是中日战争时由上海师范学校迁到陇东,校长王严平,老师虎嵩山,水剑光担任理学老师,故在陇东师范时随水剑光学习回回十八肘。毕业后到宁夏河州马莲滩清真寺阿訇进修班进修四年,然后到西安新市区解放路清真寺任教,1947年回邓县。回邓后随张国亮阿訇习练张老根一脉心意六合拳械,张国亮为张老根之孙。先后在湍北清真寺、穰东清真寺、黄池陂清真寺、南阳凉水泉清真寺、吕坡清真寺、五里堡清真寺、林扒清真寺、南阳小李庄清真寺等地任教长。

马武舜

马武舜,约生于1923年,归真于1988年一月初四,河南邓县小西关人。马武舜家境贫寒,又幼年丧母,无人照顾,从小在清真寺长大,故个性坚强独立。

少年时师从邓州清真西寺的徐六师傅习武,十几岁后又师从好友白树谊之父白广发阿訇学习心意六合拳,1938年马武舜、白树谊、姬振川、李殿君(现居西安解放路清真寺)四人由邓县出发徒步到达陕西安康地区东关大清真寺师学习阿语,两年后四人又赴甘肃平凉高平镇,在陇东师范学院阿訇专修班学习,时南阳水氏心意六合拳传人水剑光在此学院担任理学老师,故又随从水剑光学习了回回十八肘。

两年后,四人又赴宁夏河州马莲滩清真寺阿訇进修班学习四年,1946年到西安,在西安期间马武舜与一名武师打擂比武,结果将对方打死,为安全起见马武舜和白树谊、姬振川三人连夜离开西安回邓县老家。在回家的路上,三人遇到了土匪劫道,其实三人的包袱里只有些经书和衣物并无多少财物。12个土匪手持步枪将三人围住,三人将包袱扔在地上,在土匪抢包袱的时机,马武舜身法如电,手打脚踩,瞬间把12人打翻,缴下他们的武器,卸下枪栓带走,把枪还给了他们。

回邓后,马武舜又跟随张国亮阿訇学习张氏心意拳械。艺成后先后在邓州穰东、南阳黄石碑、南阳五里堡、南阳小李庄、南阳瓦店、邓州西寺等清真寺任阿訇,每到一地都留下很多传奇故事。马武舜一生郁不得志,在文革中又受到冲击,1988年时因病归真,其拳技未传与家族子弟,得其技者有南阳丁长汉、镇平吕弘扬阿訇、南阳三里堡海朝科阿訇等。

大师伯水仙峰

水仙峰公,又名瀛洲,普慈老师之长兄,子衡先生之长子,我之大师伯,生于1907年9月27日。

水仙峰少时随父辈学习家传回回十八肘,13岁到南阳入学,住南阳城内老宅前院东小屋,学习刻苦不辍,常耕读至半夜。在南阳国英算公立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中跟三叔献之先生读四书、古文二年。1926年18岁时,去江西九江私立清真小学教书,当时水剑光先生为该校校长。1929年在九江清真寺小学当教员时,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一个国民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一个少尉连指导员马建新,云南回族人,当时因病困居九江,受到仙峰师伯的资助。马建新的姑表兄杨德亮亦与水仙峰成朋友,到1939年秋,杨由团长升为四十二军中将军长。此时由于日寇侵略,各学校统统停办。于是大师伯到兰州投靠杨德亮,在军部电务室工作作译电员。水仙峰在军部管理军需时,每月经手七八百万之多,分毫不曾妄取,至解放后依然是孑然一身,两袖清风。解放后定居于西安。

大师伯毕生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豪爽,待人热枕,乐于助人,晚年被街道群众称为“活雷锋”受到大家一致赞扬,年年被评为五好个人,五好家庭代表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曾获中国人民银行代办员优秀个人奖励,其先进事迹被拍摄为8幅大照片,在西安市钟楼展览。

仙峰公工于书法,真草字体,劲骨飞舞,民国22年,由九江返宛,他们几个老兄弟,相聚古城南阳练功习武,常聚首谈欢或联诗兴雅。摘录《光阴》散体诗一首,以作怀念。

光阴(散体诗)

光阴光阴,昼夜流转,如驹过隙,永去不旋。

古人说你,如梭如箭,我看你简直似烟似电。

千秋万岁,倏忽不见,少壮转老,顷刻之变。

刚才雪花霏霏,转瞬间落红片片,

正感着秋意戚切,忽观南来双燕。真正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又岂能谓寸阴即寸剑,

我们当分阴是惜,

不能让古贤独美於先。

由于坚持劳动,心胸开朗,虽历经磨难坎坷,亦能健康长寿,1999年7月1号在家中无疾归真,终年92岁,葬于西安回民仪地。

——援引自师兄水葆全《不可忘却的怀念》

师伯水陆俊

水陆俊公,又名逸民,普慈老师之长兄,即剑光先生之长子,我之师伯,生于1916年丙辰4月6日,归真于2005年正月8日。 水陆俊幼时随父辈学习家传回回十八肘,与我师水普慈同授业于三师祖献之先生。1936年考入南阳农林学校蚕科。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外迁,师伯到豫光小学任教,后参加游击班学习,毕业后考入军委会政治训练班,结业后去宁夏师祖水剑光公处纳家户小学、早元回民小学当教员,回宛时,路过甘肃平凉,遇其兄水仙峰在42军工作,乃留该部队,在机要室任翻译,未几保送到金谷园受训。受训后,他只身回宛,到豫鄂游击军,不久,在南阳县民办教育馆和景穆小学供职。解放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转山西省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分在大同市第一中学教书。于1962年回宛,曾在工人文化宫从事职工文化活动,1979年在个人问题解决后,分到南阳市第五中学当教师。1985年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1990年退休。归真于2005年正月8日,终年89岁,葬邵沟村回民仪地。

——援引自师兄水葆全《不可忘却的怀念》

五师伯水仲贤

水仲贤公,又名陆杰,普慈老师之五兄,即献之先生之长子,我之五师伯。水仲贤生于1917年8月25日,幼时随父辈学习家传回回十八肘,同时随三师祖献之先生攻读诗书,少年入崇正小学读书,和我师水普慈同班,1935年毕业后,入省立南阳中学学习。1937年又和我师水普慈同入景穆小学当老师。五师伯曾任校长,一年后,因战事吃紧,学校停办,他们二人一同考入河南省汽车技工训练班,学习汽车。后因病辞职,经兰州到宁夏,由三师祖水献之和师祖水剑光介绍,在纳家户小学当教师。1940年水陆俊、水仲贤、水普慈、水陆义弟兄四人骑四辆自行车,历经艰险辛苦回到故乡南阳。随后又和我师水普慈一同到湖北随县新城镇清真寺小学当教师,一年后与河北邢台太极名家陈固安(1913——1993 )先生一起在湖北老河口清真寺小学任教。解放后,先后在市四小学、石桥中学、南阳四中、六中教语文,因他知识渊博,讲课内容丰富,深得老师们和学生的喜爱,口碑甚佳。1981年离休。

1954年春由于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一行三人要求拜望举世闻名的张衡墓地,引起当时河南省政府的重视,首次拨款3000元修整,并派时任南阳县文化馆馆长张宏俊到四中见仲贤先生征求建议。五师伯非常热心提出建议,建议得到上级政府认可,为后来整修张衡墓作出了重大贡献。

水仲贤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离休后,常写纪念文章,发表在有关报刊杂志上。

五师伯仲贤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但幼时所习之功夫始终未曾丢弃,五师伯对五禽戏情有独钟,他十六岁那年正练五禽戏时,有一卖豆腐的壮汉要和他比武,对方把他双手合抱在一起(那时豆腐是用石磨磨的,壮士每日推磨臂力很大),水仲贤师伯一声“走”,对方不明白怎么回事已被放出丈外。五师伯对我讲:“那时我只知心意一动,丹田一抖,也不知是什么招把对方放出的。”我在随普慈老师学习时,也曾向五师伯讨教,五师伯曾向我讲解“头颅起枕骨”、“珍珠倒卷帘”、“五行本是五道关”等拳理,并让我摸他的脊背与腰胯的开合之劲,使我收益良多。

五师伯归真于2007年11月10日,终年90岁,安葬于南阳五里堡村回民仪地。——援引自师兄水葆全《不可忘却的怀念》

我的老师水普慈先生

水普慈老师生于1920年元月27日亥时,名陆仁(排六),幼时少时都承欢绕膝于其先祖父母之下,常聆受水公应龙之教诲。故其茁壮生长全依赖水公之培育。老师常以水公为楷模,在家训四事中,莫不欣欣以尊,老师虽未钻研诊脉开方,但对水公之妙方神剂多予以抄记。对伊斯兰之教义,较为遵守不殆,效之尤甚,对于文学更是乐而不倦,手不释册,对于武术更是酷爱如渴,锻炼不辍,因此老师之一生不啻应龙公之重现。

老师幼时患天花病已入膏肓,躺在床上等死,适其祖父应龙先生由镇平看病回来,一见大惊,马上开方煎药,撬开口灌下,须臾大哭,病就好了。爷说:“在镇平县耳朵听见孙儿喊,故赶快赶回来的。”还有一次睡在东屋,忽然哭喊不止,其爷爷急唤老师名字,母亲抱他出来以后,紧靠之东山墙即刻倒下,爷奶及全家都认为大难不死,一定要好好教育他。老师幼时,自知是属肖猴相,喜蹦跳。一次在街口看耍猴戏班后归来大喊:“我不属猴相,被人玩弄丢人。”这之后坚不承认属猴,爷奶奇之。

1933年罗震任南阳地区行政专员兼南阳县长,与南阳以北的巨豪周伏坡联办南阳十三县首届武术比赛,一时南阳所管辖之十三县民间艺人,云集街上,刀枪剑戟、斧钺钩钗,耀人眼目。当时老师年在髫年,常听爷爷说到家传武术,心向往之,闹着要学武,于是老师祖父把1927年烧坏的单刀、家传武术谱找出来,把烧掉的九节鞭重装了木把,还到独山农业大会上买了白蜡杆子,从此老师开始跟随爷爷学练武。当时水应龙先生已年有八十,腿脚不便,教“群枪”之“青龙出水须忙,大鹏展翅放豪光,高分裡劈往前进,老龙归洞把身藏,腾落闪电分心刺,跳脚换步四平枪。”在跳脚换步四平枪时,年高腿衰,身直趔趄,老师急忙扶着,劝他以后只指示形式,不要以身试教了。就这样学习了群枪、六合刀、回回十八肘等。应龙公教导,既学拳就要记住拳谱,背诵之余还让普慈老师手抄一份《水氏家传拳谱》,此拳谱至今尚存。

1933年至1936年间,老师在家半夜起床,在星光月辉下练拳,早上给三伯父背经书,上午由三伯父教论语、古文和数学,下午在门外广场练功习刀枪,对扎枪时,由其五兄仲贤作对手,常年如此,终日不辍,又把家传武术谱抄写下来以示不忘。当时南阳县政府建设科长高子升曾对老师说:“我每天上下班走你门口过,上午听见你读书声,下午看见你练武功,我那儿子虽然在学堂,就只知道问我要钱,和别人打架,你们家真是家风好呀!”赞许不已。1936年后考入宛南中学,千余考生而老师竟挂桂冠,得第二名,第一名石锦芳。入学后受学校优待,当班长、童子军队长、学生会干事、校刊《现实半月刊》编辑等。1937年抗日军兴,我军收复“百灵庙”大捷,老师撰文庆贺,作诗刊登在月刊上。是年又结婚,后参加工作担任小学校教师,再后校长。解放前在天主堂办之西满女中任教,建国后因在河南省师范专科毕业,被领导分配在南阳中学当教师,南阳中学就是当时之宛南书院。文革后,调入南阳市第五中学和南阳市教育局,担任编写《南阳教育志》和地方史志。南阳政治协商会和河南省政治协商会,多处邀请老师撰文刊登过去历史资料,他给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少贡献,曾荣获南阳市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有50多年,是南阳的文化界主要人物。1983国家体委举办体育“金狮奖”号召爱国人士进行“三献体育”活动,水老师把《水氏家传拳谱》资料贡献给南阳市档案馆。当时该馆长王桂枝复印成册,原件退回,呈报市体委地区和和河南省体育处,受到了奖励。2004年,水老师又把传承了四代珍藏160多年的《水氏家传武术谱》献给了卧龙区档案馆。南阳市文博研究学者吕凤林先生盛赞该武谱是“不可多得的武术文化瑰宝”。它的进馆不仅填补了南阳市武术文化档案方面的空白,而且为宣传南阳武术、弘扬中华武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2000年时洛阳工学院有日本国千叶县佐仓市上志津原人甲斐正也先生,曾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在我国到处寻找我国武术瑰宝,尤其是关于心意拳术的资料和演技。甲斐正也来南阳寻宝,经由南阳市民族武术训练馆馆长丁功和先生(心意六合拳名家丁长汉之子)介绍,拜见了水老师,并多次来宛请教,复印资料等。他复印东西很多,他说:“跑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都没这资料宝贵。”此外,还有新西兰人颜志俊(字紫元)和波兰国人等前来学技,老师以“艺术无国界,但能使之多发展,即是造福人民造福世界,也问心无愧,不枉走这人生一趟”,皆予以诚挚接待。本国人更有很多名手都来研述,并请教于老师,可见爱武之士代不乏人,老师虽已年高,仍乐于接待,望有志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是见老师之仁心令人敬佩,不愧为我们练武之楷模。老师授艺,师古不泥古,循循善诱,总是把拳谱中的诸字,让我心里明白,口里能讲,身体力行。老师常讲:“练武要具备真传、苦练和悟性及锲而不舍的恒心,假以时日,自可洞彻拳艺三昧。”

老师既会武功并不标榜,也不在人前玩弄,使世人知之者甚少。迨抗战军兴,为救国之存亡和个人生计,于是老师奔走生活圈子,19世纪30年代去大西北之回族地区之宁夏省吴忠市之早元省立小学教书(该校经费是庚子赔款偿还),40年代回南阳在天主教教会联办的西满女中教书。50年代因毕业于河南省师范专科学校,组织上安排在南阳中学任教。80年代退休在家,撰写个人《回忆录》,在南阳地方志书和《南阳市教育志》以及《河南省文史资料》写过事迹很多。2005年9月9日归真,终年86岁,葬邵沟村回民仪地。

七师叔水陆义

水陆义,又名宣轩,水献之次子,普慈老师之七弟,我之七师叔,参加解放军后改名石真,1922年5月7日生,1987年5月13日归真,终年65岁,葬水沟村。

水陆义幼时和我师水普慈二人同时随父辈学习家传回回十八肘,小学他俩也同级同班学习,初中在省立南阳中学学习,抗战时学校外迁,参加青年军,抗战胜利后复员转开封河南大学学习,解放军南下水陆义又随“河大”到江苏苏州参加人民解放军,转战苏、浙、闽、等省。

1956年转业回宛,初任南阳青年中学教师,后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62年任南阳市四中语文教师,他学识渊博,每年赴省参加批改高考语文试卷,人称“活词典”。“文革时期”下放镇平劳动改造,回老家水沟村看瓜种菜,虽也受到过不公平待遇,但家族关照较好,不曾有太大冲击,他平时不仅看管瓜菜,而且经常教本村子弟文化知识,至今老家水沟村仍称颂不已。1979年问题得到改正,仍回市四中教语文。他勤奋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后因患胃癌于1987年5月13日归真,终年65岁。

七师叔他为人正直,我师水普慈说他:过于固执,性格倔强。只是七师叔终生未娶,可称憾事!平时喜好购书,家藏甚丰,文革时他把书全部捐于街道委员会,甚为可惜。与人交谈多辨语,致使同事敬而远之,但我师水普慈他们二人甚好,有投机之感,在他归真后,我师水普慈曾写挽联:学习好,知识渊,恸我手足,断一良臂。秉性直,心底善,哀此世界,少个好人!

——援引自师兄水葆全《不可忘却的怀念》。

马雷石

马雷石,中国武术六段,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邓州市东河街人,生于1966年12月13日。马雷石幼嗜武技,幼受业于南阳张志诚一脉心意六合拳谱传七世陈合龙大师,成为其关门弟子。艺成后又得到南阳唐万义一脉心意六合拳的重要传人刘洪军、买全义、马明庆、丁正喜、吕鸿扬、马子勤、张秀志等明家传授,并有幸得到马三元的七世孙繁城马拴林先生的悉心指导,另外,曾向武当山王金道道长学习道家功,从固始县杨居仁先生、邓州齐明云、齐守成、苏永勤以及南阳谢龙德等前辈学习少林拳械、易筋经等。后又随水普慈先生深造汤瓶七势拳、回回十八肘、心意拳械。从医业,武医结合。现任南阳市清真寺志编委,中国武当武术联合会理事,南阳市武协副主席,南阳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会长,邓州市武协主席,邓州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他是一位默默的传统武术传承者,扎根在民间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流传着火种,续接着血脉。为了弘扬心意六合拳法, 1990年起在国家武术刊物《武魂》、《精武》、《武林》、《搏击》等杂志撰文百余篇,2001年接待日本《武术》杂志社村上正详、字律彻郎、甲斐正也一行来华访问心意六合拳,并在该刊2003年冬季刊中刊出了介绍文章及拳照。2005年专著《邓州心意六合拳》一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多次参加或率队参加各种武术比赛,曾任漯河“河南心意六合拳交流赛”裁判。在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武术比赛二等奖,在第五届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上获优秀征文奖及传统武术技艺奖等。所率弟子两次参加河南心意六合拳交流赛获第一名30人次,第二名25人次,第三名20人次及多项荣誉奖项。

推荐访问:回回 历代 著名 人物 十八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