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分析

时间:2023-05-21 08: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06北京市消费率首次超过投资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形成以消费为主,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为加快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推动首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方法来寻找对消费拉动作用突出的投资领域,为更好发挥投资引导作用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撑。

一、投资促进消费的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投资增长首先引起当期和未来时期的产出增加,进而促进居民收入提高,改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最终促进消费扩张。但是,由于不同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投资增长带动消费的效果有差异。

二、北京市各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分析

本文采用通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方法来分析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主要依据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从测算结果来看,教育、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较好,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生活服务业投资对消费的影响次之,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效果相对较差。

(一)教育,文化等发展型产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显著。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发展型消费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据测算,每增加万元教育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的投资,可以带动最终消费分别增加5276.8元和4773.7元,效果明显好于住宿和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商务服务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较好。由于受商务服务业影响的产业分布较广,其发展不但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和商业消费,而且有利于形成购物、旅游、休闲消费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扩大消费。从测算结果来看,我市新增加万元商务服务业的行业投资可以拉动消费增长5070.2元,对消费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科技服务等创新型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相对靠前。由于技术和智力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通过收入效应、引致消费对消费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從测算结果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的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相对较好,每增加万元投资,相应会带来消费分别增加5024.2元、4003.3元和3864.9元。

(四)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关系民生行业投资对消费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改善消费预期,进而扩大消费。从测算结果来看,每增加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资将会分别带动消费增长5656.7元、4653.1元和4383.6元,对促进消费增长发挥了良好作用。

(五)商业、流通服务等行业投资能够较好地促进消费增长。加大商贸、流通服务业投资特别是零售业的投资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开发潜在消费。根据测算,新增加万元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两个行业的投资,能够带来消费分别增加3789.1元和3354.3元。

(六)通信设备等重点制造业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从测算结果来看,新增加万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投资,可以拉动消费分别增长3057.6元、2943元和2813.5元。虽然制造行业投资对消费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制造业从投资到形成产能的周期相对较长,与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服务行业相比,我市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作用相对较弱。

(七)金融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效应相对较小。从测算结果来看,金融业新增加万元投资会带动消费增加2678.3元,远低于教育、文化、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快速发展,其占经济总量比重一直位居行业前列,但是由于金融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较弱,2009年,金融业在岗职工人数仅占服务业在岗职工总人数的4.4%,在14大服务业门类中倒数第四,就业人员少形成的消费需求总体偏低,对我市消费的总体贡献也非常有限。

(八)房地产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差。从测算结果来看,房地产业新增加一万元投资,会拉动相关消费增长2139.9元,比商务服务业低了2930.3元。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业在统计上主要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以及其他房地产活动等,并不是涵盖着建筑等产业的广义房地产业,因此房地产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数据显示上有所弱化。

三、原因分析

(一)边际劳动者报酬增加是影响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效果的主要因素。各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报酬系数,即单位总产出所带来的劳动报酬增加额,对劳动报酬系数相对较高行业投资带来的总产出增加会进一步促进劳动报酬增长,进而形成更多的消费。从各行业单位产出带来的劳动报酬比较来看,教育、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劳动报酬系数分别为0.396、0.3、0.286,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仅为0.058和0.04,相应教育、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对消费拉动效果相对较好。

(二)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投资对消费的带动效果。依照“微笑曲线”来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和末端的销售环节附加值最高,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上游环节要求较高的技术要素投入,下游环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驾驭市场的能力,两端的从业人员均能够得到较高收入,更利于促进消费增加。以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行业为例,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产业价值链中游,增加万元投资,能够分别拉动消费增加5024.2元、3864.9元,和3057.6元,产业链中间环节投资拉动消费的效果明显弱于两端。

(三)与消费结构升级联系密切的行业投资能更好地促进消费增长。从理论上讲,消费结构升级是拉动消费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加与消费结构升级联系密切的行业投资能更好地促进消费增长。目前我市正处于教育、保健、文化休闲、绿色消费等发展型

消费增加、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的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消费需求会更加旺盛,文化等发展型消费支出占比会进一步增加,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类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中的占比为21.5%,而美国2008年这一比例为30.7%,随着我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文化教育类消费无疑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稳步上升,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相应会带动更多的消费。

(四)消费预期也是影响投资对消费拉动效果的重要方面。从理论上讲,通过改善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业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能够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也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间接调节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进而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目前北京市在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优质化供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增加公共服务业的投资对消费将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五)消费环境改善能较好的促进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激发潜在消费,促进消费增加。一方面,通过规范企业运行、保护企业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等形式规范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有助于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场所软硬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促进消费者舒心消费。

四、政策建议

(一)积极发挥消费与投资的互促规律,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继续深化研究投资消费的互动规律,紧抓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环节,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需求的新动向,用好政府投资,发挥好引导和放大作用,积极引导投资投向扩大消费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以消费结构的升级为导向,审慎把好项目准入关,调整产业投资结构,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有潜力、有市场、有带动作用的行业,进一步加强产业投资与消费需求的衔接力度,发挥投资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二)大力发展教育等公共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首都丰富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资比重,积极扩大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投资,发挥好公共服务业和文化类产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区建设,改善文化旅游区环境,使文化成为宣传首都、打造首都品牌的重要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提高文化活力,丰富文化市场,积极推进文化产品与文化剧场的合作机制,打造一批优秀的驻场演出剧目,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

(三)加快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创新发展,促进消费扩大。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风险补贴和投资跟进,引导和促进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科技型初创企业,有效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放大作用。综合运用产业引导、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共性技术研发,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与手段,调控与引导创新型产业和信息产业投资,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北京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智力知识要素密集的特点和相关优势,加快完善科研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机制,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发展。积极支持企业扩大在移动新媒体领域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拓展信息服务内容,开展传统服务的网络化,以服务内容的升级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

(四)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规模。广泛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宣传力度,大力推进维权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完善消费维权法律体系建设,切实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搭建城乡远程维权平台,为消费者需求提供“零距离”服务。继续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和解机制,拓宽消费纠纷和解的“绿色通道”。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积极推进商业网点向社区、向小城镇布局。通过投资贴息等政策措施,加快大型城市商业设施投资,方便群众消费,繁荣城市商业环境。完善刷卡设施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消费环境。积极引进国际一线品牌落户首都,提高消费市场档次。引导一批特色产品、高端品牌向王府井、西单、前门等区域集聚,逐步培育成为具有北京特色、国际知名的商业街区。

(作者: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访问:北京市 拉动 作用 消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