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途径探析

时间:2023-05-19 18: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是公安机关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建构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建立有益于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长效机制和共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开拓思路,优化教育内容,通过各个层次、多种形式强化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公安 大学生 价值观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73-02

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是公安机关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只有确立了先进、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刻苦训练警务技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帮助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关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然而,客观而言,价值观体系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件困难的事,然而要将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学生心中,成为其坚守的信念,指导其行为规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根据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特点,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建构途径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育人为本,立足公安实际,以培养警察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坚持教学、管理、服务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以主题活动和日常管理为载体,结合公安实际、充分借鉴、完善考核体系、创新管理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一、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建立有益于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长效机制和共育模式

(一)组建结构严谨的育人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队伍,建立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协调一致的共育机制

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要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要建立党委书记负责、各分管领导和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管理制度,配备优秀管理人员,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价值观建构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学校内部要实现包括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全员育人模式。要在校园内积极倡导并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积极实践“全过程育人”,共同协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二)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配合的培育机制

首先,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地方,但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则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家庭教育的缺陷日益显露,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要么对子女管教过严,使他们形成了冷酷、缺乏自信等不良性格特点,这都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校应当在明确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家庭建立常态的联系机制,通过家长会、信息通报、座谈会、联系卡、学校给家长的信等形式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向家长通报学校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收集反馈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时纠正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不当之处,积极寻求家庭在价值观教育上的配合。其次,公安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是成为人民警察,从事公安工作,而公安工作有其自身的工作要求和规律。公安院校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的同时,应将职业价值观教育作为核心,培养一个具有良好职业价值观和优秀职业道德的人民警察。所以,学校要与相关公安业务单位,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建立常态联系机制,确立价值观教育训练的内容、方式、目标,明确双方责任。

(三)积极实践学生价值观的“自我形成”

随着青年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越来越多,认知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日趋增强,普遍强调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大都信奉自我肯定、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观念,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应当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应当得到充分张扬,他们的学习潜力、潜质应当得到充分挖掘。公安院校在管理上要处理好严格警务化管理与发挥学生自主性的管理,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积极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一)充分发挥学校精神文化的作用,营造与价值观相适应的校园精神氛围

第一,凝练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发挥学校传统精神文化的引导激励作用。校训能够最集中地概括学校的发展理念,它在促进学校发展、铸造师生灵魂方面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校风、学风和教风从不同的层面诠释了校训的内涵,与校训一起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公安院校应当结合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特色及办学实际,凝练出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赋予其独特的内涵,使其在构建学生价值观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社会和警察队伍中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学校应善于借用社会中和公安队伍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感人故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通过学习每年度的“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感动中国”的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的示范力量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善于利用学生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学生。现实中近距离的人和事最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学校应当将学生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人好事收集整理,形成案例和故事,在学生中加以宣扬,使价值观教育更有现实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发挥行为文化的作用,建立与价值观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第一,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各种场合的行为。公安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以与人交往,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课后玩电脑游戏等。这些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公安院校要在养成教育方面下大工夫,建立严格的警务管理机制、考核体系,从日常生活入手,循序渐进,注重细节,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文明习惯、纪律习惯等,促使学生建立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甘于奉献、纪律性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健康人格。

第二,加强对价值冲突的引导,建立学生积极的思维模式。要在掌握学生的实际价值观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辩论、演讲、主题班会、谈心、结对子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价值冲突,消除学生的心中疑虑,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公安院校要特别注重对以下价值冲突的引导:一是如何看待普通大学的松散管理和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问题。二是警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流行的舒适生活的矛盾冲突问题。三是做人的诚实正直和警察的灵活智勇产生的价值冲突。四是规则意识与警察的随机应变产生的价值冲突。五是团结友爱和创优争先产生的价值冲突。

三、开拓思路,优化教育内容,通过各个层次、多种形式强化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一)充分发挥节日和活动的价值塑造作用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活动的内容或形式都反映一种文化的东西,世界上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大多是通过重大活动或节日得以传承和发扬。很多大学每年都有固定的活动和节日,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每年的赛艇比赛、北京大学的“五四”纪念活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等,都成为传承独特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安院校应当将一些重要活动和节日固定下来。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生军训汇报、运动会、文化周、英模报告、专家讲座、科技活动、读书活动、大比武等,固定其时间,并赋予特殊的内涵和形式,规范和固化在这些活动和节日中的内容和行为,并长期坚持下来,必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公安院校应当积极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成才过程的影响,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抵制力,克服上网引起的人格障碍等问题。加强网络素质教育,注意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管理。同时要通过网络坚持和强化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警察文化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同时,公安院校还要结合公安网的使用,努力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运用素质,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三)重视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价值观的组织表现形式,价值观是制度的基础,作为组织的刚性要素,制度对于体现和内化价值观、影响人的心理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公安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制度的尊崇和认同的思想意识,建立起良好的制度文化。公安院校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学生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警察职业的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各种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和激励,特别要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平等性、严肃性问题,努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各种实践,使学生做到“规则在心中,行为相伴随”,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意识。

(四)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有文化和内涵的预备警官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缺少人文素质,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就不可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价值观困惑体现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以上问题在公安院校也是存在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将来毕业是参与社会管理,其工作对象主要是人。公安院校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网络、专题讲座、主题实践活动、毕业见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警察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公安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动态发展的时代和社会、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提高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精神和意识。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公安院校承担着把一个普通的充满热情活力、充满幻想、稚气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适应公安工作,富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热情服务、严格执法、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人民警察的重任。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是公安机关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警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安工作任务的完成。从以上途径出发,探索和创新适应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构建途径和方法,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神圣使命,真正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渗透到血脉中、熔于灵魂中,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捍卫者。

推荐访问:探析 建构 价值观 途径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