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3-05-18 20:1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温和调整是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幅的回落及其导致的顺差减少,并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不过,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适度调整要保持平静心态,要树立信心,稳定政策,不放松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继续抑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使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

从经济增长走势看,本轮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已过,开始出现逐步减速的趋势,影响经济增长趋势的因素有三组:一是突发性的大的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二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对我国出口增长产生了较大压力;三是内需特别是投资增长的趋势。综合看,突发性的大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国内需求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然比较强劲,只有出口需求增长的回落才是导致今年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

笔者对2008年第二季度及全年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为:第二季度GDP增长小幅反弹,下半年经济增长调整将有所加大,全年GDP增长仍将超过10%。决定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小幅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增长将继续有所反弹;二是贸易顺差的恢复性增加。投资增长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将继续有所反弹,原因之一是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将带动高耗能产业投资和整体投资继续有所加速。2008年前4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长32.1%,其中住宅投资增长更高,达34.3%,分别比2007年同期加快4.7个和5.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是本轮投资扩张的重要引擎,占整个城镇投资的比重约为22%,其保持反弹的增长走势将继续扩大总体投资需求,并带动下游行业投资需求增加。原因之二是政府的换届效应与冰雪灾害后的灾后重建所增加的投资需求的结合,将继续促进投资增长的反弹。导致第二季度经济有所反弹的第二个因素是贸易顺差将有所反弹。第一季度贸易顺差为414.2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50.3亿美元,这是导致第一季度GDP 比200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出口增长回落而进口加速增长是导致第一季度贸易顺差同比缩小的原因。进口加速主要受季节性和偶然性因素影响,第二季度后进口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国加工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近几年一直在55%左右,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回落必然带动加工贸易进口增长的回落。4月份贸易顺差为167亿美元,比第一季度月均值高21%,这显示顺差正在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对第二季度GDP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对当地GDP增长和物价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是存量财富或财产,从动态角度看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有限。一是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地震灾害所在地GDP占全国比重低,其对当期全国经济总量及增速影响很小。二是对四川省的旅游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估计全年四川省旅游业的损失为20亿美元,受灾地区旅游业占四川省的27%,而四川省占全国的份额大概是10%,因此这对全国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持续时间不是几个月,会持续几年,因为旅游资源受破坏严重,需要重建,同时次生灾害的隐患非常大,旅游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一段较长时期。三是对物价上涨会有压力但不是很大。四川省是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和产粮大省,其生猪产量占全国的11.6%,农业及大米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1%及7.3%。但受灾严重的地区生猪和粮食占四川省的比重较低,因此,其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对全国物价的影响是微弱的。综合来看,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仍小于投资及贸易顺差的新增量,因此,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不会比第一季度慢,相反可能有一个小幅的反弹。预计第二季度GDP增长10.7%。

下半年经济增长减速会有所加大,但仍能保持10%以上。其理由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在上半年并不太明显,估计下半年会相当明显。国际油价和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全球三大经济体的同时减速都将逐步向我国传导,使我国出口增长在下半年显著放慢。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可能逐步回落将导致整个投资增速回落。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大幅走高的房价正在对住房消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仅增长1.5%,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第一季度比2007年同期下降1.4%。住房需求的减弱必然会逐步传导到投资领域,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长减速,从而引致整体投资增速放慢。尽管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将新增一部分投资需求,增加GDP(预计今年投资量超过1000亿元,主要工作量在第三季度,会增加第三季度的GDP),但仍不足以弥补因出口增长的加速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长放慢而导致GDP增长放慢的影响。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放慢到10%左右,全年GDP增长10.3%左右。

二、通货膨胀趋势

第二季度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下半年回落幅度将会明显加大。一是我国经济增长正趋于放慢将减弱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第一季度我国GDP 同比增长10.6%,比200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放慢1.3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将比上年放慢1.6个百分点左右。基本可以确定,2007年是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顶点,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将逐步走低,这将抑制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放慢,将减弱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需求,这对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将形成明显的反压。我国前几年一些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由于过快的投资增长一直存在过剩的产能,但由于外需强、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使其轻易地转化为出口需求,从而保持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增长,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和扩散,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放慢,这将抑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从而使许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显现,进而将导致PPI增幅逐步回落。三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恢复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猪供给将大幅增加,再加上国家粮食库存充足及2008年夏粮丰收等,将大大改善农产品及食品的供求关系,从而明显遏制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

三、外部环境趋于恶化将对我国出口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慢,目前对我国的影响还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外部环境恶化及不确定性增大,将导致我国出口在下半年的调整力度加大,但不大可能出现过度调整。

2008年由于内需增长仍然比较强劲,经济增长的快慢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下滑,现在看来比原来预计的要好一些。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0.9%,较2007年第四季度有所加快,也好于此前社会的普遍预期(预期增长0.6%),其他经济数据也显示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如大型企业的盈利超出预期,受此影响,美元汇率趋于上升。但也有数据显示,占美国GDP70%的消费支出第一季度增长1%,增幅明显低于 2007年第四季度的2.3%;美国的就业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随着能源价格飙升、粮价飞涨、房价持续下跌,普遍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仍不容乐观。笔者认为,由于这次次贷危机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大危机,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尽管美国经济不至于陷入明显的衰退,但美国经济的调整将是中期性的,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状态,因此,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既是明显的,也是中期性的。不过,由于我国出口的多元化以及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具有较强的优势,2008年的出口增长不大可能出现过度的调整。预计上半年出口增长20%,下半年出口增长将降至15%左右,全年出口增长在17%左右。

四、政策建议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点。根据历史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笔者认为,宏观调控平衡点的选择,即较理想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目标应该把握在:经济增长率在8%~10%区间,即防落的底线应在8%,低于9%应开始放松调控政策,8%或以下要明显地加大刺激政策力度,高于10%要采取适度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率要努力保持3%-5%,超过5%要采取较严厉的措施加以调控。以这一标准,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理想,CPI增幅超出正常水平,因此,要从抑制投资过快(抑制投资过快将会减小推动PPI上涨的需求压力)和直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两方面来保持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

1、仍然不能放松对投资的调控

货币政策除对灾区实行灵活的、区别对待的政策外,要继续保持从紧取向,特别是严格控制信贷投放,在信贷调控上,要根据国家产业和区域政策,有保有压,要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国际游资流入的管理。财政政策则可适度扩张,重在优化结构,尤其是对灾区重建以及低收入群体补贴等方面可加大支出力度。对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投资给予更大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经济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应降低节能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的准入门槛。

2、加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一要继续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支持抗震救灾的各项经济政策,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二要加大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力度,尽快研究制定扩大灾区重建投资方案。建议发行灾后重建特别国债,根据目前财政总盘子,今年可考虑发行300 亿-500亿元特别国债,加快灾区重建步伐。同时要监督落实对受灾地区企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三要重点搞好灾后重建规划。目前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笔者建议新的规划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住房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防震等级,还要考虑它的材料、结构,如考虑多用木质结构;二是在四川省城乡协调发展改革试点框架下统筹考虑,城市、农村要统筹规划;三是要认真谋划人口迁移和产业布局调整,从未来的发展及地区优势来讲,这个地区主要应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人口和有些工业可考虑大迁移,迁到成都平原;四是要加大防治次生灾害发生的投入力度,消除灾害隐患。

3、治理通货膨胀要多管齐下

首先,要大力促进短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一方面要增加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进步率,扩大播种面积及提高单产,特别是要保障大米、猪肉两大核心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水利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通胀率的感觉也明显不同,承受能力则更不同。当前我们与其动用财力平抑物价平均水平,不如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当前价格上涨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一部分产品长期以来形成的低价格的一种校正,具有合理性,因此,政策上不宜对这部分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进行过度干预。当前政府重点要做好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护工作,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包括继续提高最低社会保障线,增加离退休职工的工资,以及对低收入人群提供物价补贴,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再次,要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看待和分析价格上涨形势,树立对宏观调控的信心以及充分发挥多种政策的配合作用,以稳定通胀预期。最后,要抑制公共服务品和垄断型产品或服务的“搭车”涨价。

4、择机进行价格机制改革

虽然我们前几年没有及时把握住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良好时机,但不能迫于通胀压力就放弃或无限期地停止这项改革。鉴于我国资源要素价格的长期上涨压力,要根据下半年价格走势,择机、分步骤地推进改革。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虽然短期内可能要承受一定的通胀压力,而长期内则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 趋势 建议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