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

时间:2023-05-18 09:48: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FM9]4}m5Nt4i--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5个主要的分量表构成;另外,按照压力源的性质,可区分出生活事件与日常生活琐事,正性事情、负性事情和中性事情5个分量表。研究实践证明,该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用来评估中国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水平[12]。

应对是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运动能通过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资源、应对策略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对过程,消除心理压力,促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发展[5]。但国内外学者对运动干预与应对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近年来,我们选用信度、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运动干预与应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索,研究结果发现,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重要因素,且在运动干预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扮演中介变量角色[13]。

1.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研究者在实验前根据研究目的拟定的实验计划及方法策略。评价一个实验设计可以有许多标准,但主要是看其能否充分发挥以下功能:①恰当地解决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验设计必须与研究问题匹配;②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即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③实验结果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普遍性,能够推论到其他被试或其他情境,即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目前国内有关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研究的实验设计主要是对比实验设计或单因素实验设计,用于揭示不同运动强度、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持续时间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但是这两种实验设计仅能揭示运动干预单一维度、横断面的差异,前者如“12周中等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后者如“不同运动持续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而对于运动干预各维度的交互作用或综合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很少涉及。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单因素实验设计简单、方便,但由于运动干预心理压力的效果取决于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必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特别是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是深入发展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效果的必然趋势。所谓重复测量就是同一个被试在接受某种处理后,在某个因素不同水平条件下或某几个因素水平组合条件下被重复观测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实验研究问题[14]。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具有在一个实验研究中就可以探索运动干预各构成因素(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和运动持续时间)单独、交互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关系的优势,而且这种设计是控制个体差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研究更加科学、高效,应引起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和使用。

1.3 统计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运动干预与大学生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15、16],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研究涉及的变量太多,研究结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必须尽可能的控制无关变量干扰,除了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外,还需引入多元统计技术。例如,在有对照组的研究中,把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不一致结果作为协变量,去除其对因变量的影响,使得组间比较更科学。同时,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技术研究主观幸福感、心境等在运动干预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揭示运动干预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心理机制。另外,在各种多元统计方法中,结构方程模型是最值得关注的一项技术,它主要用于解决多因变量和多自变量、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是唯一能够对所有变量关系同时进行完整分析的统计技术。可以预测,未来该技术将成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的一个有力工具。

综上所述,自变量的选择要全面、具体可操作以及明确其不同的水平,心理压力因变量必须适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大学生心理压力特点;为提高研究的效率,应尽量采用多因素、多自变量、多因变量研究设计;并引入多元统计技术更好揭示运动干预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关系。

2 运动干预效应的探索

所谓运动干预效应是指运动干预各构成因素(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一次运动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单独和交互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压力改善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清楚地揭示运动构成因素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贡献,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提供有效和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国内外的研究初步表明,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积极效益问题已得基本证实,但是关于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干预以达到最佳积极效益的问题,尚未深入探索。

2.1 运动强度

国内外对于运动强度的确定基本上是使用心率控制。有氧运动强度的设定大多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健康成年人的有氧运动强度的分级标准[17]:小强度为35-54%最大心率,中等强度为55%-69%最大心率,大强度为70%-89%,其中最大心率=220-年龄。在有的研究中,采用遥测心率结合对大学生的运动反应观察,确定大学生小、中和大有氧运动强度的心率区间依次为:105-120次/min、130-150次/min和155次/min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三种强度区分较为合理,已被许多研究者使用作为运动强度的分类标准[18、19]。研究结果揭示:小、中和大强度的有氧运动强度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有着改善作用,而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13、20-22]。

2.2 运动持续时间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的研究主要是长期运动干预的效应研究。长期运动干预指每天或定期进行锻炼活动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用于研究的长期运动干预时期在1~12个月不等。依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和运动干预的可行性,在运动干预持续6周和12周探讨两种不同持续时间与心理压力关系的时间模式中结果发现:6周和12周的运动干预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有改善作用,而其中效果最好的是12周的运动干预[13、20-22]。由此推论,长期持续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

2.3 运动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

运动频率指每周锻炼干预的次数,用于研究的运动频率主要有每周7次、每周3次和每周1次。用于研究的每次锻炼时间主要有30分钟、45分钟和60-90分钟。依据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点和相关研究成果,以探究每周锻炼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0分钟(不包含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干预效果为宜。研究结果发现:每周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0分钟的运动干预,较每周1次的锻炼效果好[13、20-21]。

2.4 运动项目

大学开展的运动项目主要有田径项目、球类项目、水上运动和体操类项目等。在有关篮球、健美操和羽毛球的项目研究中发现:不同的项目对于心理压力改善作用不同。项目在转移、求助、忍耐、幻想维度的应对方式主效应显著,健美操对转移、羽毛球对求助和忍耐、篮球对幻想影响明显;项目在抱怨、退缩、逃避和压抑维度及情绪取向和回避类应对方式主效应非常显著,篮球对抱怨、退缩、逃避、情绪取向和回避,健美操对压抑影响明显[13、20、21]。

2.5 交互作用

以上对运动干预各变量的单独作用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运动干预来说,必须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深入探索运动干预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项目、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之间会以交互作用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后,项目与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学习维度产生积极影响;运动干预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在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等[13、20、21]。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效应的探索,初步揭示了运动干预各变量单独或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提供有效和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了实践基础。当然,迄今为止的研究无论是广度(如,运动项目的种类、锻炼持续时间等),还是研究的深度(如:针对不同类型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的运动干预方案等)都尚需加强,离真正科学有效使用运动干预手段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尚有距离。

3 生理心理机制的探索

3.1 心理机制探讨

国外20世纪90年代后出版的《身体锻炼与应激反应》、《锻炼心理学》、《身体锻炼对心理过程的影响》和国内季浏编写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等著作中均有专门介绍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运动能够降低应激反应,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层面上,随着研究不断升入,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运动改善心理压力的心理机制,即运动干预改善心理压力的心理途径。应激医学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和防御机制是影响心理压力反应的重要因素[23、24]。应对方式是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已有研究结果支持适宜的运动干预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崔冬雪等发现,运动干预可以改进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参加身体锻炼的女大学生,在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方面优于与不参加身体锻炼,身体锻炼与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得分呈著正相关关系,是促进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事件对情绪影响的一种手段[25]。Jennifer等调查大学生身体锻炼、饮食紊乱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也支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大学生有较为积极应对方式,而有较少的饮食紊乱症状出现[26]。防御机制指个体应对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关于身体锻炼与防御机制的研究表明身体锻炼与成熟的防御机制相关。成航宇研究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出整体不成熟度较高的倾向;体育专业大学生防御方式更具积极倾向,不同专业女性大学生的掩饰倾向显著高于男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掩饰方式的差异较突出,而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不明显[27]。胡海青等研究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参加锻炼有助于科技人员改善防御方式[28]。

为了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效果的心理机制,首先涉及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心理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心理适应、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在运动干预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中起中介作用[13、20]。其次,由于运动干预与中介变量的关系也存在复杂的心理机制,则需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改善作用,且存在两条途径,一是运动干预直接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即减少大学生采用消极方式应对压力;二是可以通过身体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等中介因素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产生影响,既可以促进大学生采用问题取向的积极方式应对压力,也可以减少大学生采用消极方式应对压力[22]。

总之,已有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运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心理机制:运动既可以直接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又可以通过改善应对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间接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且运动干预对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的改善也存在复杂的心理机制。因此,要全面、系统的揭示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效果,尚需对其心理机制进行此类深入地研究。

3.2 生理机制探讨

有关运动干预降低心理压力的研究较多。有机体可以条件反射性地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护机制,经常性的运动有助于建立这种机制。有氧运动锻炼由于提高了心血管系统的能力,有助于减轻机体在受到刺激时的生理反应,并加快恢复过程的速度,至于运动对长期心理压力和紧张的缓解作用机制,可以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缓冲器”和“释放通道”。另外体质的增强也有助于提高有机体对抗压力及在压力状态下正常运转的能力。近年来,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角度研究运动干预对心理压力的改善作用中发现,运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作用途径降低应激反应强度,拮抗了应激对机体的损伤[29-31];并提出了拮抗的假说,认为运动通过改善和提高机体身心素质为应对心理压力提供较高水平的应对资源,降低应激反应强度,拮抗了心理压力对机体的损伤[5、32]。

综上所述,心理压力一旦发生,便会打破原有的身心平衡状态,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便能很快觉察到变化,动员各种生理和心理调节机制,运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途径可能通过心理和生理两条途径同时进行,主要作用为提供应对资源减少压力反应,以重新恢复内稳定和心理康宁状态。依据已有研究结果,我们尝试构建如下图所示的运动干预改善心理压力的理论假设模型(如图1)。

上述研究,加深了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研究的方法学思考,初步阐明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运动干预效应,尝试构建了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理论模型。这些结果为全面、系统揭示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效应提供了科学的研究基础,并为采用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预防和调控大学生心理压力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宝勇. 精神压力、应对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Shelley ET, Annette LS. Coping Resources, CopingProcesses, and Mental Health[J].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07, 3:377-401.

[3] Morgen WP.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h[M],4nd, Taylor & Francis, 2004: 45.

[4] Faulker GEJ, Taylor AH. Exercise,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M]. Taylor & Francis, 2005:254.

[5] 颜军, 陈爱国. 体育锻炼应对应激研究的述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11): 58-61.

[6] Holmes TH, Rahe RH.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967, 11: 213- 218.

[7] Goddington R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events as etiologic factors in the diseases of children:A study of a normalpopulation[J]. Journal ofPsychosomatic Research, 1972, 16: 205-213.

[8] Marx MB, Garring TF, Brower FR.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life experieme on the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975, 19: 87- 98.

[9] 刘贤臣, 刘连肩.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 5(1) : 34-36.

[10]王宁中,冯丽云.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 4): 206-207.

[11]江光荣, 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 8(1): 10-14.

[12]梁宝勇, 郝志红. 《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3(2): 81-87.

[13] 孙海艳. 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与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人格、心理压力的影响[D]. 扬州大学,2008.

[14] 张文彤,董伟.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7.

[15]Jennifer T, Dorothy LE. Relations among exercise, coping, disordered eating,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Eating Behaviors, 2004, 5(4): 337-351

[16]邢建辉,谷朋超, 杨学文. 体育院系大学生应激应付策略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 17 (1):8-11.

[17]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 7th ed. New York: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18]朱凤书, 颜军, 陈爱国. 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2): 139-141.

[19]张磊, 孙雪梅.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2): 172-174.

[20]陈华利. 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心理压力、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的影响[D]. 扬州大学,2008.

[21] 邓雷, 孙海艳, 颜军. 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人格和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9(2): 86-90.

[22] 马爱民. 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应对方式影响的路径分析[D]. 扬州大学,2008.

[23] Mark RS, Robert RM. 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 Metholological Challeng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Am Psychol. 2000, 55(6): 620-625.

[24] 梁宝勇. 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 心理学报, 2002, 34(6): 643-650.

[25] 崔冬雪,刘希佳. 高师女大学生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抑郁倾向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66-68.

[26]Jennifer T, Dorothy LE. Relations among exercise, coping, disordered eating, and psycho- logic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 Eating Behaviors, 2004, 5(4): 337-351.

[27] 成航宇. 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防御方式比较[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 25(1):112-113.

[28] 胡海青, 童昭岗, 颜军. 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8): 1063-1065.

[29] 翟一飞, 颜军. 体育运动对应激心理神经免疫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 2003, 24(2): 58-61.

[30] 颜军, 尹剑春, 陈爱国, 等. 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压力大鼠免疫功能若干指标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 2005,26(2): 55-59.

[31] 颜军, 陈爱国. 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对心理压力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 体育科学, 2005,25(11): 51-55.

[32] 陈爱国,颜军. 中等负荷运动对心理压力大鼠淋巴细胞凋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5):43-49.

推荐访问:干预 压力 大学生心理 运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