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学术综述

时间:2023-05-17 15: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大交往时代,伴随而来的确实人性的日益冷淡和社会交往日益困难,引发了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进而对其做出理性的审视,对当代理想交往行为的构建、矫正现实交往的异化,提供自由全面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哈贝马斯国内外现状研究、研究成果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理性;学术综述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在国外的研究

在国外,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讨要早于国内,恩格斯的《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观综述》、日本学者中冈成文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文献。但归根结底,对哈氏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解读

一是从整体性出发解读哈氏交往理性理论。即将对交往理性的研究放入哈贝马斯的整体学术体系中,通过梳理其的所有学术思想,研究其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把握交往行为理论。二是从差异性出发解读哈氏交往理性理论。即采用比较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阿伦特等人的交往理论进行内涵分析,从中解析差异,突出哈氏交往理性的特殊魅力。三是从实践角度解读哈氏交往理性理论。通过交往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发觉其理论价值及弊端。

(二)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批判

从批判主义角度出发,侧重于探索哈氏交往理性理论的弊端与缺点。如,哈特曼忽视哈贝马斯的经验性研究成果,批判其理论探索的不彻底性,提出其仍然徘徊于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二元悖论中。霍伊站从后现代怀疑主义视角出发,指出哈氏所谓的理性同一性存在形而上学性。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在国内的研究

(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

相对于国外,我国学术界对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着手研究。从研究时间维度看,可分为以下时期。

一是启蒙时期,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特点是人员少、探索浅、交流少,多是对涉及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相关著作的翻译和简介,仅停留于表面阶段。例如,张博树在1989年翻译了《交往与社会进化》等。

二是发展时期,大致是上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学者的思想被极大解放,同时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促进了国人将研究目标转向哈贝马斯。这一时期特点是探索深、研究实、把握准。例如,1995年欧力同发表了《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等文献。

三是鼎盛时期,从2000年至今。尤其是在哈贝马斯访华后,我国学术界真正地掀起了“哈贝马斯热”。这一时期特点是全面、系统、细致。例如,2001年章国锋的《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的《哈贝马斯文集》等。

(二)从研究的类型上划分

一是将交往行为理论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进而对交往行为的内涵及理论体系进行解读。在《曹卫东讲哈贝马斯》一书中,关注哈贝马斯所在的时代背景、时代特色,在解读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哈氏交往行为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交往行为理论的深刻内涵,并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资本主义发展内在状况出发,揭示了交往行为理论现实关怀和实际意义。在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一书中,在解读当时社会热点关注问题(“现代性”“合法化危机”、人权理论等)的前提下,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其思想理论体系进行理顺,发掘交往理性理论的内涵所在和现实意义。但这一类型的研究,将侧重点放于理论产生的渊源和时代特点,对于理论的具体含义研究存在空缺。

二是跳出体系束缚,从特定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即摆脱理论体系的束缚,仅对交往行为理论的中某一特征进行有重点地深入探究。部分学者从“主体间性”角度出发,提出其交往理性是在主体间相互互动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故而是以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和平相处为依托的,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部分学者从“理性的重建”角度出发,提出交往理性是对理性内涵的重新解读,在解决近代理性危机问题上存在积极作用。但這一类型的研究,将侧重点放于特定特性,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且极易偏离交往行为理论本身。

三是在相互比较中解读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在郑召利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书中,将交往行为理论作为基线,把哈贝马斯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分析作为突破口,解读了其对批判理论的基础重建,阐述了其与马克思交往理论间的必然联系,指出马克思哲学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理论来源,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则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类型的研究虽较为深刻的阐明了交往行为理论,但却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

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对韦伯、米德、卢卡奇等人的理论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建设和理论重建的方式,提出了“交往行为合理性”概念。在哈氏交往行为理论中,他以自身独特方式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健全性,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民众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哈氏所主张的交往行为理论,以“交往理性”为核心,这一理性是一种“去中心化”“主体题化”的理性,其追求“主体—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良性互动,它“把目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行为类型,满足了实践的合理性的总体性要求”。

纵观对哈氏交往理性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归纳其为多维度、总体性、贯穿性和程序性等特征;有的归纳其为语言性、开放性、程序性与可错性等特质;有的归纳为非先验性、包容性、相互理解取向性。但就其本质而言,哈氏的交往理性是在交互主体理论框下,以语言哲学为媒介、以主体间相互理解为基础发展来的,它代替了原有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理论框架,具有深远意义。在理论上,它为我们揭示了理论困境的实质所在,即现代性的问题的暴露并不是工具理性单方面导致的,而是在于主体哲学自我封闭的缺陷;在实践上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实困境的新道路,即面对冲突与困境,双方主体在互信的规范下开展正常的交流对话。

然而,虽然交往行为理论为人们走出理性独断的困境提供了新视角、新道路,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带有“乌托邦”主义色彩。哈贝马斯坚信人类可以建立一个民主、公正、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世界公民社会,但其设想的前提是主体间抱有同一共同理想,且双方互相信任,完全真诚。这在目前世界环境下很难实现。正如奥塔所说,哈贝马斯通过他所谓的商谈、即论点的对话,符合理性问题的讨论引向普遍的共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谨慎的。

二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首先,他意在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过分关注人与人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主客体间的联系。其次,主体间的相互交往的层面较微观,而面对复杂的宏观世界能否有效地普及和发展,以及怎样更好地运用还有待探索。

综合国内外对于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该理论内涵解读已经有所成就,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研究层面上,对于人这一本体而言交往行为理论是什么的问题有待明确;二是在研究视角上,缺乏从当代中国出发,结合我国发展的现实语境探索交往行为理论的时代运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衛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4][德]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译.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0.

[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美]R.罗蒂.哈贝马斯和利奥塔论后现代性[J].李文阁译.世界哲学,2004(4).

[8]郑召利.交往理性:寻找现代性困境的出路[J].求是学刊,2004(7).

[9]郑召利.程序主义的民主模式与商谈伦理的基本原则[J].天津社会科学,2006(6).

[1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J].复旦学报,2001(3).

推荐访问:马斯 综述 交往 学术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