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比较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时间:2023-05-17 15: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101(2010)-02-0153-4

2009年8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康乃尔大学联合建立的“比较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为中心成立活动的学术部分,“全球化与比较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顺利召开。2002年6月以来,作为康乃尔大学中美人文研究所所长,同时受命为华东师大紫江学者的颜海平教授,一直积极推动两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继2004年5月邀请国际学界颇具影响的《帝国》、《大众》两书作者访华后,颜海平教授又于2005年6月在华东师大组织召开了“全球化与人文学科发展”国际会议。而华师大一康奈尔大学比较人文中心的建立正是这一学术追求的制度化成果。

这次会议以跨越单一民族语言的交流为学者们的实践焦点,通过美国媒体意象研究和中国语言文本研究这两个领域前沿成果的共享互动,对全球化时代的认知与审美(cognitive aesthetics)及其结构更新、不同民族文化交汇发展(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以及汲取不同文明传统精华,建设比较人文(comparative humanities)的学理路径等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来自美国康乃尔大学、密西根大学、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华东师大的哲学、文学、历史、电影研究等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的主要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研究的路径转换

这部分包括3位美方教授的发言。密西根大学的丹尼尔·赫维茨的《传媒影像的密度:乌有之桥上的托克维尔》,聚焦于沟通起媒体设定与观众想象的传媒影像及其聚集方式,即传媒影像的密度问题。论文首先描述了戴安娜王妃的葬礼在全球空间的多重媒介形态展现,指出这与好莱坞影星格蕾丝,凯利恰好构成一对被投射了审美与宗教特质的明星镜像。同时,媒介的镜像化过程也关涉到全球的权力、合法性与身份认同问题。论文随之重点论述美国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介影像与其国内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系,详尽剖析了2008年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在电视媒介上的诸多影像细节,揭示托克维尔在近两百年前所指出的个人主义与城镇自治原则相融合的美国政治传统,是如何在本次选举的媒介呈现中得以复现并影响乃至操纵着公众的选择的。最后,作者又以(约翰,多伊)与<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等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为例,指出美国主流影视作品在提炼政治遗产、激发选举支持者等政治文化的各方面历来都起着重要作用。赫维茨教授的研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或路径,即媒介影像密度与跨空间、多形态的媒介流动的角度深入思考了全球化的政治表征及其文化肌理。

康奈尔大学的艾米。维拉热约以(柔情杀手:巴西电影与裸露的生命)将关切移向“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以“第三电影”的概念梳理开始,描述自新电影运动以来,巴西影像是如何在与美国的交叉流动中。进行复杂的商业化转型而能保持其政治之维。作者秉持电影是展现改变之可能的媒介资源的信念,试图对“文本生产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媒体间性作为区别于文学生产的跨文化进程的现象及其逻辑”进行分析。

如果说艾米,维拉热约展示了如何探究媒介交流下的影像变迁及其所蕴含的全球化人文议题,那么同样来自康奈尔大学的蒂莫西,莫瑞则从跨文化交流机制的角度探讨人文研究之路径转换的实现可能。(跨地域人文:从音响屋到媒介空间>一文先追溯了长久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东方主义问题,如培根以亚洲劣等性设定为基础的音响屋、如基歇尔在<图释中国》中表现出的借东方他者以完成西方自我确认的汉学规划,又如巴黎世博会上充满自我展示意味的对埃及展区的设置。作者认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高校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扩张的现象,在推动跨地域人文研究之实现的同时,也隐含着威胁其自由健康发展的可能。莫瑞以康奈尔大学的新媒体艺术资料库为例,说明互联网上的跨地域艺术文化交流将会给人文学科带来机遇。

二、人文中国及其历史变奏

本节由3位中方教授发言。华东师大的杨国荣做了题为《中西哲学与世界哲学——全球化视域中的哲学》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哲学已开始获得世界性的维度。同时,在世界哲学的概念之下,哲学的多样性、个体性并不会消失,世界性与多样性、开放性、过程性将在世界哲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达到内在的统一,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也将在这一过程中相互融合并呈现各自的独特意义。

上海社科院的童世骏在《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中分析和讨论了罗尔斯、哈贝马斯、泰勒等西方学者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区分出“重叠共识”的几个不同层次。作者认为,在观念层面上,“重叠共识”表现为持不同观点的人们都以合理的态度彼此相待,不同价值的人们从各自角度出发或通过采纳彼此视角而支持共同的规范,以及,目前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们,努力寻求未来的彼此理解乃至“视域融合”。同时,“重叠共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

华东师大的许纪霖的报告题为《启蒙与多元现代性》。他指出,启蒙在今天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现代性也面临各种危机。文章特别详细分析了启蒙思想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多重挑战,提出启蒙思想本身是复杂的、多元的,是可能在启蒙内部发掘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自生资源的,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的“早期现代性”内部。更具有异常丰富的多歧性取向。作者认为,在文化多元主义时代,现代性不仅是多元的,也具有可通约的普世价值,这一普世价值可以通过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的方式加以理解把握。

三、历史现状、全球记忆,与跨文化意象

大卫·巴斯瑞克系美国康奈尔大学戏剧、电影与舞蹈研究讲席教授、德国问题研究教授,其论文《从奥斯维辛到好莱坞:谁的记忆?)提出了“全球化记忆”这一深刻范畴。论文具体追溯了二战时期的纳粹大屠杀这一跨国事件在经过美国化、电影化后,所带来的全球性能动反思的过程,指出人们越来越依赖一个全球媒体科技和美学所传播的全球性记忆,其能量和容度能够包含不同身份间的历史论述,驱使不同的诠释和观点在其间相互渗透、变化和重叠。

巴思瑞克以其宏阔深邃的洞见为我们打开了认知历史的全球性视野,而马克,塞尔顿教授则为反思战争罪行以及罪行被记忆的方式提供了一个比较框架。现为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项目资深研究员的塞尔顿在《亚太地区的战争、历史记忆与和解》一文中,将日本对中国所犯下的如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和美国施于日本的战争罪行并行讨论,呼吁美国和日本等霸权国家突破民族主义的认识论疆界,深刻反省自己国家的战争罪行,并指出历史记忆能否达成和解,乃是民族国家间和谐秩序的关键所在。

颜海平教授的主题发言《“我的梦”:跨文明境遇中的中华意象和差异认同》通过对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的大型音乐歌舞《我的梦》中一系列艺术表演的分析,展示这一群艺术家凸现自身不可化约的“特殊”存在。这群特殊艺术创作者在抵御“普适即同质”的强势文化逻辑同时,孕育出对普适价值有所贡献的审美意象,即以“差异即创造”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时空”这一人文境界包含和超越了“特殊”与“普世”的两分逻辑,既具有中华价值特质又充满跨文化认同的能量。

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发言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仅是面向市场,成为经济强国,还应警惕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之后中华文明面临失落的可能。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擎的发言指出中国概念具有多重涵义,是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西方多种不同的思想理念的“共时性”构成。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从阐释学的角度提出“和平崛起”作为一种愿景,要考虑其接受状况和历史效果。而颜海平教授则进一步指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故事,不是我们中国的学者单向所能阐释和完成的。需要全球学者的共同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国良教授强调,跨学科交流作为一种提法已多年,但现实情况是各学科之间仍然普遍存在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因此,此次会议的实践意义尤显珍贵。南京大学的胡星亮教授在中西比较视野中。求索现代民族话剧的创造之路。北京社会科学院季剑青的发言切近比较人文的基础性问题——思想的翻译,考察中国近代以来翻译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关系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聂欣如教授则以新近在欧美获奖的亚洲影片为例,揭示其间所隐含的东西方文化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冲撞。作为科学理论研究学者,清华大学肖广岭教授则带来对科学理论人文向度的思索,尤其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的概念界定和三者之间关系的阐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郁振华在寻绎哲学认识论的扩展历史的基础上,希望融合“形上进入”和“实践进入”的不同路径而形成更厚实的认知立场,以丰富比较人文的深刻内涵。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则在参与语文教科书的编纂与创新的实践之后,从自己对实践性知识的开发过程中看到了比较人文研究相当宽广的愿景。他认为比较人文既要打破过去认知、审美、伦理三分状态的知识生产,又要防止人文研究神秘化的混沌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比较人文是一种新的人文知识形态乃至新人的想象,其意义深邃远大,其道路尤为艰辛漫长。来自复旦大学的周斌教授和孟建教授则对近年来从西方引进而又引发国内热潮的视觉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整理者:刘敬 周佳

推荐访问:化与 综述 学术研讨会 人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