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中历史课堂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

时间:2023-05-16 20: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最近由于要在几个备课组中选拔一节公开课参加市级教学比赛,所以我作为科组长连续听了四节公开课,教师们所讲内容都一致——必修(3)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可以说是“同课异构”。但是,听后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异常”现象:按部就班,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学完后受到的启发不多;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困。

回来后,我在思考:现在的高中历史课堂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于是,我翻阅了一些专家著作,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再三琢磨,我认为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至少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帮助学生形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渗透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从2016年8月份开始,国家教育部正式确定: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中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五大要素。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给学生先渗透学科素养,学生对历史会更感兴趣。如学习必修(3)第一单元时,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历史的时空观”,把中国古代文化史用时间轴画出来。

     二、给学生以时代气息,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一位高考命历史题专家曾撰文指出:历史的生命之本在于它的时代性和科学性。高中历史教育作为国民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符合政治方向的要求,体现时代的价值取向,为现实服务。如学习完儒家思想演变历程,可以归纳其时代气息:“仁”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仁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德治”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仁政”等民本思想,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

对于一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其主干知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启蒙学生的智慧与思想,关注人的灵魂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眾所周知历史学的两项应用功能是资政与教化。历史本是经验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具体的,每件史实都有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的特质,人们正是从个案的历史事实中感知历史存在的脉搏的。历史人物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由他们主演的历史事件具有无比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起伏跌宕的情节,使人感同身受,所以,历史本身就贴近社会、贴近人生。历史学是按照时序对客观存在的史实进行考察的学问,它向人们提供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本末源流和因果关联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所以,历史和现实并不是处在相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但又有相似、相连的共性,可以查考、发掘、推想。历史消失的是时间,但历史智慧长存。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相似社会现象的感慨,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叩问历史,掩卷深思。如,我们讲完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和老子”时,我们可以归纳孔子留给我们的智慧是:和谐、进取、德治、爱人、中庸、规范等。老子留给我们的智慧是:尊重自然、辩证的智慧、“无为而治”等。正如古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镌刻着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那句话震惊的,因为它带给人们无比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四、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其基本途径是对历史思维方法的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反映了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脉络,应用历史知识的桥梁。随着对历史思维方法的不断了解、积累和熟练,学生的思维将变得更开阔、更敏捷,解决问题的手段就越多、越灵活。这样就使学生能以最快速度去获取知识,并能够产生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性,通过思维网络,迅速地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无定法,但一定有法。教师用个人实践和知识来完善自己的专业,逐步实现从知识灌输型向智能型、学者型转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责任编辑 罗峰

推荐访问:给学生 要交 课堂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