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时间:2023-05-15 12:3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余体育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意识,从而促进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进行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难以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重视课余体育训练,并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从而培养出优秀人才。本文提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策略,全面提升课余体育训练水平。

关键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高校教育中,忽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不断进行改革,除常规教学外,对学生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中,通过体育训练提升身体素质。并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发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标准。但目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针对此种发展现状,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课余体育训练实际情况,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兴趣,促进高校体育课余训练快速发展。

一、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重要途径

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体系中,构建课余体育训练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课余体育要训练活动,有效帮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时,能提升呼吸、循环系统身体机能。并提升自身力量、速度、耐力,有效提升大学生运动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培养要求。在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能有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大学生与教师之间也能进行沟通,有利于锻炼大学生交际能力。从而对大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大学生通过课余训练,能结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使大学生消除孤独感,能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丰富业余生活。因此,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发展。

(二)大学生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知识

高校体育教学中,内容较为丰富,并具有复杂的特点。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教师难以将所有知识内容进行详细解说。大部分体育相关知识仅是简单的叙述一遍,使大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错误认知。此种教学环境,导致大学生形成运动技能时,依旧停留在泛化相和分化相两个初级阶段中。但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后,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体育知识重新进行理解。并且,通过不断的实际训练,扎实的掌握运动技巧,提升身体素质。如篮球教学中的“挡拆”,教师在课堂中仅是简单的讲解,大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并要求大学生之间进行友谊比赛,有效帮助大学生掌握“挡拆”的动作要点,从而达到巩固课堂学习的体育知识教学目的。

(三)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

高校通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产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同时,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活动,主要是对体育课堂知识进行延伸,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印象。并使大学生对体育精神重新理解。大学生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体育训练项目,既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能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从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人才。

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指导思想单一化

高校传统体育课余训练中,教师仅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并且,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同时,缺乏对学生培养体育竞技精神,使课余体育教学失去应用的教育价值。在课余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指导思想单一化,使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思想发展不同步,难以正确的掌握体育技能。因此,学生不愿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训练,使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训练内容陈旧

高校传统的课余体育训练主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突破身体极限。但此种训练方式,导致学生难以承受,从而使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失去兴趣,难以产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并且,大部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训练规则较为成就,无法顺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从而降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效果,对大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训练过程枯燥无味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精神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将自身作为教育主体。在训练中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课余体育训练环境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热情。并且,此种训练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抑制大学生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策略

(一)树立先进训练理念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要求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我国部分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体育教学中设置课余体育训练,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愉悦的开展学习生活。但目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由于教師缺乏先进体育思想观念。因此,高校应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对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时,能以提升大学生体育综合能力为训练目标。对大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并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从而发挥体育课余训练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融入全新的教学元素,提升学生参与兴趣,通过体育训练方案,全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促进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

(二)突破传统训练模式

高校体育课余训练过程中,教师运用传统的训练模式,以自身为主体,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单一的体育项目训练,导致大学生对体育训练失去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应全面进行改革,突破传统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注意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使大学生产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如通过游戏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兴趣,以此作为基础,向大学生传输体育精神相关知识,促进大学生快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应与学生实时进行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重新制定训练方案,有效提升训练效果。通过此种训练模式,有效构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高校领导忽略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科研教学中。导致大部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缺乏先进的体育教学设施。从而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必要的体育器材。并建设宽敞的体育训练场地,为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大部分高校积极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引进合理的体育训练器材。同时,应对大学生个人喜好进行调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需求,从而提升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使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不断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仅掌握专业技术,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我国高校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通过课余体育训练,使大学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同时,巩固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并进行延伸,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际训练中,指导思想单一,训练内容陈旧,导致课余体育训练模式难以可持续发展。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应树立先进训练理念,突破傳统训练机制,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 (14):7.

[2]杨剑云.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09):121-122.

[3]汪华锋.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 (06):212-213.

[4]杨培培.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与竞赛活动的改革策略研究[J].运动,2017 (20):79-80.

推荐访问:课余 可持续发展 机制 训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