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含量 提高执法效能

时间:2023-05-14 13: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用科学理论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实践

科学理论是正确指导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强大思想武器,要以科学理论、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手段来研究和指导行政执法实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科技意识,认清科技发展的趋势,树立科技是第一战斗力、装备是科技复合体、工商是科技吸纳器、市场是科技合力场等一系列新理念,努力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努力成为学习高技术知识的带头人、实践科技强“军”的引路人、高技术条件下市场监管的明白人。

二、用科学技术丰富工商行政管理手段

1.构建网上登记系统,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众服务

研发网络登记系统,开辟“网上走廊”。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登记注册网络系统,提供名称预先核准、登记表格下载、注册资料传输等网上全程服务。对注册登记提交的文本内容进行整合,企业办事人员填写一张《企业注册基本信息表》,经工作人员录入系统后,自动生成登记注册所需的整套登记文件,标准统一、文字规范、一次完成。改变传统模式下申办人填写多种登记表格、填写失误反复修改、窗口工作人员重复解释、办事人员往返跑路等一系列弊端。

建立网络年检系统,打造“快捷平台”。网上年检系统采取“一表、一网、一次”的方式,由企业先行进入工商网站填写一份表格进行网上申报,在工商部门实施网上审查后,只需到工商局一次进行实地核对,完成申报年度审计报告、企业资金负债损益表、在营业执照上贴注标识等工作。规范年检报告书内容,将12个年检事项表格整合成一套《年检报告书》,其中公共信息部分由系统自动生成,企业只填报行业管理部分的内容。

建立绩效评价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在登记大厅设立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由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业务熟练程度按“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不记名评价;设立以排队机为主体的秩序管理系统,保证登记秩序井然;安装影音记录设备,对窗口工作情况实施全面记录和动态监控。

2.构建案件管理系统,实现公平公正的执法目标

建立案件管理系统,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集队伍管理、案源管理、立案审批、案卷制作、核审把关、结案销案、业务指导、统计报表于一体的数字案件管理系统,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的权力运作进行全程监控。设定用户管理模式,具有公务员资格、具备《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拥有使用权限。设定案源管理模式,各类案件线索由法制员统一登记,并在相应范围内实行网上公示,做到“案件线索透明、办案人员指定、查案必须立案”。设定程序管理模式:办案人员调查核实、领导审批同意立案并领取立案编号后,进入案件调查阶段;在调查终结后由核审人员审阅电子案卷,通过后自动进入上一级进行核审;局长审批同意后,系统发放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自动生成相关法律文书,由执法人员送达当事人。从发现案源到立案、查案、审案、定案、结案,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杜绝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案中案”被淹没和“重实体、轻程序”等现象。

建立公物仓管理系统,规范罚没财物处置行为。制定《公物仓管理办法》,实行盟市工商局、旗县市工商局两级建仓,实物仓、计算机虚拟仓两仓共管、两仓对应、相互制约。从罚没财物的入仓、保管到出仓,整个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程序,实现违法案件查处权、罚没物品处置权和监督检查权的监督制约,确保罚没财物的有序管理。

建立行政处罚公示系统,规范案件公开明示行为。建立行政处罚公开查询界面,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内容外,自法律文书生效以后、送达之日起30日内,即可利用网络公示行政处罚结果。提交被处罚当事人名称、注册号、处罚决定书文号、处罚机关名称等内容,便可即时查询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3.构建网络监管平台,优化市场监管的运行机制

建设信用监管平台,奠定社会诚信基础。以经济户口为依托,完善集市场主体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于一体的分类监管系统。发挥其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锁定功能,使违法者在一定领域和时限内受到行为限制,形成“信用惩罚链”。针对企业恶意逃避债务、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等现象,启用信用惩戒机制,加大企业非正常退出市场的成本。

建设综合执法平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基础上,以“统一标准、整合资源、扩大功能、信息共享”为原则,以提高市场秩序控制力为目标,构筑12315综合执法平台,实现“协调指挥网络化、督察指导系统化、统计汇总电算化、信息反馈即时化”。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建立地理网格巡查系统,实行“横联”“纵动”的“网格化”管理。利用地理编码技术,按照地理坐标定位,确定数字化方位代码,将市场主体精确标注在网格区域地图上。通过GPS定位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的支持,使网格责任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巡查第一现场的图片、现状、空间位置即刻传送,同步显示到综合执法平台,提高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建设“阳光审批”平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通过网络公示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条件、程序和结果。打破部门界限,深化互联审批,推行“一家承办、转告相关、互联审批、限时完成、责任追究”的工作模式,在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科学设定“门槛”,按企业类型、行业特点、所处地域和信用状况,对市场准入政策作出合理调整,降低行政成本和企业“入市”成本,减少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寻租”机会。

三、用科学工具充实工商行政管理装备

1.运用网络备案系统,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在红盾网服务器上安装商品网络备案软件,在流通环节终端配置显示、扫描和阅读设备,构建查阅商品真实身份的信息平台。由经营者输入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合格证、检验检疫证明等真实身份信息,发送至指定的备案系统网站。对不能提供商品真实身份证明文件的,由经营者查明原因并限期补充证据,商品不得上市销售。消费者登录红盾网,点击“重要商品备案系统”,输入所购商品名称或条形码编号即可实现查询功能。在没有网络终端的购物场所,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条形码阅读器也可以查询。实行商品网络备案管理,商品真实身份防伪不可破译、信息不可仿制、经营者不能增减,有利于消费者知晓商品真实身份,降低商品质量监管的劳动强度,切断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的链条。

2.运用商品检测设备,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购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食品安全检测车,充实到监管一线,并适时成立食品检测室。食品安全检测车配备GPS卫星定位系统、网络通信系统、UPS电源系统、实验水系统,及甲醛分析仪、残留农药检测仪、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气体检测仪、气相色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全面支持电化学、光化学、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等检测。对水发产品甲醛含量、干果二氧化硫含量、熟食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奶粉蛋白质含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不定期检测,维护群众消费安全。

3.运用广告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控违法广告。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压缩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实时多通道视频采集技术,以电子跟踪监测和音像备份为手段,与经济户口“无缝连接”,对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和户外广告进行“一机多路”监测。对可能播出的新广告突出“怀疑”标志,提示工作人员重点查看。自动分析广告内容并生成监测报告,及时“预警”、准确“锁定”并迅速查处违法广告。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工商局)

推荐访问:效能 科技含量 执法 提升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