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影响下的中国园林景观

时间:2023-05-13 14: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源泉。中国山水画不论是从外在的形式手法上还是从内在的设计思想上,都对园林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山水画的创作艺术融入园林的布局、造景之中,使“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园林画境成为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

【关键词】:山水画;道家;禅宗;园林景观

本论文以中国山水画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之间的关系,从两者的历史背景,横向发展上的比较,再分别论述了山水画对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的影响,第三通过与日本枯山水园林景观的纵向比较来了解中国园林景观的艺术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从立意构思,构图经营,空间结构,到具体技法的全面借鉴山水画,从视觉形式和思想理念上均对中国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据说始于晋代(3-5世纪)。在顾恺之的人物画中,已有了相当精妙的山水局部,大多数中国史学家都认为展子虔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画家。在华夏文明的全盛时期唐代,各种艺术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从那时起,山水画便成为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开始影响整个远东地区的艺术发展,但是这时的山水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宋代臻于成熟。到了宋代,山水画的理论和技法都渐趋完善,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扶持。然而,到了元代,山水画才完成了根本性的、从写实到写意的飞跃,从此山水画便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有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山水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是在清代,山水画发展到了新顶点。

二、山水画与中国园林

1、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历史背景

玄学的风靡、道教的勃兴,佛教的输入,都使社会的文化心理发生变化。在这些思想意识的影响之下,人们把亲近自然,观赏山水看作是实现自由、超脱的理想生活,通过文人士大夫的中介渗入到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去,山水诗文、山水画、山水风景、山水园林同步发展,进而产生出山水文化。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同源自于山水文化,共同的人文背景使二者既包含了山水万千姿态的自然美,又凝聚了文学、艺术的精华美,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特性。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和古典园林在各自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山水艺术的各门类均有发展,山水美学价值得到体现。投身于园林建设的文人士大夫具有深厚的诗文书画造诣,对山水的鉴赏具备有一定高度的水平唐代画家张操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理论成为了园林创作的基本原则,园林艺术开始趋向诗画的情趣。

宋代园林以山林野趣为特征,这与宋代山水画所追求简远、天然的意境息息相关。马远、夏圭等画家简练空灵的构图,留出画面大片的空白,画中有虚有实,使观者可望可思,感受无限的意境。

元明清时期,其一,写意成为创作主流思想,山水画的写意思想影响了园林,逐渐具有写意性的特征,出现以山水的局部来象征大自然的江河山川。此时的文人画家所参与设计的园林,是具有意境的自然山水式的园林创造,以文人气息渗透为特征。其二是元代山水画异常突出创作中主观性,意兴的抒发。

2、山水画对中国园林设计思想的影响

西汉时期董仲舒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即最初的天人合一论。在之后的时期里天人合一论不断得到补充、深化,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景观美学的系统发展。

中国园林的源头,是一个关于海外仙山的神话故事。海外仙山这种布局是中国园林最早期的也是最基本的模式,这种早期的园林布局表达了清晰的设计思想。

2.1儒家“比德思想”

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在经营园林景观植物中,总是以具有比德内涵的植物为首选花木。文人士大夫在城市中建设文人园林,一方面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在园林景观中增添了特殊的内涵,因为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

2.2儒家君权思想

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中国历代统治者继承了儒家的君权至上的文化思想,在造园方面讲究雄壮巨丽,尽显君王气派。

2.3禅宗思想的影响

道家哲学从未忽略过自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人的存在渗透到山水树石的存在当中,并且通过对环境的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用石的手法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山水画理论中,石被认为是云的根脉,是天与地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园林中,湖山假石应当像从地下生长出来一般,无论是放置在厅堂之前、窗下、水边,它的作用是在自然与人工因素之间构成空间上的联系,作为屏障,它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作为独立的物体,它是一座抽象的雕塑,展示形式、肌理和变化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山石在园林和特定的空间能表现丰富的情感,成为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桥梁。

2.4情感的归宿——艺术概念的探索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文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与他们的美学理想相去甚远,因而对他们来说,寄情山水、在山水与自身之间寻找内在情感的联系是获得生命的愉悦与慰藉的途径。中国园林中的那些质朴、简陋的事物能够产生惊人的美感、无尽的联想和丰富的情感。天性被理解为质朴、简洁的本质的回归,对事物本来面貌的发现。

3、山水画理念对中国园林设计手法的影响

3.1布局和意

布局从广义上说,指的是空间比例和环境气氛的问题,当涉及到园林的布局时,就要注意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一些基本的美学标准:合适、含蓄、丰富。另一方面,布局和调整空间关系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要创造出适宜的空间效果和层次清晰的空间系统,体现基本的园林设计观念如气的流动、画意、空间的延伸感等。

3.2空间的延伸

在设计园林空間时,这一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以高超的技巧、想象力和感性来处理空间的分割。例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的时候赏景,景象曼妙。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本身的功能非常简单,不过是供人行走的一座桥,然而其高超的设计手法使这座简单的木结构产生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3.3气:交流的途径

在山水画理论中,荆浩六要的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在这里气指的是绘画的气韵和生命;在哲学中,气是阴阳和谐得以建立的媒介;而园林景观中气则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致和共生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精神的热爱与赞美。

3.4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从功能上来说,路线采用曲折的组织方式使得视线被导向不同的空间,景观就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被逐渐发现,而不是站在固定的地点就能一览无余,它体现了自然界所具有的的动态特征。

3.5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无指的是空间上的空无而非虚无,它是有意义的,与设计中的空间感相联系,它与山水画中的留白相似,都可以产生丰富的艺术形象,因此我们可以把空和白看做丰富性的源泉。

3.6形散神聚

“深山藏古刹”,它道出了在自然环境中处理人工造物的典型中国式做法。在景观中四散分布的人工构筑物将人引入大自然中,反映了追求天人和谐的愿望。此外这种微妙、含蓄的手法给游人带来更大的乐趣。

三、总结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并不是要回到江南园林或者北方园林,只是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古代园林中的很多片段带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来,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这样一种形式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32, 33,256,268.

[2]陈从周.陈从周园林随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 66, 67.

推荐访问:山水画 中国 园林景观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