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社会的成效与思考

时间:2023-05-11 15:3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五年来,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面临的困难,如缺乏明确任务、评价机制不完善、基层缺乏支撑等,提出明确任务、稳定经费支持、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与基层农业部门对接和合作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社会;成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4月,在教育部、科技部的部署下,“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启动,确定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 所高校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1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当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文件精神,科技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北京大学等29所高等学校成立第二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将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带动区域农业协同创新与服务的试验田,国家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桥头堡。

笔者以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例,介绍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社会工作的成效,分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建议、对策。

1 服务社会工作的成效

五年来,首批10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模式探索、人才培训培养、政策咨询等方面有突出成效。据报道,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建成各类基地414个,1400余名专职人员投身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工作,推广面积达44753亩,服务行业领域覆盖粮油、蔬果、畜禽等,探索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育创业主体415家,孵化创新型企业147个,安排学生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52500次;开创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培养培训模式,累计培训农民61.72万人次,培训地方基层农技人员77220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做出了突出贡献。

1.1 以基地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坚持开展科教兴农

五年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据地方产业需求,建立了形式多样、功能多样化的服务基地,包括教授工作站、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区域农业试验站等。

南京农业大学主动服务“三农”,持续开展“科技大篷车”“双百工程”,依托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江苏省产业体系项目等资源,开展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在省内外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27个新农村服务基地,创新“多元、开放、综合、高效”运行机制,基地参与园区建设120余个,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500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0余项,联合申报项目超过200项,举办培训300余场,培训20000余人,分布于苏北、苏中、苏南的27个基地,已成为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中心,农业新知识传播中心。

依托各类农技推广项目,学校专家深入基层,驻村服务江苏射阳、东海、灌南、泗洪、涟水和张家港等30个县100多个村。通过农技推广、产业规划、政策咨询等方式,服务稻麦种植、果蔬栽培、家禽养殖、混合种养等产业领域。近五年,我校与地方依托项目共建29个科技示范基地和43个基层农技服务站,发放新型物资共计2000万元,为培育地方农业企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做出贡献。

1.2 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与各自校情,创新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促进了科技服务与农业产业、专家团队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业成果应用转化率,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模式、浙江大学的“1+1+N”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西农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的“双线共推”模式、四川农业大学的“雅安模式”、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别山道路”和东北农业大学的“群雁奋飞”模式等。

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特点,秉持“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理念,南京农业大学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需求,“线下”组建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推进阵地式服务的新时期“双百工程”,“线上”开发“南农易农”手机APP开展咨询服务,构筑线上高速飞驰的新时期“科技大篷车”;形成了“双线共推”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线下”联合地方农业部门,建立稻麦、果蔬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8个,吸收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38个,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培训94场,参加联盟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5020人次。“线上”开发,升级“南农易农”手机APP,组织专家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南农易农”手机APP注册用户达2915人,推送科技信息1847条,累计浏览量31635次。

1.3 深耕政策咨询,发挥智库功能

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科研优势,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三农”发展做贡献的意愿更加积极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科学研判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决策咨询能力逐步提升,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5年年底,首批10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累计提交省部级以上政策建议、咨询报告 276篇,其中42篇国家或省部级领导的批示。

南京农业大学自主设立29项咨询课题,投入科研费用990万元,连续五年对江苏的“三农”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出版《江苏新农村发展系列报告》33本。2016年,《新华日报》《光明日报》对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村发展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了专门报道。2011-2016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咨询报告获江苏省领导批示19次,获江苏优秀社科成果奖96项,南农大组建的“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获批为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高端重点智库,多项重要成果获得省级中央领导批示,有效发挥了智库建言献策的功能。

1.4 借助高校新农院联盟,集聚力量创新思维

在教育部、科技部的领导下,建立39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联盟,开展新农村服务工作。联盟的成立,将致力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第六产业发展,肩负起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责任,以新的思维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大学推广模式和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在江苏省科技厅的组织下,由南京农业大学牵头成立江苏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包括南京大学等32所高校,南农大担任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联盟将推动江苏省内2所高校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逐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助力科技帮扶工作。

1.5 致力精准扶贫,扩大社会服务成效

高校作为公共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显示出不可取代的优势。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对接云南省景东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派遣教师入滇挂职。四川农业大学针对“社会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 8 个,合作经费达 2100 万元。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扶贫实践中探索出“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扶贫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瞄准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优势与需求,参与江苏省“五方挂钩”帮扶工作,对接帮扶连云港市灌云县等经济薄弱县,并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取得显著成效。南农大利用自身菊花产业技术优势,为定点扶贫的贵州省麻江县打造“状元里菊花谷”示范项目,请高枧村村民参与 20 亩示范基地建设。基地一年内吸引游客 3 万余人,村集体依靠出售盆花和花茶直接增加 20万元收入。

2 面临的困难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高校开展基地建设、公益性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培训、政策咨询、模式探索等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新生事物,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没有明确的任务及相对应的专项经费支持,导致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任务考核等没有上层依据,多数高校尚未将该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形成纲领性建设文件或制度,这使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行受到较大的制约。

二是高校服务社会是依托各类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开展的,存在着间断性与不确定性,缺乏稳定的运行经费、科学的规划与组织。涉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因缺乏行政手段支持,导致在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容易遭遇阻力,越往基层越缺乏支撑。

三是高校对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当前高校仍然以科研、教学为主要导向,社会服务工作在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定、收入分配中难以体现,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阻碍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 建议

(1)明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具体任务,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建议教育部将涉农高校从事社会服务纳入大学考核评估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科技部每年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对高校人才、成果支持力度,面向生产需求筛选科研选题。

(2)稳定的经费支持是保证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基本运转的基础,是其社会服务职能顺利实現的保障。建议农业部单列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联合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等平台,开展种养业全程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3)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进行分类考核,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收益分享办法,促进实现市场机制下的自主管理和运行。推动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设立农业大学推广序列教师(研究员)职称,促进参与社会服务教师/职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为逐步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制度支撑。

(4)加强与基层农业部门的对接与合作。以农技推广工作为例,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供给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挥网络健全优势,将高校供给的科技成果进行快速推广应用,并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及时反馈给高校,促进高校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服务,增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浦徐进,明炬.“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主要内容[J].中国高校科技,2012(04).

[2]王雯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迈上新台阶[J].中国农村科技,2016(12).

[3]王旭芳.农技推广的中坚力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五周年记[J].中国农村科技,2017(02).

推荐访问:新农村 成效 思考 高校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