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十年(2000-2009)

时间:2023-05-11 15: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分类管理是促进高校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近十年来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热衷于研究“建立分类体系”,疏忽了对分类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难点是:分类管理的基本内涵,高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高校分类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未来的研究将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上日臻完善。

关键词:分类管理;高校定位;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1)01-0086-06

21世纪的头十年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快速过渡的十年。在这十年中,高等教育规模空前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发展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追求升格、盲目竞争、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等现象,至今尚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针对这些现象,国家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战略构想,将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推向更高的平台。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看,“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如何划分高等学校类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一个高等学校定位与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那么,关于高校分类管理,近10年以来,学术界聚焦于哪些问题?哪些问题亟待进一步剖析?

一、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热点回顾

在查阅大量关于高校分类管理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之后,我们将近十年来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热点归纳为如下三方面:

(一)高校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

十年间,主要有马陆亭、张玉双、张辉等学者撰文深入地阐释了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

1、整体(结构)理论。整体(结构)管理是教育管理基本理论之一,是以管理事物中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把其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看成有机的整体。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就是从高等教育系统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求得管理的整体优化。其实质是遵循结构优化原则,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对人才类型、层次的需求,分析自身办学基础与条件、优势与特色、实力与水平,将高等教育职能依据高等学校的办学能力进行分配,做整体性管理,以求得高等教育系统的优良性质和功能。

2、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1970年和1971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教授(Martin Trow)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和50%为界限,将高等教育划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并且,“从特罗理论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历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必然伴随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管理上的自主化与分权化、资源筹措的多元化、教育机会的开放化、教学制度的灵活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化、院校的个性化(特色化)、结构的合理化(层次与科类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高等教育职能分化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高校的职能分化也不同,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分类发展。

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之所以成为高校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基于高等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本市场与高等教育市场供求关系(包括供求结构和总量的均衡)更加密切,人力资本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又是通过人力资本市场来检验的。高校在培育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本时,必然要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影响,在我们进行高等学校分类时不得不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化这个因素。

4、学校能级理论。马陆亭认为,学校的能级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导致学校分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学校之间存在差别,学校之间的差别是导致学校分化的前提与基础,而学校的发展又会促使学校差别进一步扩大;第二,专业化,在高等学校中所处理的知识是专业性的知识,学校之间要有一定的分工;第三,政府希望并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研究了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资源配置理论、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理论与高校分类管理的关系,并将这些作为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的分类方法

高等学校分类是根据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和高等学校的特点,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高等学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

对高校进行分类,首先就涉及选用分类标准的问题。高校分类标准是指用来区分高校性质、任务、能级的准则和参照系,是用于判断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定性化尺度。“分类是否科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标准是否有表现力和准确性。”文献检索和分析表明,关于高校的分类方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高校类型,如表1所示。

由上可知,关于高校的分类方法研究,我国学者都作了较大的努力和尝试,但至今没有找到真正科学合理的体系。曹赛先、刘澍、朱中华认为,在实行高校分类时,应处理好几对关系:(1)事实描述与价值判断;(2)标准一元化与标准多元化;(3)数据标准的精确性与模糊性;(4)规定性标准与形成性标准;(5)层次与类型;(6)科研与教学。人们对已有的高等学校分类法及分类标准难以达成共识,究其原因,“除了文化传统的因素以外,就分类方法和定位政策本身而言,主要分歧集中于分类依据、分类指标和定位政策的导向”。

在高校分类管理实践中,所谓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也都是为了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需要,或社会经济利益驱动而制定的。这些分类方法在当时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相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而言,已表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和滞后性。一元和二元标准分类法可能因为标准过于单一而无法对大学的类别进行整合,也不能完全表现每一类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多元标准分类法克服了此弊端,但繁冗的分类体系容易形成模糊和似是而非的结果,反而让高校难以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不同的分类标准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不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分类标准、分类指标和定位政策都有所不同。政府、学校和社会试图构建自身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引导高校朝分类主体的价值观方向发展。当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价值主体同时参与分类管理的博弈时,不同价值观的涉入会引发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进而导致整个高校系统秩序混乱——或者“为特色而特色”,或者“黯然失色,千校一面”。

(三)高校分类、高校定位与高校特色发展

关于高校分类与高校定位的关系,陈厚丰在

与潘懋元先生撰写的《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一文中,比较丰实地论证了二者的关系:高校分类与高校定位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从二者的联系上看,高校分类是高校定位的前提条件,而高校定位是落实高校分类的重要保证;从二者的区别上看,高校分类是解决高校的任务、职责和能级区分问题,而不是解决高校的社会地位高低问题。实行分类管理,就是让高校在合理类型和层次坐标内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且保持自身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提升质量。换言之,“突出优势和特色是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出发点”。

为深化认识,邓耀彩、陈厚丰、何超3位学者还围绕高校分类、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秩序”三者的关系展开辩论。高等教育系统秩序有两种:一种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自身秩序,是指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中非人为设计而产生的秩序,是高校基于自身特定情境,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的自我结果。另一种是计划秩序,由社会大系统的需求决定。其系统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建立明确区分高等学校举办者和办学者的学校设置和管理体制,且两者职责分明。邓耀彩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定位机制应该以放松管制、释放自生秩序为重点,高校分类不可能对高校定位产生指导作用,也无助于各高校办出特色。陈厚丰则持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自生秩序并非灵丹妙药,分类引导不等于管制,高校定位离不开高校分类,高校定位的机制是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何超则另辟蹊径,从复杂系统观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分类只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秩序认识的特例,仅仅用高校分类与自生秩序相结合来建构高校定位机制是不够的。高校定位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二、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难点透析

梳理近10年来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学术界热衷于研究“建立分类体系”,疏忽了对分类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尽管构建分类体系是高校实行分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仅仅研究分类标准、分类指标、分类原则、系统架构是不够的。换言之,“类型划分,仅仅是一般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具体到一所高校,如何定位、如何确定发展方向,还必须根据其所处环境、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充分论证”。这就涉及分类管理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是之前学术界较少讨论的主题。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一些研究难点进行解剖,希冀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分类管理的基本内涵

研究高校的分类管理,首先必须明确界定高校分类管理及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分类管理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类”与“分类”,在理解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理解分类管理的内涵。

管理学意义上的分类是基于管理对象的不同性质、特征和状态,将管理对象区分为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系统,以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管理。我们在翻阅东西方管理理论时,并没有找到“分类管理”的完整概念。因此,分类管理思想零散地分布在管理理论之中,并且在实践中也有较多体现。《管理学辞典》和《国情教育大辞典》将分类管理运用到人事管理中,认为分类管理是一种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实行分门别类管理的制度。在商业管理中,分类管理思想也被运用到费用管理和物资管理之中。比如,《现代管理辞典》中,将ABC分析法视为分类管理,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多少分为A、B、C三类。

(二)高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出发点在于缓解高校办学模式趋同与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陈文娇认为,多数大学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着极高的趋同性。在组织目标上,多数大学都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在组织结构上,多数大学的机构设置科层化现象严重,权力配置行政化主导明显。在组织行为上,多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类似、专业设置内容雷同、教师管理机制接近、融资办学行为趋同。由此既导致大学个体缺乏特色与个性,也无法有效满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力量催生的作用下,一部分高等学校在合并、重组、调整、升格中进行了转型,民办高校、股份制高校、城市大学、社区学院、网络大学等新型高等学校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高校教育规划方面,政府缺乏对高校的分类指导,不同学校没有明确的分工定位和分类的质量评价体系。总之,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从高等教育职能分化的需要,抑或从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分类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当前实行分类管理是否可行?首先,尽管我国目前高校分类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关于分类管理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并取得了较为丰富且具有借鉴性的研究成果。其次,高校分类管理是政府的教育政策导向,获得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国家先后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两份政策指导性的文件中都提到要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第三,国外的分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在“分类管理”呼声不断高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分类管理固有的局限性。然而学术界鲜有关于分类管理局限性的研究。在我们看来,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之后,还应该考虑“配置和整合”的问题。“配置”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类管理使高校发展层次类型分明,此时国家应考虑按照何种原则和标准来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使各类型和各层次的高校能拥有平等的资源获取权。“整合”的目的是有效发挥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合力,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高校分类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

根据高等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将高校分类管理的主体分为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从理论上来看,高校分类问题是一个价值无涉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各类主体价值取向相互博弈的过程。各类主体之间,甚至同一主体内部之间,分类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差异。政府分类注重突出重点,并与政府资源配置相联系,是管理高等教育的一种方式;高校分类是确立目标的一种规划,它既可以是高校的一种自我体认,也可以是一种目标追求;社会分类是关心高等教育的一种参与,它相对独立,有其公正、合理的一面。当前,高校分类管理中各主体呈现出“政府行政主导,社会有限参与”的基本格局。实际上,即使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也没有履行好分类管理高校的职责。政府关注“纵向分层”,而非“横向分类”。在行政权力的干预下,市场和学术权力对高校分类管理的影响更是有限。有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已经参与到分类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中,而学者们的研究则更多地停留于学术研讨而未影响到决策层面。

因此,要克服分类管理主体的主观价值倾向,

既要注重高校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高校分类应该是在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价值主体的反复博弈和妥协中自然形成的。同时,政府在分类管理中要发挥立法保障、项目推动、政策导向的作用,要建立结构性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各类学校创造可比的发展条件和公平的政策空间,促进相同类型、相同层次间高校的公平有序竞争,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间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主体多元、政策导向、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趋势展望

综观关于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如何构建高校分类体系,对于分类管理的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作为一项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程,构建高校分类体系就足以体现出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任重且道远”。尽管如此,高校分类管理仍然是未来我国高校管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一,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分类管理思想也将成为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在高校管理的不同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徐光霞提出了梯度与分类目标管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制为单位划分梯度,以学历类别、专业属性和个性特征为标准归类学生,人才培养的纵向目标可以通过梯度管理完成,横向目标可以通过分类管理完成。张组钢、蒋宗凤、何建坤等建议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实行分类管理,以促进和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向安强等则提出对高校后勤产业进行属性区分,并按产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其二,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方法将日益多样。现行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或采用比较分析法,或采用统计法,或采用调查法,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无法让人信服,实践效果也不甚理想。由于分类管理是一项价值有涉的研究主题,不同价值主体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发挥不同研究方法的功能和作用,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其三,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氛围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高校分类管理关涉政府、高校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伴随着高校分类管理实践的逐步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加入到探索和研究行列,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分类管理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综上所述,高校分类管理研究是一项任重且道远的研究。十年间,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解读还不够透彻,需要加强探索和研究。同时,要逐步拓宽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视域,优化研究方法,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责任编辑 朱漪云)

推荐访问:高校 我国 研究 分类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