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分析

时间:2023-05-11 14:24: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文章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出发,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的利弊。其研究成果对创新创业具体方法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

近年来,无论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还是各级各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力争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以期通过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平台建立、国家法规的指导和规范等行为,促进就业、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从而颠覆传统的惯性思维、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持之以恒地创新、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价值。“各个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大学,在创新创业方面将起到引领引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他不仅仅是对现在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努力方向,更是国家对其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国际地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确定几组词的内涵:

1.大学生。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即三级四等:(三级:预科大学-专科;初级大学-本科;高级大学-研究生 高等教育四等: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这一群体接受过系统高等教育,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由此可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体应该包含以上所有类型,同时属于创新创业使命的承担者。

2.创新。“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调教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源头,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3.创业。“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是为解决就业市场压力、提升大学生创造自我价值水平的重要举措。

4.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新创业是指创业者建立新的市场和顾客群,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引导新市场的开发和形成,通过培育市场来营造商机、不断满足顾客的现有需求及开发其潜在需求,以满足和开辟顾客需求为首要任务,对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巨大的原动力的一类创业模式。顾客需求是任何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根本要求和动力[3]。创新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而创业是将新方法加以具象和落实,创业的根本还要落实到创新层面上,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创造机会。

理解了以上几组名词的含义,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是发源于各类各等大学生群体中,以突破性思维发散出新的创意,运用一系列途径实现意识转化,通过创业途径,产生全新生产力的生产方式。创新和创业的结合,不仅仅是实现国家超强竞争力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现更高层次的最好途径。

二、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分析

1.利

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政策方针的施行,从国家到地方均给出了足够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和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创新创业提供的足够的政策指导。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创新创业系列政策,有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政策优惠和信贷优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库等等,各地纷纷建立创意产业园、科技文化产业园等,集社会全方面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现成的创新研究成果。目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1)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张建钢从观念、内容、途径、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六点构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及策略[4];李勇侧重从方法、制度等方面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创新能力[5];黄葳提出了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知识服务创新三个维度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6]等等。(2)实践研究成果[7]。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形成了三大成果:试点按大类招生与搭建大类课程平台;构建创新型实践教育体系,例如西南财经大学架构的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8]、清华大学的五项措施构筑创新性实践教育高水平学科平台[9]等;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才激励体系,主要有“创新学分”、“创新基金”、“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等等。

现成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1)国内外有成型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做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制定了标准化的创业全称扶持体系——SYB(创办你的企业)、KAB(了解企业)、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2001年组建了YEN(青年就业联盟)。(2)国内汲取了国际优秀做法也形成一些有效的成功经验。杭州市提出“人才+资本”的人才创新创业理念[10];浙江海盐创建“企业大学生创业园”,从基层扶持大学生创业[11];“挑战杯”比赛带动下的以竞赛为牵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高校成立了科技孵化器、创业实践基地、影子工厂等。

舆论影响较大。创新创业现在是全民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国家指导性政策的出台、加上创新创业教育的急迫性以及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先锋的出现,新闻媒体给全社会刮起了创新创业的舆论清风。新闻传媒的准确介入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12]舆论视野中出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明星、成功范例等,不仅仅是对创新创业的政策宣传,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教育示范作用,加速了一部分人创新创业的步伐。

2.弊

研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创新、創业教育研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且对两者的研究基本呈现以下几种模式:(1)两者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少有联合研究的方法和模型;(2)研究方向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完整的研究框架和体系;(3)对创新创业的研究限于表面具体问题的分析,或者是对策分析、调查研究,缺少理论研究作为支撑;(4)立足点的高度不够,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案。

创新和创业的结合研究不深入。纵观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除了个别成果将两者相结合,鲜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借鉴。两者的研究均涉及到如何打破传统思维的培养方式,寻找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创新思路、勇于实践的教育模式和途径。但是如何将两者进行结合,达到联动效果的研究不多。实际上创新和创业两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结果要靠实践来检验,创业是最好的媒介;而创业最终还要落实到创新上,只有与众不同才能有独特市场。

由于学历、资历等因素前景不被看好。大学生,尤其是大专和本科生,由于年龄、学识、阅历、资质、人脉等因素,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往往不被看好,常常受到排挤和冷落。尤其是一些突发奇想会被误认为是异想天开,没有实践根据和实现意义。鉴于此,大学生创业在支持度上就会明显减弱。有调查显示,受宣传、政策鼓励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度很高,但是真正创业的少之甚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前景不明朗、在创业前期准备受挫后没有指导和纠正、家庭因素、观念因素等。

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不够完备。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到学校,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法规对创新创业大力扶持。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主要呈现的特点有:(1)政策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很多部门只是摆设,有些地方缺乏完整的服务体系;(2)扶持的受益面较窄,只集中某几个项目上运行,达不到全民创业的目标;(3)资金的投入较低,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府和学校投资明显比不上企业的投资,政府和学校投资大的项目可能到5万元,小的项目可能只有500元,这样的投资解决不了创业的资金问题,使得很多项目夭折。而目前很多企业看中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景,对此支持力度相当大,如微软创新杯、移动MM比赛等,对其扶持项目的资金投入可高达数十万元。

平台建设尚不够健全。平台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创新创业成败的关键。目前对平台建设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几种形式:(1)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如工程实训中心、影子工厂、校园创业孵化器;(2)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如企业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创客”基地等;(3)政府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如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园、软件园等。这几种平台建设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很少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之间有个特点就是联动性体现得不够明显,平台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鉴于此,结合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亟需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型,从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精神引领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04/2015-6-10.

[2]周作守.创新人才培养的话语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4):1-6.

[3]兰建平,苗文斌.着力扶持创新型创业发展——从创新型创业的内涵与特征谈起[J].浙江经济,2007(10):26-27.

[4]张建钢.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2-54.

[5]黄葳,贾汇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与建设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56-60.

[6]李勇.建设高水平研究性大学 提高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58-60.

[7]杨文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76-81.

[8]刘灿,毛洪涛.架构实践性教学体系 打造创新性财经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32-34.

[9]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1-5.

[10]钟巍,温金海.杭州:以创业促就业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J].中国人才,2010(4):19-20.

[11]周建新.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5):270-271.

[12]丁晓娟.传媒视野中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教育示范作用[J].新闻战线,2015(3):181-182.

作者简介:吴健康(1978-),男,江苏镇江人,助理研究员,党政办主任,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改革、学生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多校区管理模式下的90后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研究》(2015SJB854);2015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5/01/78)。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 创新 创业 大学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