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依据和必要性

时间:2023-05-11 13:2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明确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已成为攸关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要依据“双一流”建设理念、任务、要求等,要依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要依据旅游行业新动向等。其目标调整将促进办学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企业参与和协助旅游人才培养,促进教学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实际。

关键词: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1-0158-02

1 引言

2018年1月,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湖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的通知》,江汉大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江汉大学借此契机,立即全面开启地方一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工作。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五大任务之一,要求将人才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东风,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江汉大学明确提出的两个需重点解决好的问题。

江汉大学是武汉地区最早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其旅游管理专业是江汉大学首批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但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和更新和转变,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逐渐显现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江汉大学整体办学定位不相适应的势头,加之作为地方高校,江汉大学生源结构、教学资源、教学与管理模式、行业特征等的制约,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逐步从特色专业变得特色不再鲜明,在江汉大学的学科专业地位也逐年下滑。首要原因便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举棋不定或模棱两可。在“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一轮学科专业整合调整浪潮中,明确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已成为攸关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

2 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依据

2.1 “双一流”建设——明确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1]这与江汉大学办学定位一致,也再一次明确了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使命,不仅只是知识追求和科学创新,还有育人和服务社会,并承担起改造和促进社会发展、引领和弘扬地方文化的责任,不光要尊重个性,更要全面发展,不光要测试评价,更要激励引导。

2.2 内涵式发展——指明方向

内涵式发展是党和国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核心,“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内涵式发展强调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破解高校治理難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2]是解决高等教育重心偏低、同质同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的基本遵循[3],更是解决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化刚性过强、课程教学浅表化明显、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文化薄弱等核心问题,以及保证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相吻合,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关键。

2.3 “双一流”任务——奠定基石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从多个角度对人才培养提出框架和要求,特别要完善和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的建设,以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学校不论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来开展是落脚点;体制机制则是通过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及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基础任务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方式方法主要有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4]这很好回答了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站位、观念、归宿、方法、途径、机制等问题,明确了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和遵循,是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和理论基石。

2.4 行业新动向——提出新要求

一是政策上新的变化和要求,如《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及地方旅游产业政策和规划等,需要引起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固化、滞后的积弊,紧扣政策导向、时代步伐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二是新的旅游业态、形式、内容、使命等,如研学旅行、分时旅行、共享旅游、全域旅游、旅游与文化融合创新、旅游与乡村振兴等,要求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及时更新育才观念、目标、方法等,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和地方资源优势,促进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共进;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变化与观念的更新等,社会各界对旅游人才有了新的定义、要求和评价标准,如何让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引导他们为地方旅游业发展进步出谋划策和创造价值,引领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做贡献,是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亟需正视的历史使命和着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3 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必要性

3.1 促进办学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双一流”建设强调人才培养要扎根祖国大地,要对接需求、服务需求,主动研究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需求,找准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在服务需求中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均渴望发展旅游业,但因资源基础、人才状况、产业规划等差异性形成发展质量、水平、层次等的差别,应用性、创新性高层次旅游人才无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武汉黄陂、湖南张家界、日本夕张等旅游业大发展均是旅游人才牵引和旅游人才战略的成功典范。江汉大学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培养目标既与省部属重点大学培养国际性、学术型、领导型人才不同,也与职业院校培养一线服务型、技能型人才有异,其旅游管理专业更应关注地方需求,成为武汉旅游业发展的舵手,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弘扬传承的主力军,更应倾向于培养创新型、决策咨询型、经营管理型、行业引领型人才,帮助他们扎根地方,为武汉旅游业、服务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但目前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质量评价过于功利和片面,如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重专业知识灌输轻综合素养提升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脱节的同时,也失去了地域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根基和土壤。因而,调整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其人才培养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旅游业创新发展培养行业精英十分必要。

3.2 促进旅游企业参与和协助旅游人才培养

2017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共608所,招生5.9万人,近三年年均毕业生超过5万人、年均职工教育培训逾512.13万人次,[5]却仍不能满足市场对中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的需求,行业人才梯队建设近乎停滞和低端重复培训现象突出,形成一边培训新员工一边流失老员工、严重依赖实习生又不善待实习生的恶性循环[6]。人们在诟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堪忧、脱离市场、模式落后、毕业生特色和能力不足的同时,却鲜有关于旅游企业参与和协助人才培养的思考,尤其是承担专业实习任务的企业大多无视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规律,用人过于功利、激进,深刻的负面体验不仅没能提升实习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认同,反而摧毁了他们的专业信心和行业梦想,摧毁了地方旅游业发展最依赖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源泉和根基。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已落到不得不调整和变革培养模式,甚至是思考校外实践教学取舍存亡的窘境,只有调整和明确其培养目标,才能提升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评价和综合利用水平,坚定校外实践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和发挥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等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前导作用,强化校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效果,才能以培养引领武汉地方旅游业提档升级的高层次旅游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校企深度互信、共赢共进、放眼未来、持续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3.3 促进教学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实际

据统计,2016年全国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平均值为35.6,略高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与合作办学高校(60.9)和一流学科(63.7)、一流大学(78.2)建设高校差距明显,除南方科技大学等少数院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居全国中下游水平。[7]而在大多数地方高校校内生源质量上,旅游管理专业无疑又是处于中下游水平,而且生源质量与成才率确有一定关系,若不加以重视,贻害无穷。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专业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学习能力与潜能、发展空间等方面并不逊色于其他专业以及国内多数“名牌大学”的学生,只因自我约束力、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模式、心理素质等影响,他们或许在应试教育中不够出类拔萃,但绝不能否认他们能成才,甚至能成奇才大才,相反他们更需要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帮助等,更需要符合他们心理和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教学支持系统,这无疑对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正确认识成人成才,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观念,根据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立足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主动调整培养目标,着力为学生成长成才组建和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和完善教学体系、强化教学支撑与保障,才能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创造环境和搭建舞台,为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对于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双一流”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找准依据,把握重点,重视培养目标调整的必要性,主动作为,才能真正提高专业办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質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DB/OL].http:///a/229280130_425901,2018.4.24.

[6] 刘勋,赵清雄.国内酒店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应对研究[J].中国旅游观察,2016(1):38-41.

[7] 最好大学网.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生源质量排名[DB/OL].http://new.qq.com/omn/20180306/20180306A12I0J.html,2018.6.16.

推荐访问:必要性 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