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时间:2023-05-11 12:4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根据建国以来重大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结合理论界对德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了今后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建立开放、流动的体系,二是要实现专业化培养,三是要形成金字塔型的职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92-02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建国以来重大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今后的发展做了研究。

一、建国初期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从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7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这一时期党中央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大学德育的任务、内容。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我国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贯彻八字方针,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明确。196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1965年3月,教育部政治部通知各直属高校,要迅速建立政治部,并大力充实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同年教育部制定《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明确。到1966年的时候,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治辅导员队伍。

二、“文革”时期及改革开放头10年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灾难性破坏。高校党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受到严重破坏。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1978年4~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恢复统一高考后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性问题,高校各级党组织陆续恢复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原有政治辅导员或继续留任,或重新安排,同时新选聘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补充到政治辅导员队伍之中。1980年4月,教育部与团中央提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1年7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1981年8月,教育部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又明确提出:“学校政工干部同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的老师,他们同样担当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1986年,国家教委下发《选配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通知》、《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1987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加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1990年和1993年分别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政策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9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颁布的《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9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此期间,一些高校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牛、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辅导员或导师。2004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队伍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和素质要求,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实行学校和院系的“双重管理”,可以“双线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待遇上不低于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极大地拓展了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这一阶段,党中央逐步认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意义,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四、当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大的建设的思考

总结五十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展望当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大的建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

1 建立开放、流动的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

一是构建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在编制问题上,辅导员应由目前专、兼职并重以及兼职为主的模式过渡到专职占绝对多数、兼职为辅的模式,这既有利于解决队伍建设中的“非职业化”问题,又有益于这支队伍高效、全职地履行好职责、义务,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构建辅导员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的立交桥。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后,要允许和鼓励辅导员在任期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后,可以向专业教师岗位或者校内行政管理岗位流动,从而形成教育教学、校园管理和建设、后勤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形成育人合力。

2 建立专业化培养、“实践—研究型发展”的辅导员队伍。

推动“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发展”,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由经验型、事务型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高校要为辅导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鼓励—部分优秀辅导员走职业化道路。如,建立专业培训基地,培养职业指导专业化辅导员,主要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培养心理辅导专业化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开展学生群体的心理研究等。

3 建立“金字塔型”的职业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

要构建“金字塔型”职业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从优秀高年级学牛和研究生中以及校外公开招聘的毕业生中遴选出后备队伍作为会字塔的“底座”,以现有专兼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塔身”,以职业型的辅导员队伍为“塔尖”,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确保辅导员队伍有发展的空间,使之具有职业稳定感、社会安全感和事业成就感。

责任编辑 刘 皓

推荐访问:辅导员 队伍建设 试论 高校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