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下鲁迅小说《故乡》的主旨还原

时间:2023-05-10 20:4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他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中,鲁迅展示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如农民阶层闰土、小资产阶级杨二嫂,以及这些人的生活变化。如何理解小说的主旨?运用孙绍振历史语境还原法,可以推导鲁迅在《故乡》中想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 《故乡》    历史语境    主旨还原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故乡》是中学语文名篇之一,鲁迅是中学语文教学绕不过去的一位作家。《故乡》选编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主要以回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为线索,叙述了鲁迅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通过小说,鲁迅展现了不同类型的人如农民阶层闰土、小资产阶级杨二嫂,以及他们的生活变化。

如何理解小说想要表达的主旨?通过孙绍振教授的历史语境还原法,可以推导出《故乡》想要表达的主题。

历史语境还原主要包括:作家精神史还原、母题史还原、话语(意象)的历史还原和关键词还原等。下面根据历史语境还原法一一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索本篇小说的主旨。

一、鲁迅的精神史还原

关于时间。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二十余年”具体是什么时候呢?

小说创作时间是1921年,二十余年前的故乡应该是1890年左右,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时间,即1919年—1912年初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在政治上、思想上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国人民,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没那么大。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反而在革命后,流离失所,物质匮乏,精神麻木。

鲁迅除了是伟大的文学家外,还是伟大的革命家。对于鲁迅的精神,有如下几种概括:它是清醒的自由主义,“韧”的战斗,反自由主义,反虚伪精神。二十世纪初,鲁迅东渡留学,在留学期间,弃医从文,正是因为他看到中国人民最大的问题不在肉体的衰弱,而是精神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此,他开始创作小说,踏上唤醒沉睡中国人民的漫漫长路。《狂人日记》是第一篇,收入《呐喊》小说集。《故乡》选自《呐喊》,《呐喊》的取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取名《呐喊》的原因是听“前驱者”的“将令”而“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小说集的主旨,与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的主题相契合,都是反封建,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真实面目,表达紧迫改造国民性的任务,《故乡》正是这一主题下的分支。通过对鲁迅当时思想精神的还原,可知《故乡》正是反映当时辛亥革命后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反封建,迫切希望改造国民性的精神。

二、“故乡”母题史还原

“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母题,鲁迅正是这个“故乡”主题的开拓者。

故乡是生命缘起之地,离开它就是离乡,离乡之后方有了故乡。关于故乡、离乡主题的作品,古代也有很多,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静夜思》等,但古代的故乡,他们离去后,归来面对的依然是和以往一样的社会。“故乡”成为现代文学常见母题,是因为现代的离乡,在离乡之后,面对的是一个都市化的不同于之前世界的地方,归来看到的故乡,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审视。

以“故乡”为母题的中国现代小说,有着这样传统的一种叙事结构“离乡——返乡——再离开”。故事主角从原乡出发再回到故乡,主角在外日益成长,故乡已经蜕变为“异地”,主角本想归来求得一种安稳,却戏剧性地被打回漂泊状态。这样一种想象故乡的美好,可归来才发现梦境的破碎、现实故乡其实更糟糕的一种矛盾情绪,在当时的小说中是常见的。正因如此,“故乡”才能成为一个永恒的母题被象征化、艺术化地演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多数离乡的作家们,比如鲁迅、萧红等,带着对现代都市的厌倦,怀着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返回故乡,可是返回后却大失所望。鲁迅在《故乡》中感叹:“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所记得的故乡。”在返乡过程中,他们体验回忆中美好故乡破天的坠痛感,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在《呐喊》中如此体现,小说集《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也表达了这种反差坠落感。在创作实践中,鲁迅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故乡”为母题书写的两种基本批判模式,也是故乡与现代文明的一种对立关系的转换:对故乡的批判或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或对故乡的礼赞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由“故乡”这一母题史的还原,《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现实故乡那今非昔比、死气沉沉的失望,对昔日的人物失去纯真、失去温情而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的愤懑。

三、“老爷”话语还原

闰土一声“老爷”出口,“我”的内心打了一个寒噤,立马感到“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心里悲哀到说不出话来。

为何“老爷”一词会有这样的神力,运用话语还原,可以一探究竟。

“老爷”,在古代,可以指对神明的尊称,如“土地老爷”“城隍老爷”。在封建旧时代,可是对贵族、官员、富豪、士绅的尊称。如:《元史·董抟霄传》:“贼众突至抟霄前,捽而问曰:‘汝为谁?’抟霄曰:‘我董老爷也。’”同时,它也可以是对有一定身份的男子的尊称。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老爷且别去,我们小爷啰唆,恐怕还有话问。”或是《故乡》:“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二十年前,“我”和闰土以兄弟相称,他喊“我”迅哥儿。从“迅哥儿”到“老爷”,不仅是称谓的变化那么简单,其实也是二十年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地位的凸顯。“我”是回故乡的知识分子,闰土是故乡的一个普通农民,甚至是贫穷的农民,他的生存状况让他说话做事缩手缩脚,生怕出点什么乱子,摧毁现有的生存状态。对“我”以老爷称呼,是符合他当时的社会身份的,而当闰土认同自己的身份时,“我”反而陷入尴尬的局面,不知该如何定位自己。发小?主人?老爷?资产阶级?答案不得而知。

不仅是自我身份定位上的尴尬,更因为一声“老爷”建立起来的“厚壁障”。厚壁障如何迅速建立起来?“我”对“老爷”二字的排斥,代表的是现代文明的平等观念,受封建伦理影响的闰土有着强烈的尊卑观念。“老爷”二字一出口,就让“我”管中窥豹,断定了“我们”之间思想上的鸿沟,即使我们之间儿时欢乐的交往记忆还残存在闰土的心中,闰土见到“我”的第一反應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但是很快“恭敬”的神态将这些欢喜和凄凉取而代之,正是这种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残害。

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闰土对“我”的称呼,很显然是把自己当作了低人一等的奴仆,即使“我”的母亲劝说,让他依旧与“我”以哥弟相称,然而闰土的第一反应是“这成什么规矩”。如此以闰土为代表的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礼教的残害下,给自己贴上奴仆的标签,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奴仆与现代人的“厚壁障”,让人感到悲凉。

由“老爷”这个词的变化可以看出,鲁迅在小说当中倾注的悲凉与愤懑的感情。闰土从孩提时代的纯真、生机勃勃到长大成年后的麻木不仁、愚笨钝拙,表现了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戕害和扼杀的。

四、关键词“希望”的还原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这篇小说中经典的名句。“希望”无疑是本文“故乡”之外的另一个理解主旨的重点关键词。部编本教师用书解释这句话为:“我”通过回乡经历,认识到要有新生活,除了有美好的愿景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实践,“走”就代表着行动,“走的人多了”,则是要多数人一起创造新生活,号召和鼓励大家参加到新生活的建设中。这么说来,是符合《呐喊》小说集的主题的。

从鲁迅先生对“水生”下一辈人的叙述,可以看出他寄托的微妙的希望。历史前进,生命在延续,往而不复,水生和二十年前的闰土一样,天真、生气,然而二十年后的水生,会成长为今天的闰土吗?麻木、迷茫?鲁迅在此寄托了希望,希望留住孩子们美好的一切,但眼前的社会现实环境让他感到一种悲哀的无望。虽然说:“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但理性马上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他深知,在整个封建社会旧秩序未铲除之前,要谈希望,是一种奢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起,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正是文章结尾鲁迅先生所憧憬的美好、所寄托的希望。

由“希望”这一关键词的还原,“老爷”二字的话语还原,“故乡”母题史的还原和鲁迅先生精神史的还原,可以把握《故乡》的主旨,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一系列过程,展现“我”在故乡鲁镇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凋蔽的现实,特别是通过“我”和儿时亲密小伙伴“闰土”的情感变化,抨击封建制度下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结尾,鲁迅通过水生表现自己微渺的希望,希望由此召唤人民行动起来自救,为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教育部组织.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郑克一.也谈《故乡》中的希望[J].语丈教学通讯,1978(02).

推荐访问:鲁迅 语境 主旨 还原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