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时间:2023-05-10 10: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们从2007年部分省市高考卷文学作品所选文本中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以文学作品为考试语料,而且主要是散文。散文类型多样,选文学色彩、感性色彩比较强的文章,侧重考核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分析综合、品味、鉴赏等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思辩精神,或托物抒怀,或抒情写意,或怀想亲友,或苦旅文化。也选择了小小说作为文本来考查,语言纯正规范,有的是文学经典,有的具时代感,可读性强,避免了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专业术语的出现。高考语文试卷以文学作品作为现代文大阅读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之一,是对于语文的本质属性的准确定位的科研成果的呈现,在阅读中潜在地构建了先进文化;符合新课标“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的规定。

从具体的设题来看,全国、直辖市、省各个考卷的文本选择不同,考题不同,问法多样,但从“形而上”的角度进行分析,实则相同,主要有五类题目:

一是在“是什么”上设题——问文本中某一个或某些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意,文学形象的特点等,侧重于语意信息的确认,侧重于理解能力方面的考查。如全国卷(乙)《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设题: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答案: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答案: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与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地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案:南方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再如全国卷(甲)《海南杂忆》一文设题: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答案:“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考查了句子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比喻义化隐为显,易于理解,是一个好题。

如安徽卷《乡村的风》的设题:

14.文中画线句子(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对文本第三段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不难归纳出要点: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③风摇树木图。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

二是在关涉“怎么写”上设题——文本怎样布局谋篇,思路层次如何安排,外在表现为解读语段组织、层次结构;内在表现为理清行文的思路逻辑,还包括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段、用词造句等等。如重庆卷《告别三峡》一文设题:

16.(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答案: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此题考查对于作者如何安排材料方面的认识,理清整体思路,是对于文本怎么写方面的解构,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

17.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答案: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这一题目考查了对文章整体情感心理走向的把握能力,分析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脉络的变化,并加以综合。意在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

浙江卷的《泰山之思》第20题,要求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文中画线部分的语句是:“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憧憧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象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答案: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此题要求考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揣摩,品味语言,分析某一片断语言的表现手法,玩味其表达技巧。

三是在“为什么”上设题——问作者写某一片断内容的写作目的、作用,如开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为何要这样处理、某一语句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有时还可以是对上下文的某些说法进行追问,如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安徽卷的《乡村的风》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答案: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试题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

全国卷(乙)第14题第二问: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形象)的用意是什么?(答案: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此题直接考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此题如出一辙的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第18题: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答案: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此题将答题的路径清晰地呈现给考生,既考查了“为什么这样说”,又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有的则是从文本内容本身来追问为什么,侧重于文章内容前后之间的因果联系,如上海、湖南、浙江、江西等卷均有这样的题目。

上海卷《重西湖》第11题: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西湖环境优美;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湖人有抱负和气度。)

湖南卷《忆刘半农君》第19题: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答案:①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③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④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浙江卷《泰山之思》第19题: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答案: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②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福。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8题: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答案: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性格特点。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这一题应该抓住比喻(暗喻)来回答,泰山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

像这类设问,直接从上下文相关的语言段落中筛选整合信息,进而梳理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的原因。

四是在“怎么样”上设题——问语言的表达效果怎样,有哪些特色,或比较写法、用语孰优孰劣等。有时直接问语言表达效果怎样,要求对某一语言片断或某一句子作出赏析。

四川卷《焰火的变奏》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答案: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的思考。)

浙江卷《泰山之思》第21题: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答案:①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答案:①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②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③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五是在“探究、完形与建构”上设题——延伸性阅读题。要求结合文本,对某一说法进行理解,这其实是对文意的深度探究。如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0题: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答案: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或者在语意未完处或文本空白处进行文意的补写续写,使之完形。如上海卷的《重西湖》第12题: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考生作衔接性续写,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续写的文字在内容上与语言形式语气语态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或者从情感思想角度来挖掘作品丰富的意蕴,如安徽卷的《乡村的风》第16题: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答案: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这些题目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开放与限制结合,即在一定的文本框架限止内适度地开放;二是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探究性阅读的特点;三是遵循了阅读自身的规律,在解构文本的同时,对文意或思想进行新的建构,阅读既是对文本进行解释,也是一种对话体验的过程。在触摸文字的过程中,读者时不时地被文本意义世界所唤醒,所激发,重新形成了读者心中的生活图景,甚至产生激情,意欲表达;或者在潜意识中已经在尝试着表达,或填补文本空白,或重新创作文本,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对于意义世界的建构过程。所以像上海卷那样的考题呈现,事实上是留给了考生言说的空间,恰恰是尊重了考生,将人在阅读中隐性表达的欲望有形地呈现出来了。

“形而下”的文本多样,考题多样,而事实上作“形而上”的考究后,几乎每一个文本的阅读都是同一通融的,考查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设题的实质都是不变的。

我们知道文本是怎么来的,就知道文本应怎样去解构。而事实上,文本的建构是遵循了写作的双重转化律的:从生活图景中感悟出有价值的思想后,然后再将思想情感、生命的激情化为形象题材,借助一定的手法,如布局谋篇的方法、运用手法、文学手段等,转化为语言文字,生成文章。所谓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清代郑板桥在《板桥题画·竹》中描述过自己的画竹经验:“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可见,“现实之竹”即生活原生态的素材信息;“眼中之竹”是获得了感悟后的信息,是经过人之“思”之“审美”观照后提取的信息;“胸中之竹”是经过作者改造加工制作后的新信息,有动态的“意”蕴含于形象之中,形意一体化;“手中之竹”,意象、形象生成为语言文字的新的文本。因此在阅读时,当然要对文本进行解构,即确认一个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词句的含义与含意,形象要点是什么,题材是什么,段落大意是什么,等等。在把握了写什么的基础上再寻求作者是怎么写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思路怎样,具体用了哪些手法等等,语言表达效果如何,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有何用意等等。因此从写与读的互逆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阅读题这样设题是科学的。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鲁迅中学)

推荐访问:年高 综述 语文 现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