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之因

时间:2023-05-10 10: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作为中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率真个性,儒道佛兼修的思想修为,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怀;时代;个人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7-0128-02

陶渊明,名潜,字元明,又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厌弃官场繁复黑暗,归隐田园,是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综观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往往流露出淡泊宁静的自然之趣,于平凡生活中感悟人生真意,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可归为隐逸诗歌。在晋末和南朝,陶渊明尚未受到重视,而陶诗真正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也是从唐代才开始的。但即使是在玄言诗充斥文坛的东晋和诗风愈加糜烂的南朝,依旧有人看到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如颜延之的《陶徵士诔》对陶渊明的人格倍加赞扬,钟嵘的《诗品》举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价在今天看来也毫不为过,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同于儒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可有可无,也☆文学研究☆文学研究☆不同于道家的消极避世,而更像是一种人格与精神的实现和升华,一种生命的诗意化存在。它是陶渊明用人生勾勒出的隐居,是陶渊明内在情怀的完美诠释,这种情怀,我们称之为“隐逸情怀”。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为之;任何事物又都不是独立存在处于真空中,而是与历史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也必然有其特定的时代原因和个人原因。

一、从时代视角看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

1.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

回顾历史,魏晋南北朝是介于秦汉与隋唐之间的分裂割据时代。从东汉末汉献帝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到208年,军阀混战,魏蜀吴三足鼎立;208至420年晋王朝昙花一现;其后宋齐梁陈于建康(南京)建都,史称南朝;北方各少数民族割据自立,史称“五胡十六国”;439年北魏一统北方,与南方刘宋王朝对立,史称南北朝;魏分东西魏,又被北齐北周取代,577年周灭齐;581年杨坚灭周建隋,并于589年南下灭陈,中华重归统一[1]1。

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到隋朝统一,历时近四百年,期间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断,民不安生。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见证了这段历史,他的性情、思想、行为都难以逃脱这番动乱的影响。陶渊明出生在官宦世家,“曾祖侃,晋大司马”[2]3,祖父陶茂、父陶逸做过太守之类的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陶渊明可谓是元勋之后。从《饮酒》、《杂诗》等诗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并非自始就有归隐之念,如“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他也期望在政治仕途中有所进取,但他所处的年代时局动荡,宗室斗争激烈,军阀野心勃勃,血腥杀戮不断,动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安感。这自然消减了陶渊明的政治抱负。

魏晋南北朝动荡不安乃历史的黑暗面。然而乱世出思想,乱世之下的意识形态更易自由发展,魏晋时期便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的时代,这是历史的光明之处: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与佛、道盛行,与之相比,儒学走入低谷,但儒家所维护的道德伦理、名教纲常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完全抛弃的,三教合一的趋势日渐明显,形成了多种思想并存的格局。在这种时代思潮格局下,人的思想自然百花齐放。陶渊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遗世独立,他的思想必然或多或少的受到各家影响,呈现一种多样性:在仕途顺利时“好六经”的儒士之风便会突显;而遭受曲折,不忍污浊政治时“性本好丘山”的追自由、慕自然的隐逸情怀就会显现并践行之。

2.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

魏晋南北朝长期的社会动乱使儒家学说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地位日渐削弱,同时统治者忙于征战,缺乏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塑造,使得各家学说得以自由发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大体形成,并衍生出玄学一脉。玄学强调超越自然和宇宙本体之上的“道”、“无”之精神追求和哲学境界,主张辨明析理,崇尚自由,向往自然清淡。加之当时政治上的争夺杀伐,知识分子非但不能大展才华,反而时刻有性命之忧。因此他们崇尚老庄,试图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心中苦闷,极易形成隐逸品格,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隐逸文化也成为当时文人之好。例如名士竹林七贤“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的风流自得,自我意识空前膨胀。而陶渊明就处于尚老庄、盛玄学的时代,名士之风盛行,其隐逸情怀的形成,应当说与这种时代背景及东晋士族文人普遍慕隐逸、尚自由的文化风尚不无关系。

二、从个人视角看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

1.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个性使然

据沈约《宋书隐逸传》记载:“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2]3。陶渊明自小便是喜静不喜闹,不慕荣华富贵,好读书的澄净平稳之性。文如其人,陶渊明的诗作中也常会选取飞鸟、菊花、松树、云等清冷高洁之物作为抒情写意的意象,例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巖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以菊花的不屈象征高洁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菊花的高洁代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纯真,同时,也用悠然采菊的动作、神态渲染出宁静高远之味;“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连林人不见,独树众乃奇”“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借松树伟岸不衰之姿象征坚强不屈、直道而行的精神,“云无心以出岫”以云暗喻诗人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优秀的诗歌作品必然是有感而发,是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诗人个性的文字化。陶渊明诗作中流露出的单纯澄净、悠然宁静、刚强直爽,使读者不难感受到诗人赤子般的心灵,感受到那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个性。

如此性情之人,却身处宗室内斗、战乱四起、社会动荡的年代,势必与乱世下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官场格格不入,身处其中而不愿随波逐流,必然是一种煎熬。于是向往自由宁静的隐逸情怀悄然增生。在远离世俗繁务的隐逸生活中,陶渊明才找到了生命的质感。有诗云:“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翼翼归鸟,相林徘徊,“日夕气清,悠然其怀”鸟儿的自由飞翔传递着诗人于隐逸生活中寻觅到精神家园后那份安然自得的心情。

2.儒道佛兼修的思想修为

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赞陶渊明“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3]205。关于陶渊明的人生道路,通常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意欲入世,但也追求精神自由;后期走向归隐。在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归隐中,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陶渊明生活于中国思想史上的解放期,儒道佛三教合一,玄学盛行,文人士子身处其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陶渊明的思想自然会呈现出多维性,其思想可说是糅合儒道佛三家而成的一种更加重视生命质量的平和自然的哲学。在儒道佛兼修的主流意识的指引下,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陶渊明的思想大致经历了如下变化:从出身望族,勤奋好学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到“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再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隐逸情怀日益突显。

3.坎坷起伏的官宦生涯

在人们心中,陶渊明常以超凡脱俗、平和淡然的形象出现,钟嵘《诗品》就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晋书》、《宋书》、《南史》也将其列入《隐逸传》。然而正如鲁迅先生在《隐士》中所说:“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样,也只是一种外在的现实。”[4]223陶渊明的隐逸情怀正是在经历了官场的污浊后,才得以真正实现。

陶渊明的一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9岁以前是青年闲居家乡读书期,29至40岁是官场与隐逸徘徊期,41至63岁是田园生活期。可以说,陶渊明真正的隐逸是从其生命后期开始的。据沈约《宋书隐逸传》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食,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2]3陶渊明29岁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之后拒主簿职;36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40岁任彭泽令,但仅八十余日便辞官归田,过起隐居生活。《归园田居》其一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道出了陶渊明身处官场不得自由之苦以及渴望回归田园之盼。隐逸生活给予陶渊明精神上的解放,实现了其生命的纯净与升华。

陶渊明仕途坎坷,五吏五隐,一直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少年“好六经”“猛志逸四海”,同时又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之人,在品尽官场的卑躬屈膝与田园生活的自由惬意之后,深感平和淡然的隐逸情怀才是自己的精神写照,纯净自然的隐逸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才是其生命得以绽放的理想土壤。

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是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社会现实、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任真自得直道而行的个性、儒道佛兼修的思想修为及坎坷起伏的仕途经历等多元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也许这里说的并不全面,也不深刻,甚至有人会说陶渊明也是心怀猛志的文人士子,正如鲁迅先生在与朱光潜先生的论战中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2]4。但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存在于陶渊明生命中的这份隐逸情怀不容忽视。让我们借用西方文论中“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的说法,道一声“不是陶渊明创造了隐逸,而是隐逸创造了陶渊明”,隐逸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提升了陶诗的艺术品格,充实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最終成全了陶渊明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李锦全.陶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鲁迅.隐士·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推荐访问:隐逸 情怀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