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九十年代散文批评研究略论

时间:2023-05-09 19:2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散文创作的繁荣态势,散文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势头。其主要表现是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散文观念、理论主张的丰富多样性的出现。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既有其可喜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关键词:九十年代散文批评 散文理论研究队伍 散文理论观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大陆散文承接八十年代中后期散文创作涌动的地平线,一扫往昔相对的孤独和冷清,在经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加速的大的文化语境中,迅速从“边缘文体”一跃成为门庭若市的“公众空间”,成为市场的“宠儿”,形成了一股“散文热”(至今余温尚存),这股“散文热”作为九十年代文学实践中一个醒目而主要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1]。也有散文家欣喜地向人们宣告:散文这颗“被冷落在文学深宫里的明珠,如今被大众捧在蓝天白云之下。”“太阳在对着散文微笑。”[2]甚至有不少文艺批评家及文学史家认为九十年代是一个“散文的时代”[3]。散文之所以能在九十年代走红,之所以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而强烈的印象,有很多内在及外在的原因,许多批评者曾就此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4]。面对散文创作的繁荣态势,散文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势头。其主要表现是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散文观念、理论主张的丰富多样性的出现。

其一,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理论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一支理论素养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队伍。而以往的散文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专门研究散文理论的人员不仅少,而且多处于业余研究状态,理论层次基本上停留在创作谈或读后感等较浅的层面上,这就致使散文理论一直处于一种贫弱状态。其实,散文理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像林非、楼肇明、佘树森、孙绍振、吴周文、刘锡庆、傅德岷、范培松等人)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散文理论研究的这种贫弱态势,也就是说,散文无理论、无体系、无自己的批评话语等现象已深深地触痛了这些理论家们,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不顾自己已在其它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如林非在鲁迅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就,著有《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鲁迅和中国文化》、《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等著作,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并被选为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长),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研究目光对准这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由于以林非、俞元桂、佘树森等人为代表的这一大批散文理论研究者本身素养比较高、学术积累比较厚,所以散文理论研究在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因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很快就出现了散文理论研究的繁荣局面。正是在这样一批散文理论研究者的影响、带领和指引下,为数不少的年轻的散文研究者正在这一领域迅速崛起,像陈剑晖、王兆胜、李晓虹、王尧、王晖、王剑冰、王聚敏、王景科、庄汉新、曾绍义、贾宝泉、谢大光、祝勇、古耜、丁晓原、喻大翔、沈义贞、张智辉、张国俊、毕光明、王剑冰、谢有顺、蔡江珍、方忠、胡俊海、李林荣、黄科安、程国君、梁向阳、袁勇麟、江震龙等人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散文理论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文学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良好而又积极的影响。这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时代责任感较强的年轻、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的散文理论研究队伍,使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带有更强的现代性和世界性的特点,给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其二,散文观念、理论主张的丰富多样性。随着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散文理论研究及散文批评本身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九十年代及新世纪以来散文理论主张的“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这种可喜格局的出现是与中国大陆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在经历了70-80年代的震荡,转向自我反思,继续探索发展的趋势分不开的。“这个阶段(指1990年之后)理论批评的反思具有两个指向:一是对80年代的理论批评回顾检讨,一是对近百年的理论批评历程进行历史性的反思,借以重新确立和认识文学理论批评的位置和课题。”“这个阶段理论批评总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5]文学理论批评家陈骏涛在分析这种理论批评体系必然呈现为主导多元的形态时,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情,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理论批评的主导倾向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另一方面则是8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理论批评学派的传入,引起了固有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裂变,从而形成了多元的局面。主导多元的形态,不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隔绝的静止形态,而是一种开放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发展形态。以文学批评来说,90年代形成的三种批评形态(指导型的批评、学科型的批评、鉴赏型的批评),即三‘元’,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功能观、不同的批评指向:第一种强调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有较强的功利色彩;第二种强调批评的独立自主品格,注重于批评的科学性;第三种强调批评的审美过程,注重批评的艺术。这三种批评形态都为当今的中国所需要,实际上形成了多元互补的格局。”[6]著名文艺理论家杜书瀛先生在回顾、检视百年来(1898-1998)的文艺学发展历程时也曾指出,“最末这二十年,由于当今时代性质所决定,未来的文艺学发展将不是由多元走向一统,而是走向对话;而且在可以预计的历史范围内将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多元对话的局面。”[7]在这样一个“多元对话”的时代,自然不应该再重演阶级斗争年代的那种排斥异端、你死我活的悲剧,而应该是“容纳异端、共存共荣,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在这一大趋势的影响下,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界在众多有识之士的鼓呼、耕耘下,出现了散文理论主张百花争艳的喜人景观,逐渐形成了“多元共生、综合创新”的格局。这些研究者往往从大处建构,细处落墨,旁征博引,通达古今,充分吸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现代美学、现代审美心理学、现代艺术理论的营养,以一种兼纳并蓄的宽阔胸襟和开放化的理论视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散文创作艺术的规律做出比较全面的透视和系统的探索。他们把研究的触角伸展到散文的各个领域,他们有的致力于建构系统的散文理论体系(如傅德岷的《散文艺术论》等),有的致力于散文本体论研究(如陈剑晖的《散文本体论》、《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等著作),有的致力于梳理散文思潮的发展演变(如庄汉新的《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等著作),有的致力于散文类型的甄别,有的致力于散文美学的探索(如徐治平的《散文美学论》、吴周文的《散文艺术美》,张智辉的《散文美学论稿》等著作),有的致力于散文创作论的开展与拓进(如王景科的《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张国俊的《艺术散文创作论》等著作),有的侧重于从文体论的角度对散文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微观的分析,有的则侧重于散文的批评论研究(如范培松教授的《中国散文批评史》)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这样认为,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研究已逐渐形成一个多方面开展与拓进的局面,尤其在研究的范围上,具有全景观的视野,初步形成了系统化与宏观性的研究倾向。在这一“多元共生、综合创新”的喜人格局中,有不少散文研究者的理论主张或批评见解均值得关注,像林非、吴周文、贾平凹、刘锡庆、范培松、陈剑晖、王兆胜、傅德岷、谢有顺、喻大翔、祝勇等人都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了文学批评界的关注。

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既有其可喜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缺憾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一时期的散文理论研究“多主张,少体系”。大多数散文理论研究者仅仅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或理念,但往往缺乏进一步的理论体系建设,像贾平凹的“大散文”观、祝勇等人的“新散文”论、楼肇明的“复调散文”观等,均是如此。有些散文研究者虽然构想了散文的理论研究体系,但也仅仅是构想,并没有把它们很好地展现出来。其二,这一时期的散文理论研究视野虽说比八十年代的散文研究视野明显开阔,但仍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状态,未能摆脱从散文自身寻找理论的原有状态。所以有研究者大声呼吁:散文理论建设“应该突破自我封闭状态,突破微观判断,从宏观的高度来探讨散文理论建设,这样才有利于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8]。

尽管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建设尚有许许多多的缺陷和不完美之处,但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理论研究的一个高潮期,所形成的“多元共生、综合创新”这一散文理论新格局,将“在中国散文理论史上及对下世纪的散文理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9]。

注释:

[1]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修订版)、朱栋霖、朱晓进及龙泉明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在内的较有影响的文学史教材均对这一文学现象给予充分肯定和密切关注。

[2]韩小蕙:《太阳对着散文微笑——当前散文走俏的台前幕后》,载《文学报》1991年12月28日。

[3]朱栋霖、朱晓进及龙泉明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24页。

[4]这类研究文章主要有:陈剑晖的《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载《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姜志军的《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韦平的《梅开二度应有时——我看九十年代散文》(载《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谭桂林的《九十年代散文热的文化透视》(载《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朱寿桐的《假性的散文热》(载《广州文艺》1998年第4期)、沈义贞的《90年代的散文批评与散文史构架》(载《雨花》1998年第9期)、刘雨的《冷眼回望散文热——90年代散文创作研讨会综述》(载《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刘薇的《20世纪90年代初“散文热”原因浅探》(载《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王虹艳的《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的争议和局限》(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等。

[5]《满怀信心迈向新世纪——〈文学评论〉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要》,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7页。

[6]陈骏涛:《文学理论批评:世纪末的反思——五十年文学理论批评一瞥》,见张炯主编《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735-736页。

[7]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第77页。

[8][9]钟明诚:《多元共存,两翼发展——九十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载《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63页。

滕永文,文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阅读与写作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江苏省写作学会理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推荐访问:略论 散文 批评 世纪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