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完善社会体制:历史与理论思考

时间:2023-05-08 13: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提要 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合理合情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如何重建社会秩序,保持公正公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改革和完善社会体制的核心。中国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视野来考量。社会秩序是社会体制理论的重要方面。重建微观社会秩序,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充满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乱象。改变价值观念,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道德行为相符合,这本质上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需要从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做起。宏观的社会体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模式,它以利益格局和参与方式为边界条件。理想的社会体制应当是以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平等的公共参与为前提。

关键词 社会体制 改革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158-07

一、界定社会体制

从狭义上理解,社会体制是指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非市场性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丹尼·罗德里克认为:“那些常常被经济学家们认为理应存在的社会安排,如一个清晰的产权系统,一个抵制欺诈、垄断和道德的监管机构,一个充满信任和合作且富有凝聚力的社会,抵御风险和管理社会冲突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法治以及廉洁等在贫穷的国家都不具备”。根据罗德里克的观点,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制度和非市场性制度基础至少应当包括:明晰的产权、公平的监管、社会的凝聚力、社会管理、法治的政府和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市场制度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它自身的制度完善和非市场性制度环境的完善。产权和价格体制是市场制度的核心因素。而社会的凝聚力、社会管理、法治的政府和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则是非市场性制度因素。

从广义上理解,社会体制是一个广阔于经济学家视角的概念,它是建立公平社会的基本制度框架,包含了发展的经济基础、收入分配和利益机制、社会参与和机会、家庭环境和教育、社会公正、社会凝聚力、社会安全、社会冲突管理,等等。一般说来,比较理想的社会体制是这样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每个人带来就业和生活的机会,年轻人走向社会之前得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每个人能够在社会事务中严于律己,损人利己等不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它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动员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由国家来提供人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这种体制里,虽仍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公,但基本平等和公平正义是可以确保的。

进一步说,文化价值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制度基础之一。文化价值确保社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建立在个体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社会资本是其核心要素,包括社会成员共享规范,相互信任,形成密切的关系网络,可以开展集体行动,等等。任何一套制度的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在支撑着。也就是说,这套价值体系确保制度运行。如果有好的价值体系来支撑好的制度,制度的运行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有很好的制度,却没有很好的理念,没有好的价值体系,制度的运行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二、有关社会体制的理论解释

(一) 社会体制的基本理论

社会体制的理论纷繁复杂,众说纷纭。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文开始时对社会体制的解释,联系中国正在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在当前,下列三种理论需要特别给予关注:

以家庭和社区为核心的社会体制理论。社会学家理查德·谢弗(Richard T.Schaefer)认为“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指的是针对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信仰与行为所组织起来的形式,比如说,人员的更替(家庭)以及秩序的维持(政府)”。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在此基础上,社会制度是指人类的绵续,如同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生育制度。“生育制度是从种族绵续的需要上所发生的活动的体系”。种族绵续也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规范在这里得到了延伸。现代社会,政府作为一种制度发挥维护秩序的作用,诸如市场秩序、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环境秩序等。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维护自己的秩序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会自行消亡,或者被入侵者消灭。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数不胜数。

以治理社会秩序为核心的社会冲突理论。罗德里克指出:“‘健康’国家拥有一系列的制度来减少这种巨大协调合作失败的可能性,如法治、高质量的司法系统、代议制政治制度、自由选举、独立工会、社会协作、少数民族代表的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等。这些制度之所以能够管理社会冲突,是因为它们代表的制度化一级社会双重‘承诺技术’:它警告社会冲突的潜在‘赢家’,他们即使获得胜利其收益也有限;同时也对可能的‘输者’承诺,他们的利益会得到保障。这些制度通过降低不合作策略的收益而激励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在这个意义上,冲突管理,或者叫做社会管理是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之一。收入水平的差异、地区差距、城乡分割等会损害社会合作,甚至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冲突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生活的不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就是协调。根据这种解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包括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属于社会冲突管理范畴的,它告诉人们,实现一个社会的秩序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减少社会冲突的社会政策。

以应对信息化挑战为核心的信息网路理论。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针对当前世界社会中正在进行的不寻常转变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就社会来说,在没有全球信息化之前,主权国家与主权社会是统一的。全球化条件下,情况就变复杂起来,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短信等把不同国家的居民联系起来。这就给一些主权国家的社会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全球化经济下,明显感到与主权政治实体不一致的情况是,全球互联网系统下的个体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在扁平的互联网系统中他们可以形成虚拟组织,也可以单独成为主体;在互联网系统中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非政府组织获得巨大便利性;跨国界的卫星电视频道造成了跨国界的收视群体,也造成跨国界的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每一个波动,都会影响到国内居民。国际市场的变动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和生产行为。过去十年来,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开发正在把这个日益扩张的虚拟世界推向新的阶段。

三、社会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 中国社会体制的历史轨迹

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轨迹可以从皇权与绅权的关系中得到部分说明。社会学家费孝通和历史学家吴晗曾经研究过中国历史上的士绅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认为它们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张仲礼等人认为,“绅士们高踞于无数的平民以及所谓‘贱民’之上,支配着中国民间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绅士乃是由儒学教义确定的纲常伦纪

的卫道士、推行者和代表人,这些儒学教义规定了中国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准则”。人们一般以皇权与绅权的统治与治理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管理模式:皇权不下县,绅权治理着基层社会,他们的治理方式主要依靠乡规民约、宗族、学校和会馆等组织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体制基本可以按照六个方面来分析,即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组织以及公众参与。我们这里只以事业单位和社会保障为例来窥视中国现代社会体制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分权式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央对把一些事业单位诸如医院等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又转嫁给市场,结果导致医疗产业化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二是20世纪90年代把教育部门推向市场,造成民众的普遍反感;三是20世纪末至新世纪的头五年,主要是实行政事分离,例如文化团体演出市场化,电影实行制片人制度,出版社市场化等;四是从2005年开始,也就是“十一五”开局伊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开启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责任的新阶段。关于社会保障体制,根据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由国家统筹、企业实施的针对职工及其家属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劳动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先是在国有工业企业实施之后推广到国有商业贸易企业。在农村则是沿用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形式,辅之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户政策。这套保障制度带有明显的现收现付特征和“单位”特色。在计划经济下,单位成为基层组织主题,工作人员一般不需要也不容易流动,劳动者甚至其后代完全可以依附于他或他们所在的“单位”工作和生活。文化大革命不久,这种制度改为由企业负担自己员工的退休金、公费医疗和其他劳动保险,一律在企业营业外收支中列支,形成了后来人们所谓的“企业办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1984年一些地区开始了国有企业养老保险金试点。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提出对劳动合同职工工人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试点。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在城市广泛推行养老保险金统筹试点工作。20世纪80年代改革以前,中国的社会虽然经济发展效率不高,实行计划经济,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的,即便是在农村,农民也享受着普惠制的最低水平的医疗服务。后来,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国家对于那些可能在市场上受损的人群的福利考虑不够,或者说,市场经济初期,经济力量不足,造成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最初是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后来是进城农民和他们的家属,当下主要是进城农民和他们的家属。

与事业单位和社会保障一样,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当前也正在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二) 发达国家的社会体制

1.美国的社会模式

美国在开国之初就建立了行政、司法和立法分离的国家权力结构,联邦和地方分权的政府间权力机构,以及社会、市场和国家分离的社会管理结构。各个主体的权力边界都比较清楚。托克维尔在19世纪就发现,“在美国,人民成了各级政府必须竭力讨好的主人”。“在州内,能够代表全体乡镇的只有一个机构,那就是作为全州权力中心的州政府。除了乡镇活动和全州活动以外,就只有个人活动”。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作为开拓者对政府控制漠不关心,有时也意味着开拓者把法律带到他自己的土地上,而开拓者自己则是一名义务警员在边疆社会中建立起最低限度的社会秩序”。后来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并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非常严格,它按503(c)等若干条款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每类组织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各个条款里面都要求任何非营利组织不能从事政治活动,规定非常清晰。较之欧洲模式,美国社会模式更有活力。但是美国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较之欧洲要严重得多,“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1%最富有的人口占有财富不到国民总收入的9%。从那以后,财富就积聚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

2.欧洲的社会模式

目前看来,欧洲社会模式是比较有秩序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一。安东尼·吉登斯把欧洲社会模式概括为:“以税收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为衡量标准;直到高中毕业的免费义务教育;健全的福利制度,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为所有国民,尤其那些最为需要的国民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限制或阻止经济不平等和其他形式的不平等。在维持这些机制的过程中,‘社会伙伴’、工会和其他促进工人权利的机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欧洲社会模式的每项特征都应当有助于促进整体经济繁荣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欧洲的经验说明:第一,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第二,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第三,社会安全网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在这种模式中,社会管理或者叫做社会治理贯穿于所有领域:公共领域以公平和公正为核心的政府财政和福利政策;以充分就业为导向的经济政策;经济和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制度(在中国当前叫做多元社会治理);全社会共同承担风险的价值体系。就社会秩序而言,欧洲模式无疑是一种比较有秩序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不是单一的治理,而是一套综合的治理。

(三) 转型国家的社会体制

转型国家的市场制度模式分成三类,一类是指那些法律体系、行政管理和政治制度的支撑性缺乏导致价格改革和私有化改革不成功,俄罗斯就是典型。“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运转不可能没有政治领导和社会监控,但是最近几十年中,苏联的政治领导更多是阻碍了、而不是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第二类是社会体制,包括社会安全网缺乏和缺乏社会公平公正,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典型的例子是拉美国家。第三类是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例如东南亚国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饱受磨难。

政府在现代社会秩序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政治体制创造出新的经济激励机制和新的社会机构来提高私有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革新能力时,很多挑战才会迎刃而解,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大规模失业,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及劳工动乱,以及当前时期的金融不稳定状态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这里实际上是指政府对市场干预体制机制的出现,尤其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以及20世纪7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的新公共政策的实施所导致社会领域的全球公民社会革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缓解了企业的福利、社会保障压力,提高了它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全球公民社会革命导致公共服务机构,尤其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革新,引发了社会机

构的革命。这些政治体制的变革,不论是针对经济的还是针对社会的,最终结果是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体制或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都离不开政治体制的变革。所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 新媒体下的社会体制

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个世界的社会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社会,或者叫做网络社区,人们通过网络形成共同兴趣、利益和分享活动,形成网络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结社,尤其是微博的发明和应用正在改变一切。

(五) 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

社会体制实际上取决于经济体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共福利制度建立为例,罗斯福政府启用这个制度的最初目标是扩大需求,并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步出危机,它的客观结果却导致了政府公共部门的扩张。20世纪7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面对滞胀的挑战,抛弃了凯恩斯主义,在经济领域实施了更加自由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领域实行了旨在节省公共支出的新公共政策,导致了这个领域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而这种新公共政策又依据一定的税制结构。税制结构取决于收入分配制度,也依赖于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是公共支出。我们必须承认,有效率的政府、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利共生。对于可持续的社会来说,有力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缺一不可:不依赖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市场经济的美梦,它已经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破灭了。这段历史表明,市场经济只有与强有力的政府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共存。

四、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

(一) 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七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体制改革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需要在各地的探索中,在中央和地方层面上全面探讨,不断明确社会体制要达到的目标、主体、内容、机制等。

社会体制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领域,政府要全心全意承担公共服务的责任,提供公共服务,提供财政支持,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部分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部分承担不是全部承担。所谓政府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一是提供财政的支持;二是制定规则。不论哪个国家对社会都要进行管理。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有自己的规定。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创造发展环境。

(二) 社会体制的三个重要微观机制

1.重视社会生活

夯实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首先要重视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建设就是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同样,社会建设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社会生活界定是指发生在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群体、与社区的交往,以及各种公共活动,它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社会交往为核心,以精神满足为目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体制,应把社会生活纳入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把铸造健康的社会生活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目标之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不是直接取决于一些重大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而是直接取决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包括他们的家庭、工作环境和所生活的社区。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对个人的心情和心态影响是最重要的。社会管理要夯实社会生活的社会基础,就是要建设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区基础、融洽的工作单位。克林顿在竞选第二任的时候就提出一个强大的美国必须强化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提高政府为每个人发展创造机会的能力,建设强大的社区。这个强大的社区就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关怀,关心公众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责任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每个企业的发展、每个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个人应该承担起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社区的责任。所以,克林顿把这几个要素叫做责任、机会和社区。责任是个人要承担的,机会是政府要去创造的,社区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关心和参与的。

2.推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

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问题。夯实社会基础必须推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主要有三个领域:居委会、村委会和社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不只是政府的一条腿,也是政府的协作部门。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过程中始终要把理念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在理念上,首要的是正确处理好权利和责任的关系、利益和风险的关系。在社会领域和在经济领域是一样的。在社会领域,政府、社会、企业,不管是谁,承担的权力越大,掌握的利益越大,那么应该承担的责任也越大,风险也越大。

夯实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要善于引导和教育居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多的发生在基层,是老百姓直接去享受公共服务,直接去参与社会生活。从政府四大职能——经济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来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更多的应该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责任。应该鼓励和支持基层政府,基层社会组织根据当地的需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去创造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在社会创新方面创建了很多的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就是因为社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老百姓有这样的需求。放开视野去看一下,在解决的农民工的户籍流动的问题上,北京这几年全部解决农民工孩子义务教育问题。重庆和成都,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再如社会组织的管理,北京积极探索“枢纽型的社会管理模式”,上海探索“志愿者联合会模式”。再比如网络管理,通过网络来提供社会管理,安徽和辽宁创出了自己的路子。

要鼓励人民具有公民意识。这里讲的公民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一个社会必须强调社会责任,如果没有全体社会成员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样的社会是不会有希望的。一个人如果对社会没有责任,对家庭没有责任,那么社会就会出现虚假,企业就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老板就会对员工不负责任,个人就会对家庭不负责任。这样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推动基层的社会发展,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必须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这是公民社会的价值基础。

3.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在现阶段中国,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是社会协同的主要力量。其中,社会组织就是大家关注的非营利组织,或者叫第三部门,在我国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管理创新要在制度体制上创新,既要完善法律和法规,也要通过加大社会组织创新,帮助政府分忧解难。

社会组织必须是有效率的,被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的,要充分考虑参与社会组织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只有利益分配为各方接受,社会组织才能发挥作用。另外涉外组织管理难度比较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有大量的涉外组织进来,这都是些新的问题。社会组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对此需要有清晰地认识。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不平衡,部分素质不高,尤其是为外来人口服务的社会组织不多。

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城市的社区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基层的社会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和农村的村委会。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到2010年底有43万,城市居委会有8万多,农村的村委会有60多万。差不多50%的中国人口还在农村。要建立好的基层组织,处理好基层问题会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在基层层面上,公共服务与基层的社会管理实际上是不能分开的,它应该是一起规划,一起建设。不要简单的理解公共服务就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管理,在基层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的边界条件

真正进入到公民社会是需要一套规范和一套价值体系的。要发挥社会规范的重要作用;要通过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特别是繁荣诚信文化,建立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促进人们之间的集体行动和相互合作;要关注社会共识,这是社会体制的价值基础。当前社会上的失序就与价值和规范体系匮乏有着深刻的联系。

社会规范,从社会学的角度就是指道德、习俗、舆论等一系列文化和心理的因素。通过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对人的行为形成进行约束。对人的行为约束的规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来杜绝不当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管理的含义。应通过加强法治国家建设和建设法治政府来推动社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带头守法、依法办事。二是社会心态建设。个人心态,个人自身内心所确定的价值标准、信仰标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去做,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深层次的。也就是说,社会管理的最深层次应该从心态开始。就是人们想去做一件事情,在和道德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受到内心的谴责。这种谴责可能使一个人把内心想做的事情不去外化为一种行为,不出现越轨行为。可以把这种规范叫做人的行为的内部法则。在国外也有人把它叫做羞愧文化。如何通过内心的约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社会很重要的东西,也是社会规范的最高境界。社会要真正搞好,首先要解决心态的问题。“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样必须长期配置才能积累得起来。中国古人对这个道理有很深的认识,他们常说‘潜移默化’便相当于今天社会学家所谓的‘内化’。长期的潜移默化或价值内化会造成一种道德或伦理的规范。如果这种规范大致合乎人性或人情,则可大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三是道德规范。各种道德规范会对人们形成约束。在一个社区、家庭、工作单位里,人和人之间,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照道德规范,按照高尚做人的标准去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情况就会大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在讲社区的时候用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们通常讲的居委会(Neighborhood communify),还有一个是工作环境(work community)。在工作单位除了例行公事,实际上还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work com.munity靠什么去建立?靠道德规范。一旦到了法规和制度层面的规范的时候,人和人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很糟糕的了,终有一天会爆发成外部冲突。所以,要充分发挥规范的基础性作用,要重塑道德规范,没有道德规范,要管理好一个社会是非常难的。五、结论与讨论

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对于社会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工作层面,对于社会体制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如何在各地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深化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理论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这里还有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各地的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创新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各地探索社会矛盾治理的方式较多,而真正分析矛盾产生原因的案例较少?回避矛盾产生的原因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

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合理合情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如何重建社会秩序,保持公正公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改革和完善社会体制的核心。中国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视野来考量。“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这一目的自然是高贵的,并且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的精神。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也体现在个体层面上的,就是在一个时期个人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的,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社会失序。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了我们当前治理这个社会的最大短板之一。社会失序的直观结果就是社会乱象。当前社会治理的另外一个最大短板是利益失衡和分配不公,它是当前社会主要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

社会秩序是社会体制理论的重要方面。重建微观社会秩序,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充满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乱象。改变价值观念,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道德行为相符合,这本质上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需要从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做起。

宏观的社会体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模式,它以利益格局和参与方式为边界条件。理想的社会体制应当是以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平等的公共参与为前提。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不论在实践意义还是在理论意义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沿着这条道路,既需要理论上的探索,也需要实践上的创新。最好的选择是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对中国社会学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

责任编辑:秦开凤

推荐访问:体制 完善 思考 理论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