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知识与鉴定

时间:2023-05-07 19: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םuμ}4Oii饨ky事迹的,比如汉的《张寿碑》、《尹宙碑》等。碑额上一般不具体写叫什么名字,而用某“君”、“公”称呼,有时候写官职。碑文通常开头写名和字,之后一般要写祖宗家世,颂扬个人品德以及记载官职、政绩,记载去世时间和下葬的时间。最后有一段颂扬铭文,四言形式的比较多。了解了碑的习惯书写体例,对我们判断碑帖拓本的真伪有帮助。

记事碑一般立在建筑物的前面,比如宫殿、庙宇、石塔、桥梁等。内容主要是记述这个建筑为什么兴起,由谁主持的,建造的过程、规模等等。比如隋的《龙藏寺碑》、唐代的《九成官醴泉铭》,都是记事碑类的。再一种是功德碑,主要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是某人的功绩碑。

后来的刻帖用石板较多,此外也有木头帖板。刻帖多为横石,内容是刻帖人认为值得流传和推广的书迹。《淳化阁帖》是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秘阁所藏历代名人书法而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故宫有宋拓“懋勤殿本”(图二),上面钤盖了清官时懋勤殿的印章。由于《淳化阁帖》有很多版本,为了区别不同版本,故称之为“懋勤殿本”。后来我在浙江省图书馆发现了“懋勤殿本”的原石(图三),是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懋勤殿本”的底版,也就是说拓本是从这些帖版上拓下来的。当然帖石已经残缺了,够不成一套了。

我个人认为,在宋代的时候帖石的主要用途是为了传播书法,所以有时会把帖版的两面都利用起来,也就是两面都刻字。浙江省图书馆现在将这些《淳化阁帖》的帖石砌成了碑墙(图四),两面都能观看。所以可以看到有的石头这面字是正的,那面字就是反的了。这是因为当时工匠刻完一面后,随手将石头一翻,原地又刻,就产生了两面字迹有反有正的情况。当时这些帖石不是为了把它砌在墙上的,是为了取得拓本,所以正反也无所谓。

镶嵌在故宫乐寿堂、颐和轩东西廊墙上的《敬胜斋法帖》(图五),是乾隆皇帝的书法,这部帖40卷,故宫存有几套《敬胜斋法帖》。现在市场上也有这套帖的出版物,但是内容与墙上的帖石不太一样,故宫藏本也与帖石和出版物有不同。我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简单地说,不同的原因是大型的刻帖内容会有改动、替换,所以早期拓本和晚期拓本内容有时不同。因此大家如果看到有些帖内容不一样,也许有此原因。碑和帖的特点

碑和帖的共同点:第一,都能够记载文字或图像(如果讲拓展或者引申,图像也可以算)。第二,都能够用纸墨拓下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

两者的区别有六点。

第一,功用不同。碑原来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主要是记载事情,希望通过碑刻能把所记之事流传久远。帖主要是提供临摹书法用的范本,通过刻帖把古人的书迹传给后世。

二是内容不同。帖的内容主要包括书信、诗稿、文章之类,形式多种多样,碑则有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

三是书体不同。碑刻文字多选择比较庄重、郑重的篆书、隶书、楷书,都是当时各个朝代通行的书法,是官方用的文字。准备流传后世的碑刻,当然要让人们看懂,因此文字刻得郑重。而帖则书体多样,只要刻帖者认为值得保留和宣传的文字和书法都能镌刻,因此不能上碑的狂草或者行草的内容可以在帖中出现。

四是形制不同。碑多高大竖石,帖多横石。帖石通常一尺多高,宽度在二三尺左右。形制不同与功用、内容有关系。临习帖时要有合适的书写范围来练字,帖版不能太高大。碑如果作为字帖来用,要裁成条或字装裱,这样才能使得文字内容通顺。

五是刻法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我去碑林,看到一个小工匠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执榔头刻字。以前我认为刻字是将一个字完整地刻下来,结果看到他站在一个方向把这一片的一横笔都刻完了,才转一个方向刻竖笔。我当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因为碑上的字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都是比较规范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刻。即使是篆书走笔都是比较规矩的,不像草书那样走笔自由,还有牵丝、飞白等等。如果刻帖,写得很随意的字,站在一个方向分刻横竖就不行了,字要连续性地完成。因此碑和帖的刻法是不同的。

六是用纸不同。碑比较高大,通常在野外,而且经过风吹雨打,石头里含的一些沙粒掉下来,产生缝隙,或是风化使它斑驳不平。还有属于碑类的摩崖,本是利用天然石头在上面镌刻文字,因此纸必须厚一点,这样拓的时候才不易破。拓帖必须用薄一点的纸,因为经常有小楷入帖,字划纤细,笔道不可能太深,所以要用薄纸拓。

现在拓本的内容,包括碑、帖及其他杂项类,被拓的对象很多,玉器也可以拓,扇骨上刻划的花纹也能拓。还有立体器形(图六),就是拓器物,其实是半拓半画。我们现在看一个瓶子,眼睛看是立体的,要拿铅笔画出形状,再用我们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看它什么地方的棱是弯的,要画出圆弧,之后再把铜器上的花纹一点一点地拓出来。开始拓中部,之后把纸揭起来,挪到另一处再拓,一点一点地拓出侧部的花纹,看起来才有立体感。拓完后再用毛笔修一下,一点点补色,这样立体器形才能完成。

拓片中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如果严格区别,应该和碑帖分开,也是一类。与碑帖相关的词汇

与碑帖拓本相关的一些词汇值得了解。如“书丹上石”,什么是书丹?丹是红色的,以前书法家是用笔直接在碑上写字,再刻。石头通常都是灰黑色的,红色字迹更清楚。

“原刻”,是原来最早刻的那一版。

“重刻”,是原来的木版或石版坏了,或者有人希望再另刻一版,目的并不为了作伪。有的在后面刻上了说明文字,明确这是重刻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骗人。

还有“翻刻”,有人专门喜欢翻刻一遍,也有翻刻是为冒充原刻的。旧时的碑帖铺子,为了拓本能够卖高价,用晚拓本伪装,冒充宋拓或明拓。鉴定拓本时代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考据字。宋拓的《皇甫诞碑》中“撼”字,有的翻刻时把石头破损的地方也当成一笔刻了下来。

“伪刻”是原来没有这种内容,专门造出来的,如《大禹岣嵝碑》、《比干墓刻石》等,就是伪刻。还有宋代的时候有的帖,后来没能传下来,就有冒充的,根据记载或是自己编造,是伪刻。

摹写和双勾(图七、八),和书法有密切的关系,分为直接摹写和先双勾后填实。用前一种方法直接摹写得到的复制品称为摹写本,用后一种双勾填实得到的复制品叫双勾填廓本,唐代的时候复制书法就常用此方法。

钩朱(图九),和拓本有关系。怎么把纸上文字字形移到石头上?现在新的技术是先取得一份复印件,真品可以保留下来。复印件的下面放一张拓红纸,紧贴在石头上,用无油的圆珠笔在复印纸上面按照字迹双勾字形,底下的拓红纸自然就可以把文字印在石头上了。石头涂成黑色,红色的字会更加鲜明,便于刊刻。古代则是需要用比较透明的纸先双勾出需要镌刻的字形,把这张透明纸翻过来再用朱砂勾一遍字形。将石板先涂黑,再涂上稍有黏性的物质,比如大蒜汁或白芨水。放上勾过朱砂字形的那一面纸,在纸上垫上毡垫,用木锤敲打,字就印在石板上了。

拓本的墨色有浓有淡。浓墨拓颜色深,通常用扑拓的方法。浓墨拓中有一种“乌金拓”(图十),此拓特别光亮,打开拓本“光可鉴人”。“乌金”是墨的别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记载“墨,释名乌金”。淡墨拓(图十一),颜色浅淡。淡墨拓得好的叫“蝉翼拓”,墨特别薄,但是字非常清晰,效果如“淡云笼月”,像薄薄的云把月亮罩起来一样。还像蝉的翅膀,俗称“蝉翼拓”。

清代时候出现了朱拓,有说第一批拓片用朱拓是为了取吉利的意思。还见过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拓片,不知这些颜色有什么特殊意义。

“石花”,其实就是石板坏的地方,在拓本上呈现出斑驳的样子,人们给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石花。石花也常常是考证的证据。

帖可以分为丛帖和单帖,是从编辑体例上来分的。丛帖是把多人的信札、文稿等收集起来镌刻,单帖是独立成篇的,但是没有非常确切的定义。丛帖可以说一个人两篇以上的就叫丛帖,丛帖也叫汇帖、集帖。单帖的定义也有特殊的,有的是约定俗成地归类,比如《十七帖》(图十二)。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宫中当时搜集有王羲之书迹三千多纸,一丈二尺裱成为一卷,《十七帖》是其中之一。《十七帖》并不是有十七个帖,而是因为第一行有“十七日”字样。单帖裱成卷子、单册的都有,丛帖大部头的特别多,像《三希堂法帖》32卷,《敬胜斋法帖》是40卷,等等。

据记载,刻帖最早起于南唐,相传有《昇元帖》、《保大帖》,但都未见流传,最可信的丛帖是宋太宗命人刻的《淳化阁帖》。碑最早的拓本是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李世民的《温泉铭》,还有欧阳询的《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柳公权的《金刚经》等极少的唐拓本,但这些都是碑刻,没有得到公认的属于刻帖的唐拓本流传。碑帖的鉴定

我个人认为,鉴定碑帖拓本首先要通过外部条件初步鉴定,这其中包括几点:

第一点是看外观。审视装璜的目的是要估计拓本里面内容的价值。如果是清代流传下来的拓本,很多装璜都比较好,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好,能够流传到现在,所以要好好地保护。有些手卷装潢很好,外面还常有一个袱,然后再用木盒子非常认真仔细地保护起来(图十三、十四)。一些手卷上有玉别子、象牙别子,还刻着与手卷配套的文字。拓本外装璜很多是织锦面,有的是缂丝面。一些清官制作的拓本,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更加豪华。清官乾隆时期镌刻的《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外盒有很多种,有紫檀的、雕漆的、楸木的等等。民间的拓本外包装的华丽程度当然不能跟宫中拓本相比。

第二点,要分辨是拓本还是印本,有时候拿出来是印本。分辨印本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字画里有没有皱褶,但是要注意,非常精细的柯罗版印刷感觉也有皱褶。裱拓本和书画不一样,书画的装裱方法是越平越好,越薄越好,平、薄的装裱卷起时不容易窝折。尤其是丝织品的书画,折坏后就不能修复了,丝断了。裱碑帖,要把字画中延展出来的纸控制住,让字只能这么大,不能擀平。裱时需要把字周围固定住,再把延展出来的一部分纸都擀进拓本的字画里。

第三是望气,打开拓本之后看时代气息。看看拓本的书体。秦始皇时期的《泰山刻石》,相传是丞相李斯写的,篆书显得古朴。唐代的李阳冰是篆书大家,所写篆书风格就不同了。相传他的篆书学的《峄山刻石》,也是秦始皇时期的几种刻石之一。峄山刻石早毁了,所见都是后来再刻的。唐代李阳冰的篆书和秦代的《泰山刻石》气息就不同。

碑帖鉴定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比勘,就是对比。对比不一定只在碑帖上使用,比如这个人的书法是不是真迹,要知道他的真迹才能知道什么是伪作。碑帖与书法和绘画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有多本重复品,与印刷相同。就是从同一版上拓下来的原版拓,也有早本和晚本的区别,更何况还有翻刻。如北宋拓本《九成官帖》(图十五),“长廊四起”的“四”字完好,往后这字就逐渐损坏了。南宋时候的拓本,可以看出字画越来越细,这是棰拓多了,把石板磨薄了。镌刻的时候,由于操作需要,字画刻得上宽下窄,磨薄了字画自然就细了。以后字则越来越失去精神。古时有“好事者”会将一些磨损严重的碑石,将字重新剔剜一遍,剔剜后的字迹就失去了原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九成官碑》的北宋拓和南宋拓以及再晚本的精神和坏损之处,会发现有很多差距。

刻帖多数采用石板,也有用木板的。对于分辨是石头还是木头,并不轻而易举。我只能介绍简单的基本方法,就是看裂纹(图十六)。石头断裂和木头断裂比较好区别。一般刻帖帖板大概是二三尺长,一尺多高。木头特性是千千年,湿万年,又湿又干只半年。拓东西的时候需要用水用墨,一会儿干一会儿湿使木头很容易糟烂,就产生了裂缝。树是竖着生长的,切下来一段以后是横着镌刻,裂纹也是横着的。一般的断裂处,不会一样平,有的地方稍微高点,有的地方就低些。石头的裂不太一样,如有断一个角的,有大的裂纹和碎石痕迹很明显,裂开的方向也不统一,横竖都有。

第四要看纸张,宋纸纤维比较多,麻的成份高,所以用放大镜能看到纤维。到清代时候棉纸比较多,当然也有后代用前代纸的情况。宋代的纸有时候可以看见帘纹,就是抄纸的帘子留下的痕迹。有的帘纹宽,超过一厘米,短的五六毫米。帘纹要跟界格区别开。明代拓本用的纸,现在看到很多都是发黄的,墨色多深浓。以前江西产一种薄纸,颜色很黄,纸幅也不大。《真赏斋帖》本子就是人们说的“纸如黄玉,墨如蝉翼”,拓得很好。清代的时候,有讲究的拓本用棉连纸,比如故宫的《三希堂法帖》是用棉连纸。过去老拓工讲究拓什么用什么纸,比如六吉棉连,是清代的时候汪六吉造的纸,非常结实而且薄。拓立体器形要求花纹细腻,有采用此种纸的。

第五看墨色,见得多了可大致看出年代,但却不能确保准确,要从多个方面来观察。如果没有确定的其他证据支持,我们一般把拓本分成宋拓、明拓、清拓、近拓几种。如果拓本保存得好,墨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太大区别,清官藏的许多拓本现在打开还是光亮如新。但是通常时间的磨砺还是会留下痕迹的。分辨拓本墨色要靠实践积累,也就是多看。评论拓本早,常用墨色“敦古”来形容,就是敦厚、敦朴。明代拓本,墨色黑而不亮的很多。

鉴定碑帖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要通过考据和避讳进行鉴定。

考据是用来鉴定早晚真伪的尺度和标准,包括石花、文字书写特点和损坏程度。举例言之,从同一块碑石上拓下来的《玄秘塔碑》,宋拓本“集贤”两个字完好,明拓本“集贤”两个字也没有坏,到了晚清拓的时候“贤”就坏了,这就是考据。《王圣教》的“慈”字,北宋拓本这个字没有坏,南宋拓“慈”字坏了。北宋拓《多宝塔碑》,“凿井见泥”的“凿”是完好的。明拓本的“凿”字就损坏了,但后面的“讬”字没坏,再晚些的明拓“讬”就坏了。考据是一层一层递进的,只要不因外力损坏,而是自然损坏,并不是一下子就坏了,是一点一点积累才形成的。比如《皇甫诞碑》明拓“丞然本”,“丞然”两字没坏,清初的时候“丞然”稍微损坏一块,但是“三监”两字是好的,这叫“三监本”,再往后的拓本“三监”也坏了。

石鼓文是一组镌刻在鼓状石头上的篆书文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刻石的文字,属于大篆的范畴。国内最早的拓本是明代的拓本,第二鼓中“黄帛”不损(当初收藏的人常常在拓本考据字的地方盖个印章,表示此为考据处,这也给后人留下了记号)(图十七),清初拓的时候这两字损坏了,但是“氐鲜”二字不损。等到光绪十一年的时候“黄帛”损坏更大了,“氐鲜”只第一字露一小头,其他笔画完全没有了。为什么说是光绪十一年时的拓本?因为在这件拓本上有题跋,记载是那一年所拓。由于这件拓本有确切的时间,石头当年的样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避讳是非常重要的鉴定依据。避讳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制度和风俗,它起自周,成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清。在民国以前,文字凡遇见不能够直接书写的当代君王、皇帝或者所尊的名字,必须用其他方法避之。有用音、义相同的字,也有留下空缺,或是用缺笔来避讳。

避讳又分为原避讳和后改避讳。原避讳是在书写的时候就空缺或以其他字替代了。比如嵩山三阙之一的《开母庙石阙》(图十八),是避汉景帝刘启的讳,把启母庙改成了开母庙。

后改避讳,是在刻石帖板刻成之后,人们在板子上填刻和改动这个避讳字。比如唐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图十九),“治”字没有封口,是要避唐高宗李治的讳,而当时“玄”字不需要避讳,所以写得很正常。等到清康熙年间的时候,不需要避“治”字,时人就填上一横,同时要避圣祖玄烨的讳,就把“玄”字的一点磨掉了。

另一种是后人根据当时的避讳需求在拓本上涂墨。后涂的墨是浮在上面的,仔细看可以分辨出来。在原版上避讳的字能够表明镌刻的年代,后改的避讳可以帮助断定添刻的年代,在拓本上涂墨的避讳能够断定最晚这个拓本的时间。

当时刻错了也可以作为证据。比如明代的《真赏斋》,无锡的收藏家华夏把自己收藏的魏晋法帖请好朋友文徵明父子勾摹,请了当时著名刻手章简甫刻石,但是其中有一段袁泰的跋,第十行十一行文字刻颠倒了,第九行最后一字“力”,应该接下一行“命”字。没多久发生了火灾,把这个帖版烧了。华夏又请章简甫刻了一次,把以前错的十行和十一行纠正过来,所以拓本有火前本和火后本之分。而这段刻跋纠正与否,也是我们鉴定的一个依据。

鉴定拓本也要看题跋,但是题跋在碑帖拓本上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拓本有很多本,版本也有不同,有时候作伪者把不好的本子接上好本子的题跋,另外也经常有伪题跋。鉴定的时候知道了真,才能知伪。

再有拓本的返蜡、上矾水问题。毡蜡是传拓的意思,古人拓拓本后,为了增光亮、防潮,在墨上涂上一层蜡,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拓本会返出来一些不均匀的白点,叫返蜡。作旧的人知道有返蜡的情况,就用矾水。纸张有生有熟,熟纸不容易走墨,生纸容易洇。利用矾纸来拓,或者双勾字迹,都有记载。本来是利用矾控墨才上的矾水,但有作假的人是在拓本裱好之后才刷矾水。

碑和帖都有重刻,重刻不一定为作伪。比如《淳化阁帖》有很多版本,一种明代的肃府本翻刻之后在后面明确表明是重刻的。

拓本作伪的方法还有填补。如有的碑石上有了石花或坏的字,有人补上蜡或者石灰,拓下来的拓片字就是好的了,这也是一种作伪的方法。

银锭是古时的钱,多为细腰状。银锭形状的连接结构在建筑上称为“银锭榫”,石头和木头的都有,在古代建筑方面很早就使用了。用木头银锭榫修理好帖板,可以在上面重新镌刻字迹,用铁的就不能再刻字。真的银锭榫不是做出来的,应该有一个木头榫子装上去,并把它粘上。《淳化阁帖》是丛帖之祖,十卷,版本非常多。记载有说是石头版的,有说是木版的。记载木版的要早,石头版晚些。但是这部帖的最后刻款上刻的是“模勒上石”,所以认为是石头版的人提出来:既然是木头的怎么不说“模勒上木”?持木头观点的说,这是习惯用语。这个问题千余年来一直没有公论。由于有了木版之说,所以在多种《淳化阁帖》的拓本上会看到刻有银锭纹(图二十),有用线刻表示的,也有在拓本上作伪的。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做这个银锭榫的人,目的是为了证明帖版是枣木的。

推荐访问:碑帖 鉴定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