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影响

时间:2023-05-07 16: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革,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进入了国家身份的重塑关键期。中国必须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由此实行符合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发展特色大国外交。本论文首先论述了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然后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阐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内涵,从而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特色大国外交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得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道路。

【关键词】国家身份;负责任大国;特色大国外交;外交战略

一、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一)国家身份的定义

建构主义认为,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所占据一定的位置,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与他者进行互动并与他者达成某种认同,从而形成国家身份。也就是说,国家身份首先属于一种自我认知,但又离不开在国际社会大结构当中互动这个关键环节。由此将国家身份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建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实践基础上互为理解并持有共有观念而塑造形成的一种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

(二)国家身份的类型

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处于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国家行为体是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根据所处的境遇不同,被激活的国家身份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国家行为体,它所包含的身份具有多样性。温特在其论文《集体身份的形成与国际国家》中区分了国家的团体身份和社会身份。[1]

建构主义代表学者温特认为,国家是由具有意识和记忆——“主我”的意识的人建构而成的。国家作为施动者的前提是国家成员共同把自己描述成团体行为体,即团体身份;在团体身份这个基点上的社会类别,由具有一种或多种相同的社会内容或社会属性的特征构成,即类属身份;依赖于文化,内生于国际体系并且只能存在于和他者互动由此相互构建的关系当中的属于角色身份;当自我与他者进行互动并形成符合彼此期望的逻辑关系时,即认同,便产生了集体身份。

这四种身份,除团体身份以外,其他三种都可以在同一行为体身上表现出多种形式。国家行为体根据不同环境的特征,激活与之相适应的身份,使其他身份进行暂时性的休眠。[2]但也不排除多种身份发生冲突的状况,这时国家所持有的观念对于身份冲突问题的解决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行为体会根据自身身份优先性顺序的排列对所发生冲突的身份进行战略性地取舍。

(三)国家身份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建构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理论的主要分析单元,国际体系的结构是主体间性的。观念、规范在国际社会结构中引导国家行为体进行互动,也就是说国家身份的形成遵循着“适当性逻辑”(logic of appropriateness),将行为合法化,并定义了行为体的利益,由此而决定了行动者的行为。

(1)规范对行为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规范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化的机制来完成的。社会化可界定为将行为体持续且广泛地导入社会的客观世界之过程。对于国家来说,国家对外行为的决策者将规范加以内化,转化为互动的具体措施。

(2)身份对国家外交定位的影响

身份作为建构主义作理解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先决条件,国家只有在确定自己的身份之后才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身份和利益共同促成了行动(意愿+信念=行动,这里的信念指身份,意愿指利益)。从而影响国家外交行为的定位。

(3)文化对外交政策的诠释

建构主义将社会共有知识定义为文化,包括语言、习惯和宗教等,来源于对国际体系的概化,社会结构不是物质力量的分配,而是观念因素的分配。文化概念嵌于社会结构之中,并制度化,一旦某种文化被积淀为社会事实后,就会对国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化、规范、身份(认同)三个概念紧密相关:文化通过构建共有觀念或知识塑造国家这一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身份归属;行为体在社会实践活动即互动中明晰彼此身份特征,界定“自我”与“他者”,以及各自的利益,建立各种行为规范;规范不仅对行为体具有因果性作用,更具有构成性影响,即规范不但能够因果性地规定行为体的外在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构成性”地影响行为体的内在认同;规范的内化表现出行为体对可依赖性的集体预期的回应,集体认同的深度和广度则主要取决于规范内化的程度。[3]

二、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大国身份与往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尤其对于遭受其严重迫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国身份一般让人感到反感和惧怕。对于有同样惨痛经历的中国,并非重复传统的大国之路,而是努力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致力于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身份。

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身份将更加突出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关键特色和核心本质所在。具体而言,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由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民族复兴的外交目的、世界秩序理想、大国关系处理、对待小国的外交姿态、大国形象与国民心态构成,并由此塑造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中国特色。[4]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是围绕着中国梦的实现而展开的,在国际社会上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以包容互鉴的精神,勇于担当,承担中国的大国责任,努力构建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的特色大国身份,推动地区和国际机制的建设,推动公正均衡的国际秩序不断发展与完善。

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影响

从建构主义对国家身份的理论来看,一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行为方式是在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前提下执行的,但是国家利益并不是既定和预设的,而是作为一个变量,由国家身份决定并且随国家身份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首先,国家的对外行为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执行的,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既是制定外交策略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外交政策成败的标准。中国提出大国特色外交体现了自身对国家利益变化的准确认知和把握。当前,中国不只是一味追求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而是将自身利益不断延伸至全世界,从而积极发挥在国际社会的创造性塑造作用,探索出一条新型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一)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合作外交战略的影响

所谓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关系领域运用国家综合力量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实现一定时期对外目标的全局性、总体性谋划。[5]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身份始终坚持为中国的发展大局服务,决定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战略,矢志不渝地坚持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和新文明观的基本点和原则。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6] 中国对战争持有“可以避免的”期望,认为“和平力量”将在国际社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赢得自身的和平发展,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加大了在国际社会上的活跃力度,不断争取与国际社会上其他国家互动的机会,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不断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外交关系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同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

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战略是基于对中国对自身负责任这一大国身份的界定和理解,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对此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决定作用。中国向现行国际秩序融入这一积极转变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表明了中国国家身份的全球意识、合作意识、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合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亚太地区战略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以及地区主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亚洲地区大国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在对外事务中强调自己亚太国家的身份,以“亚洲国家”这个身份定位积极主动地参与亚洲地区的事务并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主义并在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使得中国更加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筹建亚投行倡议的提出是中国主动融入亚太地区发展的具体体现。中国在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1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地区反恐、加强协作、促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积极的参与者,发挥着创新塑造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中国建构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具体实践,使得中国以大国姿态参与国际社会互动,并且在开放、包容新型合作理念指导下,逐步实现我国与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

(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行为的影响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渐改变传统非理性思维,从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状态转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提高对国际体系的认同程度。根据社会身份理论,社会群体可以部分地界定个体身份,个体通过群体内的认同与群体间的比较来强化社会身份意识,这又可以增加个体的群体归属感。[7]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理性选择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国国家身份转变,即由非理性抗拒国际体系的身份转为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身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社会的程度加深,中国越来越承认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并将这种相对于国际社会的成员身份逐渐内化,成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在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以负责任的态度关注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全面展现了“重合作”的国家形象。此外,中国在反恐、军控、防扩散、维和、人权、司法和环境等方面也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8]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制度的参与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程度。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并且对中国所获得的成就发出赞誉的声音,许多国家及其民众对中国国家身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

四、结论

当国家行为体对自身融入的国际社会持正向认同态度时,从而影响其采取友好的互动行为,呈现出良性的合作状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程度不断深化,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不断进行调整,逐步确定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身份,从而对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深刻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中国在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影响下势必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探索和平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而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世界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5-226

[2]方长平. 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3]孙溯源.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J]. 现代国际关系, 2003(1):38-44.

[4]李志永, 袁正清. 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J]. 太平洋学报, 2015(02):20-29.

[5]刘杰. 多边合作与中国外交[M]. 时事出版社, 2010.

[6]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7]Mercer J. Anarchy and identity[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5, 49(2):229-252.

[8]赵磊. 以“和谐世界”理念 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J]. 中國党政干部论坛, 2007(12): 46-48.

推荐访问:中国 大国 外交 负责 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