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理论问题

时间:2023-05-07 14: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基本都产生于中外传统社会,于是便带来了一系列深层理论问题亟待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属性,即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这些条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本质是不同的,因而作为主要体现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价值观,其本质也是不同的。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许多价值观在不同社会大都具有共同性和永恒性。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普世价值;人的发展实现条件;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1—0019—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亟待研讨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无疑对团结凝聚国人的力量和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但是,在理论上有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探讨,否则就难以达到引导人们科学理解、自觉接受和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

显而易见,这12个概念、范畴,全部产生于前社会主义的传统社会中,被古今中外广泛使用。其中有些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发展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曾经雄踞于世界文明之林的泱泱中华的核心价值观,是其绵延数千年传承不变的优秀基因和强健有为的软实力,例如富强、友爱、和谐、诚信、文明等;有些产生于资本主义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其中部分成为资本主义标榜至今,并试图将其作为称霸全球的软实力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还有任何社会都大力倡导的爱国、敬业等等。因此,有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具有普世性,不应冠之以社会主义,更不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排斥普世价值观。也有人认为,这12个概念、范畴,没有划清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宣扬了当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推行的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普世价值论”。还有人认为,不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这12个概念、范畴,而应将社会主义特有的集体主义、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等纳入进去。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叫儒学社会主义更合适,认为儒学是具有永恒性的普世价值,将成为未来世界最有价值的指导思想,甚至会带来第二次世界启蒙运动,而马克思主义这种激进主义不可能被世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正在被日益光耀世界的儒家思想话语权所取代。不少人的理论话语价值的先后排序是中、西、马,中指中国传统观念,西指西方自由主义,马指马克思主义,似乎三者并无本质区别,可以兼收并蓄,甚至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地位是最低的。甚至有人根本排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界这种情况并非个别,尽管有的并未公开宣称。

当然,对中华传统观念持批判否定的观点也由来已久,其中代表性的有明清启蒙思想家,如,王船山、戴震、李贽、龚自珍等就把走向极端的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批为“以理杀人”。几千年的“三纲五常”和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和社会政策,严重地打压了商人,致使中国的封建社会苟延残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当时具有近代市民意识的李贽指出:“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1]深为商人打抱不平。辛亥革命后,彻底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长期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长期批判,抨击传统观念是“吃人的礼教”,揭露它严重地压抑了人的独立性和自主人格,造就的是充满奴性的奴隶,打出打倒孔家店的反封建旗帜。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将孔子的本原思想与被统治者奉为正统的统治思想的儒教加以区别。很显然,孔子的思想中并没有“三纲”和“存天理、灭人欲”这些今天来看是糟粕的东西。就是孔子思想中的精华——仁、义、礼、智、信也往往被统治者所利用。这种种原因导致我们长期以来难以科学认识和评价中华传统观念。

对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法制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几乎都给予了批判否定,不留情面地彻底地揭露其资本主义的虚伪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 293这就是十分经典的“两个彻底决裂” 理论。有人认为“马上打天下”必须实行两个彻底决裂;而治天下是不能用两个彻底决裂来加以解释的。这不足以令人信服。

上述种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理论质疑,以及其与传统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的观点,不仅不能令人信服,甚至是混乱荒谬的。对这些问题不能回避,必须在理论上予以科学回答。究竟用这12个概念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实用性?它们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社会形态的“普世价值”?它们是否迎合了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论”?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中华传统的优秀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代西方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有高低优劣之分吗?我们有必要对其继承和弘扬吗?如有必要,如何才能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外传统的优秀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关系?价值观与历史观是什么关系?有传统的科学的优秀的历史观吗?为什么当前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 坚持了核心价值观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当前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否巩固?它能否成为被未来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思想?其地位会被儒学取代吗?中华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究竟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有无共同的本质或属性?这些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予以探讨和回答,敬请赐教。

二、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共有属性而非共同本质

推荐访问:几个 理论 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