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英语教学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3-05-05 17: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学习问卷调查,本文旨在分析调查结果数据的同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化;英语教学;渗透

初中作为英语的基础教学阶段,文化教学依然薄弱。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语法和练习,对目标语文化知识的认识及文化教学方式认识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及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学生也没能发掘语言背后有趣的传统,历史,习俗等。为了解学生小学期间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学习情况,并为后续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本课题组对七年级三个班96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男、女生各48人。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本次调查要求学生们在15分钟内完成问卷里的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中出现的文化知识与七年级(上)教材中的话题相关。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课标》要求小学毕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二级目标

学生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本次调查中86.46%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姓名的构成及与本国姓名的差异,93.75%学生熟悉西方国家的标志性建筑,76.04%以上学生识别目标语国家的简单饮食习惯,75%学生知道一些常用的日常交际用语的中外差异,了解和外国人打招呼以及得到别人赞赏时常用的语句。但是此次问卷调查结果与课题组成员的期待值存在一定距离,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好基础的文化信息。

(二)大部分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一些简单的文化信息及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文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例如:学生知道三明治和汉堡包是典型的目标语国家的常见食物,只有37.5%了解“三明治”名字的由来。学生每天跟自己的英语老师打招呼都懂得用Miss/Mr.,但不一定能搞懂Miss, Mrs.和Ms的区别,结果显示35.42%的学生知道Ms.的适用场合。

(三)文化知识跟实际运用脱节

学生知道英文姓名表达名在前,姓在后,在进一步要求他们辨别姓名正确书写形式时,55.2%学生选对英文书写正确形式。对于打电话这些在学生校园生活中使用率较低的表达,仅有14.58%的学生记得该场景的惯用语句。

三、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一)认真阅读教材,研究和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

美国外语教学大纲(NSFLEP,1999)提出了有名的3P文化研究模式,即perspectives, practices, products. 我们挖掘教材中有关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根据这3P理论将相关话题的文化信息并进行整理、分类。由于七年级学生尚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我们文化教学关注点就落在products 和practices上, 指导学生进行文化素材搜集,文化现象观察,掌握一些简单的对比学习的方法,并运用rubric及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堂活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笔者以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第五为例进行阐述。

(二)初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注重跨文化意识的传授,让学生在生活中恰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其中就包括语言能力提高和对目标语文化的认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引导他们学习更多的语句,增加表达的多样性。例如,朋友之间见面打招呼可以说,“How is it going?”“What is up?”。餐厅结账AA制表达可以说,“Let’s go dutch.”现在普遍使用“May I have separate bill?”“Can I have my own bill?”这些表达。

(三)创造情景,提供环境,增加体验的机会

以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Unit4 My Day-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该单元话题是关于学校生活。笔者尝试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课后分别选取英国、美国、日本其中一个国家的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列表跟国内School Day进行对比,利用课前5分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介绍,笔者也找了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话题的认识,也借此让他们接觸更多的表达方式。学生反应积极热烈,能用所学的句型简单介绍该国家学生一天的校园生活、学习课程、课外活动等内容。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入细致的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生活方式等细节,自觉地、系统地、长期地安排好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掌握多层次把文化学习渗透到语言学习中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欣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6).

推荐访问:几点 英语教学 七年级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