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席明纳”教学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3-05-05 13:1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章探讨了起源于德国并风靡欧美国家的“席明纳”教学模式。“席明纳”模式适合小班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在德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介绍席明纳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和成人教育的实践。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探讨了席明纳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学课堂上应用并推广的可行性。

关键词:德国;席明纳;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3-0008-04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minar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originated in Germany and widespread in the Western world. This model is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 encouraging the students to learn by themselves.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minar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Volkshochschule in Germany, according to his own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seminar model into the clas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words: germany; seminar; teaching; model

一、什么叫“席明纳”

“席明纳”是起源于德国并在欧美国家普遍应用的、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追溯到16世纪。德语的Seminar,英语同,源于拉丁语seminare,意思是“播种”,一说来自拉丁语seminarium,意思是“苗圃”。[1,2]“席明纳”的译法由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确定,“席”,大家围坐一团讨论问题,“明”,把问题讲明白、听明白、弄明白,“纳”,大家都从讨论中有所收获。[3]也有学者将其译成“研讨课”、“读书班”等。席明纳的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因其具有很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很快在整个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都普及了开来。

二、“席明纳”在德国大学中的应用

在德国的科学实践中,“席明纳”可以出现在四种语境中:1. 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一种授课方式;2. 历史上为了培养教师和牧师的一套制度;3. 指代研究某一领域的研究所;4. 为同行提供展示和交流的科研或学术会议。

由于本文的主旨是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席明纳”,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对其它三种“席明纳”的形式略作说明。“席明纳”作为培训教师和牧师的制度,在历史上比较常见,有点像“师范”,是一种职业教育。作为某一特定领域研究所的称谓,“席明纳”一词的使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在德国的一些老牌大学中仍然存在,例如哥廷根大学的Seminar für Turkologie und Zentralasienkunde,意思是“突厥学和中亚研究的席明纳”。类似的学术机构,在德国其它建校年代较晚的学校,一般都直接称为“研究所”,例如柏林自由大学的“突厥学研究所”,就是Institut für Turkologie。作为学术会议的“席明纳”,则类似于英语里的“工作坊”workshop,一般是某一领域内的国际、国内同行相聚一堂,就某个主题各自发表演讲,之后是大家的提问和讨论。

在德国的大学中,“席明纳”是最常见的一种小班授课形式。对于百人以上的大班,一般是以教授的独白式讲授(德语中叫Vorlesung,也可以翻译成“诵读课”)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讨论。[4]对于30人以下的小班,则往往采用席明纳的模式,更多地顾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利于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开始之前,教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主观意愿等,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接着,教授布置作业练习和课堂讨论的内容,让小组内成员之间积极互动、群策群力,并形成一份小组报告。然后,请每个小组各派遣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其小组的讨论成果,并接受大家的提问。最后,教授根据各小组的展示成果,作适当点评,并为各小组记录平时成绩。

从时间分配上,如果一节课按照45分钟来计算的话,整堂课应该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5分钟、15分钟、15分钟和10分钟。第一阶段的5分钟由教师支配,主要事项是课程导论、划分小组和布置任务。第二阶段的15分钟是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在小组内通过民主推举和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出适当的人,作为小组的组长,代表该小组在班级内做展示。第三阶段的15分钟主要用于各个小组组长的展示,以及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和讨论环节。第四阶段的10分钟,是由教师支配,根据各小组的讨论和展示情况,一一作详细的点评,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来的优点,但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只需要一间教室、固定的桌椅、一张黑板就够了。与此不同,席明纳的教学模式对场地也有一定要求。一般地說,教室内必须要配有可移动的桌椅,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分组。在人数不能平均分配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移动桌椅来完成“拼组”,即在某一小组上额外加上一个人。由于学生在展示环节需要用到PPT,所以教室内必须要有投影仪等设备,这样展示的效果会更好。尤其是遇到语言课、音乐课、摄影课等需要声、光、电等素材来辅助的课程,对教室内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除此之外,一架便携式的黑板是必不可少的,方便师生们进行“头脑风暴”,并及时地把脑海里灵光一现的思想记录下来,与其他成员交流、切磋。

“席明纳”教学模式若是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配合。换句话说,席明纳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席明纳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基本操作程序。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对整堂课的节奏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课堂气氛进行适当的调节。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处理自己的事情,而是要盯着学生,如果哪个小组有疑问,要及时地解答。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室内走动,轮流地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这样一来,既可以监督每一位学生是否都积极地融入到课堂讨论中来了,也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作为学生,要在完全理会教师的意图基础上,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小组内部,也可以建立适当的机制,鼓励大家多发言,争当小组组长。对于那些热心建言献策的成员,要给予适当的激烈。

席明纳教学模式的优点很明显,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深入地讨论,积极地参与,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5]在小组讨论中,因为成员都是学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可以不必顾忌地畅所欲言,从容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自身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作为团队的代表,来到全班同学面前汇报,则会磨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回答提问和质疑的过程中提升自己随机应变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还可以发现自身乃至整个团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融洽。总而言之,席明纳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席明纳这一教学模式也有缺点,例如它比较适合30人以下的课堂,对于40人甚至上百人的课堂,它并不适用。[6]

三、“席明纳”在德国成人教育中的推广

德国的成人教育十分发达,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民高校”(Volkshochschule),类似于中国的“夜校”,主要是为社会人士提供语言、技术、艺术等课程。人民高校,顾名思义,就是为普通老百姓办的学校。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政府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州内的人民高校往往会统一管理。另外,还有几个城市本身就是州(类似于中国的直辖市),例如柏林、不莱梅和汉堡,这些机构在全德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人民高校联盟”。人民高校的资助来源于州市县各级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以及学员缴纳的学费。

德国的“人民高校”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办的是以培育行当和手工为主的职业教育。“人民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社会,例如为外籍移民提供语言课程,为赋闲在家的主妇提供花艺课程,为年长独居的孤寡老人提供休闲课程,等等。在人民高校中,往往班级的规模比较小,学生也是来自各行各业,在小组讨论中更容易产生火花,所以席明纳的教学模式实践的特别好。由于德国有大量的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移民群体,他们的融合和身份认同问题,对德国社会的包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移民来说,要想在德国长久地生活下去,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德国的人民高校,正好担负起了教授外国人德语和德国文化的重担。

笔者于2012至2016年在柏林生活和学习,期间参加过柏林西郊一所人民高校的德语课和音乐课。该人民高校位于施特格利兹-采伦多夫区(Steglitz-Zehlendorf)。从课程表上可以了解到,他们提供的课程分为几大板块:“政治与社会”、“文化与装饰”、“健康、娱乐和运动”、“德语”、“外语”、“工作与职业”、“基础教育”等等。“政治与社会”板块主要是一些关于政治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课程。“外语”板块则提供有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汉语、日语等等。

在德语课堂上,笔者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参加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语言班的学生在15至20人之间不等。德语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国籍和主观意愿,将全班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原则是,同一个国家的学生尽量不要安排在同一个小组,为的是避免他们用母语交流,从而影响学习德语的效果。不用自己的母语在课堂上交流,也是对其他成员的一种尊重。笔者所在的小组,有来自智利、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的学生。讲不同母语的人在一起,互相学习,纠正彼此的读音。实际上,每一个人在讲德语时都有自己的口音,这一点在与德语母语者交流时并不会特别注意,但在与其它口音的外国人交流时,会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口音问题,从而加以改善。在课堂讨论中,我还从其他学员身上学习到了许多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十分有益。

在另一堂音乐课上,教师鼓励我们分小组讨论对德国古典音乐的感受。众所周知,德国是音乐之邦,拥有众多彪炳史册的音乐家,例如贝多芬、巴赫、斯特劳斯等音乐天才。音乐课上,从老师对一部作品的介绍和解读开始,之后是分小组讨论。在小组内,我经常遇到年长的德国人。他(她)们自幼受古典音乐的熏陶,有許多自己的感悟,听了之后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在陶冶音乐情操的同时,也从德国同学那里学到了许多地道的德语。所以,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席明纳”的教学模式在德国成人教育体系中是发挥得十分成功的,让我受益匪浅。

四、“席明纳”模式对中国大学课堂的启发

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很明显,容易忽略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套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的儒家思想之中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跟教授讨论,或者是质疑教授所讲的内容,很容易被当成不尊重老师的行为,甚至是扰乱课堂的节奏。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显得比较被动,没有生气,不善于质疑,更缺乏问题意识。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的思想都在随着时代而改变,这套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必要改革。

中国的高校越来越国际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国际留学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面对国际留学生,中国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会显得过于沉闷。笔者在上海大学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课程中,就采用了德国席明纳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几位中国学生的身影,他们积极地参与互动。从中我体会到,并不是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参加讨论,或者说中国学生天生很被动,只是他们缺少一个平台。如果教师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积极地引导大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就会提高。德国的“席明纳”教学模式,正是可供的选项之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了全英文课程Global History和《近现代西方社会文化史》(Modern European Social-cultural History)这两门课程作为“席明纳”模式的试验田。全球史(Global History)这门课是以外国留学生硕士一年级为主要教学对象,他们的本科专业不一定是历史,有的是工商管理、经济、国际关系等等。即便是历史专业,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教学水平和标准也不一样。我们不能期望,一个来自美国大城市的本科畢业生与一个来自缅甸某小镇的本科毕业生在历史知识和视角上完全一样。《近现代西方社会文化史》是针对硕士一年级世界史专业的中国研究生,他们的本科专业绝大多数是历史学。这两门的授课对象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也会略有调整。但这两门又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历史学的基础课。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人物、事件和形势的学问。用司马迁的话说,要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把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来讲述,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这基本上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讲授方式,哪怕是中国学生都不愿意接受,更不用说是国际留学生了。我根据历史系学生的特点,结合德国“席明纳”的教学模式,对课堂进行了适当调整。历史系的学生往往酷爱读书,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都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在小组讨论的环节,我会布置一些类似品评、臧否人物的题目,引导学生梳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可以就某一人物进行讨论,例如他做了那些事,这些事情该如何评价。通过这些的议题的设置,让学生们在讨论的时候有话可讲、有话要讲。同时,我还会借助一些实体道具,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近现代西方社会文化史》这门课上,我会把自己收藏的经典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印刷品),挂在教室的墙上,学生们可以现场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绘画的技巧。

通过设定恰当的选题,来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我以全球史(Global History)这门课为例来说明。在讲到罗马帝国的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者对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主流观点,我会在课上先讲述罗马皇帝做的一些事情。有些皇帝做了伟大的事情,例如哈德良皇帝在不列颠修筑长城,来巩固罗马帝国的边界,再如戴克里先皇帝改革帝国的领导人制度,让罗马帝国得以继续存在。但也有不少罗马皇帝干了许多荒唐事,例如卡里古拉皇帝穿着女人的衣服闲逛,用犯人喂竞技场的野兽,再例如昏君尼禄皇帝,沉溺于于声色犬马,奏乐、唱歌、画画、赛马、写作、体操,五花八门,不亦乐乎。学生们在讨论的时候,既觉得罗马皇帝的所作所为是逸闻轶事,讨论起来不枯燥,又了解了罗马帝国统治者的个人品质对帝国命运的决定作用。在讨论的后期,我再引导大家去了解这些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哪些皇帝迫害了基督徒,哪些皇帝又扶植了基督教。最后,我会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提出的观点——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因为把基督教立为国教——介绍给大家。如此一来,就不显得突兀和生涩,一切水到渠成。

五、结束语

费孝通先生从伦敦经济学院的席明纳中推衍出以学术反思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地应用于中国的课堂中。费先生在北京大学开办了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着重导师和学员之间的对话,让学术讨论超越了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这显然是德国席明纳教学模式在中国课堂上的成功实践,十分具有借鉴意义。[7]实际上,已经有中国学者开始在法学领域探索席明纳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在管理学领域,这种小班授课的席明纳模式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9]

参考文献:

[1]Meyers Gro es Konversations-Lexikon[Z].Leipzig: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1909.

[2]左菁.德国“席明纳”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47-48.

[3]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Ulrich Breuer, Matthias Emrich: Seminar. In: Ute Frietsch, J?觟rg Rogge(Hrsg.):über die Praxis des kulturwissenschaftlichen Arbeitens. Ein Handwrterbuch. Transcript[Z].Bielefeld,2013.

[5]杨静慧.“席明纳”教学模式:优势、功能及其实施原则[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9-23.

[6]李现平.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2012(1):23-26.

[7]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J].读书,1997(10):3-9.

[8]左菁.我国法学教育引入“席明纳”教学模式论证[J].科教文汇,2015(9):29-31.

[9]冯欣欣,荆俊昌.对管理学课程应用“席明纳”教学模式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67-168.

推荐访问:德国 教学模式 探索 席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