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模式的改革

时间:2023-05-04 19:3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结构教学中突显的问题,提出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主要实现向实践教学过渡。实施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建筑类人才的进步,专业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为建筑事业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0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重视对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这个纲要提出:要形成科学的质量观,主要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判断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建筑技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开展全面的实践教学,使建筑人才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一、建筑工程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更加偏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实践能力的重视。而要全面提高建筑人才的实践能力,一方面首先需要具备丰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必须要配合合理的资源环境。运用固有的模式无法彻底处理新问题,所以要不断研究适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新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很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建筑类高校在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各个高校在主观上对于实践教学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基本上侧重于对理论的教学,而很少设置实践的环节;侧重于对课堂内容的讲授,而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实践体验。很多建筑院校的实验室设备老化,空间狭小,投资费用很少,所以老师们一个学期也没有几节实验课,校内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第二,各种实践基地都不具备,实习基地基本上无法派上用场。很多高校的位置偏远,附近没有工厂、城镇,由于学校范围、性质等的影响,想寻求合适的合作企业存在许多阻碍。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且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所以不愿意无偿和学校进行多次合作,因此,企业即使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培养他们,甚至有些企业拒绝让学生来工厂实习。此外,很多学生在实习中只是走过场,没有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最初设定的实践规划很难得到切实履行。

第三,具备实践经验的老师很匮乏,或者老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一些老师只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教学培训,对于工程项目没有真正接触过,也没有单独负责过一个工程任务。很多老师对于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没有明确认知,对于各种管理事项没有全面的实践体验,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就不得而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就会影响对实践性人才的打造。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

1、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首先要更新现在的教学内容。建筑工程结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产生的都是实用价值高的人才,但现在建筑工程结构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设计型人才的打造,所以急需更新教学内容。要对课程中多次出现的部分进行整理、合并,将基本的工程概念明确化,删减其中晦涩、适用性差的理论,只要包含常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内容就可以。建筑工程结构课程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等等,所以,课程内容要与施工环节结合起来,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此外,要更多的增加平法施工的方法和技巧,与实际情况相适应,致力于提高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让学生更快上手,顺利应对工程问题。

其次逐渐深化规范理念。规范是结构工程师首先要达到的标准,在建筑工程结构课程中,包括许多公式,计算过程复杂,还要符合规范条例的要求,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在教学中,老师要参考时下的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习题,对于很难理解的公式要做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将其分解开,向学生解释清楚。建筑工程结构课程中对于构造的要求很严格,涉及范围广,必须要加强对构造的认识,在实践性教学中,对构造的教学要比理论的教学更加关键。针对构造进行教学时,要增加多媒体教学的环节,通过多媒体技術向学生展示施工图的绘制过程、施工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直观的掌握施工技巧。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板中构造钢筋的配置位置和各种类型,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现场传授。

此外要转变对结构抗震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对结构抗震的教学采取盲目传授的方法,一味地单方面灌输,属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针对结构抗震的内容,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主要将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使学生自觉加入到实践中;提出一个案例,引申出相关的问题和操作方法,然后在加入一些图片和视频。主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采用引导式的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思考,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对于案例的选择,要偏向于实际中的工程项目,选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典型性的案例,可以说明普遍的情况。开展案例教学,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既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2、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主要是一项实践型的课程教学工作。主要是当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要进行的实践环节。致力于加强学生处理实际困难的能力,然而,目前却暴露出很多不足。例如:课程管理组织工作繁杂、学生抄袭现象多等等。为了解决当前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改进策略。

首先,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学院课程群成员会制定一套普遍的课程设计纲要,老师要依据纲要要求制定工作任务计划。学校会专门开设一些教室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而且有老师会定期查验课程设计的具体发展状况,出现的问题等。一般都是等课程设计开始后,有老师负责查验设计的进展形势,对于其中暴露的问题会做特别关注,而且会给出解决意见。当老师负责设计后续的追踪时,要依据各个学生的个人特点,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同时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统一解答。当课程设计彻底完成后,要及时上交相关的结果,然后将相关研究成果交由教研室统一管理。

其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设计主要实现将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的过程,充分突显学生的参与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对于具体的任务有全面的认识。在前期要开展课程设计时,学生需要自己查找许多文献,设定多个方案,再和老师进行沟通,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方案。在正式开始课程设计时,要特别注重过程的严谨、科学,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尽力做到全员参加。此外,在课程设计中,绘制CAD图纸,最好让学生手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形成认真的态度,增强他们的绘图能力和技巧。

此外,要改变现在的考核方式。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计算过程来决定的,势必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课程设计的成绩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尽量客观、中允。为避免这种不合理的存在,最好通过答辩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说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目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产生自信,而且便于老师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结语

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结构教学模式改革做出相关分析,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概括当前建筑工程结构教学中暴露的弊端,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增强建筑工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程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金荣,王会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 结构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