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居高临下看英伦》的创作特点

时间:2023-05-03 18:4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居高临下看英伦》(Britain from Above)是BBC英国广播电视公司播出的六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著名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带领观众上演一段“史诗”般的旅行,他由上俯瞰英国的各个角落,探寻古往今来英国的变迁。在宏大叙事之下,以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视角,展现给观众这个城市的秘密和暗藏的生活韵律,探索每一个个人和英国的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 《居高临下看英伦》的内容梗概

1.《居高临下看英伦》的节目内容

该片运用了尖端的科技去拍摄云海、航拍大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在我们平时无法达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熟知的世界。以高清技术拍摄,并自2008年8月10日开始分三周在英国广播电视公司一套、二套和四套三个频道播出甚至经常重播。官方网站做了大量特色宣传,例如,该剧的策划,用16种不同景别重塑时光、历史时刻的粗线条剪辑和幕后制作等独家素材。该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24小时玩转英伦(24 Hour Britain)——带你英国一日游,从高空玩转英国。

第二部分:伦敦游(The City)——带你走进伦敦,让你淋漓尽致地漫步在这座著名的都市。

第三部分:人文英伦(Man Made Britain)——将带你从高空欣赏英国最着名的地标性建筑和人文奇观。

第四部分:乡野风情(The Land)——带你游览英伦的乡野,尽享东英格兰地区的风土文化。

第五部分:野性英伦(Untamed Britain)——本集将带你与滑翔机一起飞翔,从小鸟的视角来观赏英国的自然风情。

第六部分:工业景致(The Industrial Landscape)——带你了解英伦的现代工业成就,体会几十年的时代变化。①

2. 《居高临下看英伦》的段落分析

以该片的第一部分“24小时玩转英伦”为例来作简单的分析。在这部分导演带领我们探索的是普通英国人一天的生活。该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到,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每天在这个城市中穿梭,整个城市有条不紊的运行着,我们看到复杂而庞大的运行机制。这是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最大规模运用航拍手法来制作的纪录片,片头接连运用航拍的大场面镜头来描写宏观场面:高耸的建筑群、拥挤的街道、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阳光沙滩、大型停车场等等。通过这些镜头的表达,我们对这个城市有了最初步的印象。

整个城市的出场镜头完成之后,开始介绍城市交通,这其中是有非常考究的逻辑顺序。一个城市从清晨开始新一天的运作,普通的民众迈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工作,因此交通问题是这个城市要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整个片段以一个郊区的社区生活为开端,采用航拍手法,从宏观视角上告诉观众,整个城市就要苏醒。之后是主持人出镜做简单介绍,紧接着是正常角度全景拍摄的火车进站、乘客上车这一过程,后期加工处理后形成快进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的处理几乎贯穿整个交通运行段落。

我们可以清楚的体会到清晨时刻,一天生活开始的那种紧张和忙碌。该片共用了12个镜头来描述铁路交通。后面的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所用的镜头数都要少于铁路交通,事实上,仅铁路交通的一组镜头就已经完成了该片想要表达的城市苏醒、新的繁忙的一天即将开始的任务,后面的公共交通及私家车更多的是向下一个叙述单元(交通拥堵)的过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钞车段落,无论从画面、色彩还是叙事方式上都借用了现在观众缘极佳的警匪片的元素、黑白画面、急拉急推、晃动镜头、闪白等,突出了环境的不安定、该职业的潜在危险以及从事这项工作人员的心理活动等。这样的尝试在纪录片创作中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当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观赏该片时已有了对该片潜在的接受预期,当他们看到的东西超出其观赏预期时就会产生新奇的观赏效果,运钞车段落就产生了这种神奇的接受效果,值得我们借鉴运用。

二、 《居高临下看英伦》的创作特点

1. 充分利用航拍摄影手法

该片是第一个大范围运用航拍的手法在空中俯瞰一个国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风光,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国家机器复杂的运作机制,也能了解这个国家如何从一片荒蛮的森林,经历各个时代逐渐演变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变迁历程。

航空摄影因其特殊的拍摄方法使我们镜头的表现力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奇妙变化,我们第一次以一个如此高的视角观察、审视一个国家,由此带来那种无可比拟的方位感、空间感深深的震撼了每一个观众。

2. 叙事角度与关注点新颖

该片中很多叙事点的选择都是不同于常规的。比如片中讲述电力系统部分。该片极富创意的选取了晚高峰供电的一个段落,清晰明了的向观众讲述用电高峰到来的时间、判断标准、应对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透过这一个小段落,平常百姓就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整个国家的电力储备有比较宏观的初步认识,以小见大。

3. 历史再现及对比体现客观真实性

得益于BBC几十年来搜集的视频、图片素材,这些收藏的影像把已经不复存在的往昔还原出大地曾经的面貌。一组组的对比镜头,历史时刻的黑白颗粒处理,客观真实的再现历史,带给观众最直观的关于60年变迁的历程展示,中间夹杂对经历这些历史变化的人物的采访,这些都极大的契合了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如此大规模的在一部片子中进行古今对比不仅需要这个城市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有极其系统和翔实的资料数据。历史在每一个城市中,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留下印迹,当那些印记在屏幕上一点一点清晰起来的时候就是最能打动观众的时刻,因为这几乎是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三、《居高临下看英伦》的创新之处

1. 最新的卫星技术和创新的空中摄影

该片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和GPS资料,分析英国人口分布密度,进出英吉利海峡船只运行路线、航空线路、电话网络、信息传递、甚至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等方方面面,并由此构成了一幅幅美丽惊人的画面。BBC的创新之处是将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给视觉化出来,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例如在表现英国人口地理分布中,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类似点点繁星,之后镜头拉开,整个场景极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宇宙星空,此时,主持人画外音解说出现,引领观众思路,揭开了“星空图”的秘密,观众恍然大悟。这样的表现方式在用于说明人口地理分布方面,直接、明了,而且带有诗意化的叙事和画面特征。避免了此类型纪录片在讲解人口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的晦涩、难懂等问题。这是我们从未见到过的表现方式。其后这种表现方式在全片中多次用到,也成为了本片的一大特色。

2. 主持人的出场方式独树一帜

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他的第一次出场就是非同寻常的。安德鲁·马尔站在建筑物的顶层,摄像机对其进行航拍,而且是主持人的全景,构图等方面都无可挑剔。安德鲁·马尔另一个比较能吸引观众眼球的出场就是跳伞段落了,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个摄影机的存在,观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集体体验了一把跳伞的感官刺激。安德鲁·马尔时而以一种叙述者或探索者的形象出现,时而以一种普通民众的角色出现,时而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式的谈话。主持人在本片中的多种存在感的体现及各种出场方式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从这些创新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带给电影、电视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

3. 众多鲜为人知的空中作业工种

观看完该片我们会发现原来空中也有这么多的工作环节,有些工作大概是第一次出现在观众视野中。电路维护、运钞车护送、交通监控等等,这个段落体现的是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特征,是情感表达段落。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他们每天都生活在空中、俯瞰着这个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路维护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劳动,观察这个国家所有的高压输电线是否正常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充满危险,在距离高压线仅几米的上空,还要躲避四处的树枝,在这种状况下,小心翼翼的找到出现问题的高压线路、并拍摄照片传回总部。每检查一遍线路的周期是半年,周而复始。从这些段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导演编排的巧妙用意。

四、《居高临下看英伦》的思考

这部片子是个索引式的英国概貌,但却提供了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或者说是建立了认识这个城市的基本骨架,血肉和细节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实地勘探添加。虽然这部片子做出了许多大胆、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有所改进的。下面简单说说我的一点思考:

航拍的采用可以说是本片的一大特色,航拍对于整个城市面貌的宏观展现、镜头的某些特殊角度对这个城市的呈现等方面确实是有其他拍摄方式所不具有的优点,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一些场景。但是受航拍本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及其局限性,导致了同一景别或区别不大的摄像机运动轨迹的反复出现,这就会造成观众对此方式最初的兴趣值慢慢降低,比如在人文英伦(Man made Britain)部分中,许多著名的景观在一个段落中集中展现,而曾经的观影体验中这些景观也有许多是航拍镜头,这样,观众的观影新奇感就很难被调动起来。主持人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但是有些部分过渡依赖主持人的解说,画面的信息量又不足以支撑解说词中的部分内容,出现了观众想要了解,而镜头缺失的状况。

注释:

① 来源于互联网,网址/topics/2883561/

作者简介:李姝,20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推荐访问:英伦 居高临下 浅析 纪录片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