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3-05-01 19:18: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问题有: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减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消退,教师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呈两极分化状态,新课程有关实验探究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统一师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统筹兼顾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流程,提高化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等。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1 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仍然是当代化学科学的最本质特征。化学实验既是研究化学科学的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科学的方法,更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也是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作为基本理念的重要原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的高中化学教育的蓝图是美好的,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合理的,但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地位和质量的下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实验教学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具有直接且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做一些探讨。

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虽然不同高中学校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实验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随着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各高中学校的实验条件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此处不再赘述。下面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从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过程等角度,对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作一简单梳理。

2.1 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减少,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降相对于新课程改革,各地的高考模式改革相对滞后,应试教育观念对各学科的教学工作的制约作用依旧十分明显。

2.2 教师实验教学研究两极分化,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相关期刊的研究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并大力提倡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许多一线化学教师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教学的创新和研究之中,而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在许多的公开课、观摩课和评优课上,开课教师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有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经常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很多教师将实验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近几年,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中学化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化学实验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较以前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上动力不足,若不是为了职称评定,很少参与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相关研究。很多教师没有研读有关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方面文章的兴趣和习惯,对改进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发表实验教学及其研究的文章也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

2.3 新教材实验内容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比较新课标与旧大纲高中化学教科书(以人教版为例,下同)关于实验的安排发现,新课标教科书的实验内容还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新课标教科书较旧大纲教科书选编的实验数目明显减少。旧大纲教科书选编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数目总计为 132 个,虽然新课标教科书选编的实验(包括实验和科学探究)数目总计为 146 个,但这 146 个实验分布在 8 个模块中,而选择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也只要求选学其中 5 个模块,以学生选择化学 1、化学 2、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这些模块中选编的化学实验数目共为 98 个,比旧大纲教科书的 132 个实验少了34 个,减少了约四分之一。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师生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并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与开发(包括实验的改进、创新、重新组合等)。在协调好教师、学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处理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之间的关系。

3.1 统一师生对高中化学实验的认识

师生对化学实验功能与价值的认识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此应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如下共识:化学实验不仅在智育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而且在德育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思想,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性格等;同时在美育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色,协调好化学实验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关系,努力开创高中化学教学与实验教学双赢的局面。

3.2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时间大为缩短的情况下,有无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直接关系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乃至高中化学教学的成败。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时,首先应考虑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需要、课时情况;其次应了解学校实验条件、各年级学生实验水平和年龄特征;再次,由于现行的教材没有明确哪些作为演示实验、哪些作为分组实验,制定计划时,应在参照旧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的特点与功能,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进行合理分类;最后,在统筹兼顾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补充的实验、常规实验、微型实验、创新实验等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化学教学计划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3.3 提高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能力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和研究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规定的我国从小学到高中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在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指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就必须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很好的探究性,教师应适时地将有关问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研究,在使学生获得研究体验、了解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及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2] 杨先昌,廖可珍,施志毅 .化学教育学 [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82~318.

推荐访问:对策 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