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实验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5-01 18:4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及案例分析

(一)物理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

例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探究的方向并没有在本书中具体给出,但在学生猜测的这一部分给出。第一,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有关;第二,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正在排出的液体的大小有关。对于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它进行深入地探究。例如,为了引导学生猜测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测过程本身就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中可以把每一个猜想都作为一个探究的题目,比如说探究物体的密度与浮力的大小是否有关;探索液体的密度是否与物体浮力的大小有关;探究物体的体积是否与浮力大小有关;探究物体的形状是否与浮力的大小有关等,这样把这个探究拆出不同的探究实验,引领学生对其进行探究,经历了这些科学探究过程,学生不仅感受到控制变量方法的应用,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学生完成书上的探究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调出一个清晰的像,如果用不透明物体将凸透镜遮盖住一部分,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

(2)在实验过程中,调出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物体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内上、下或前后移动,屏上的像会怎样移动?

这两个思考属于本实验的延伸与拓展,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用实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有益提升。

(二)物理测量性实验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基本公式的定义出发,我们有多渠道和多方面的方法来设法处理实验问题。这是我们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学到的知识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出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行性度量方法。

物理测量实验教学中多元测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

例1:测量固体密度。

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我们可以从公式P =m/V开始,直接用天平测量或者用弹簧天平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m。使用刻度或刻度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V,并指导学生合并这些方法。有4种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随着学生物理知识的逐渐扩大,学生在掌握压力和浮力的概念和杠杆原理后,可以将弹簧秤称为浮力称重法。用杠杆儿间接称质量法;天平等質量法来测。测量固体密度不仅有很多方法,但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也很多。如密度计直接测量法;天平等质量法;杠杆法等。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仍然是密度的定义:p=m/V,从而达到殊途归一的效果。

在相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通过转化实验设备分化思维,多个知识点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使学生达到能灵活地处理问题的目的。

例2:测土豆密度。

方法一:天平,刻度尺,小刀

(1)用小刀将土豆切成正方体用刻度尺测其边长a

(2)用天平测出质量m

(3)表达式:

方法二:天平,量筒,水,细线

(1)用天平测出质量m

(2)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V1

(3)用细线拴住土豆浸没在水中V2

(4)表达式:

方法三:天平和砝码、烧杯、水和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土豆的质量记为m 1

(2)将烧杯盛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 m2

(3)用细线将土豆系住之后浸没在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水溢出后此时烧杯总质量记为m3

(4)表达式:

方法四:天平、足够多的水

(1)将量筒内装上适量的水,并读出量(下转208页)(上接148页)筒的示数记为V1 。

(2)将土豆切成空心条型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记为 V2。

(3)将土豆浸没到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记为V3。

(4)表达式:

方法五:塑料盒、量筒、水和细线

(1)将塑料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的体积记为 V1。

(2)将土豆放在塑料块上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记为 V2。

(3)然后用细线将土豆系住也并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记为V3。

(4)表达式:

方法六:天平、砝码、烧杯、水和细线

(1)将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土豆的质量记为 m1。

(2)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3)用细线系住土豆并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三者天的总质量记为m3。

(4)表达式:

方法七: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和细线

(1)用细线系住土豆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土豆块的重力Co。

(2)将土豆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

(3)表达式:

参考文献:

[1]黄伟群.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发散 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 物理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