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垦区农机现代化

时间:2023-04-30 19:00: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黑龙江垦区农业开发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从开荒建场时起,始终坚持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始终坚持用国内外、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农机设备武装垦区的大农业。农业机械化为垦区的粮食生产,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垦区经济社会进入“奋力超越”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大力实施“强工攻坚战”、进军世界500强的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化要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农机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垦区农机化发展水平国内领先、世界先进

(一)坚持农机更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装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定范围内农机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装备是农机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垦区多年来,始终坚持追踪国内外最前沿、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方向,坚持农机不断更新,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和装备现代化大农机。特别是近些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加快更新步伐,仅近三年累计更新投入就达87亿元,更新14万台件,其中2012年更新投入32亿,持续超历史。累计建设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总数已达380个,基本实现了旱田面积的全覆盖。农机装备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并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截止到2012年底,拥有农机总动力740万千瓦,农机原值171.7亿元,各类大中型拖拉机82353台(其中180马力以上的1715台),各类配套农具212413台件,水稻插秧机79942台,节水灌溉机械16168套,各类联合收获机20177台,谷物烘干机487台,种子加工机械867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393套,农用飞机53架。农机装备的主要特点是:装备标准高、投入大,平均亩投入400余元;科技含量高,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机电液一体化,能够多功能、复式作业,可实现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即时测产等作业;装备新,新度系数在0.75以上;装备齐全,各种设备几乎是应有尽有。垦区早已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其中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97.5%,产前产后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12年实现航化作业面积2000余万亩。

(二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应用走在前列

垦区在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农机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也就提高了垦区对农机新技术和新机械推广应用的水平,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始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每年垦区都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需要,确定推广一批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械。近几年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要求,重点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大豆精量播种技术及机具、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设备、水稻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和程控设备、水稻高性能插秧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芸豆、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收获机械等十多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显著。据测算,每年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新增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以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精量播种机为例,播种质量高,播的均匀、深浅一致。以播玉米为例,节省种子0.5斤/亩,人工间苗费20元/亩,可增产8—10%,每亩节本增收达100元/亩以上,每台可担负6000亩,目前以推广千余台,深受职工欢迎;再以推广应用高性能快速插秧机为例,每亩增产5—8%,每亩增收70—100元,每台平均担负插秧面积500亩,目前已推广万余台;推广拖拉机卫星定位自动导航设备已达千余台,大幅提高拖拉机功效和利用率,使每台拖拉机能增加作业量30—50%。垦区同国际间的农机技术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增强。“北大荒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影响。

(三)农机管理模式独特,管理水平国内外领先

垦区依据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建立了“统分结合”与“统放结合”的农机经营管理模式。农机的所有权、经营权落实到了家庭农场和农场职工,但农机管理权则实行集中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如“六统一”。每个管理区或作业区都建有农机具停放场,实现了车有库、具有棚,普遍实行标准化的停放与管理。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标准较高、结构新颖和各具特色的农机具停放场,建设了像红星、鹤山、宝山、七星、友谊、八五三农场等一些高标准的集农机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从2001年开始,一直坚持开展“农机标准化管理达标与创新活动”,不断完善“农机标准化管理目标考核1000分制评比办法”。坚持全面开展和实施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标准化作业达标率95%以上。

(四)农机安全水平很高,实现农机安全生产“六连冠”

农机安全监理自成体系,始终坚持把农机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经常开展“农机安全年”、“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月”等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强对农机法规培训、宣传教育和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和清理“黑车”、“非驾”。农用拖拉机和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挂牌率达96%以上,农机驾驶人员持证率达96%以上。农机安全生产,连续六年无农机重特大和死亡事故发生,实现了“六连冠”。

(五)农机组织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

垦区农机培训、质量监督、产品试验、油料供应、维修服务、市场销售、安全监理、农机执法等自成体系。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合作社、协会等)314个;有各类农机户48529个;农机维修网点1229个,其中一级5个,二级31个,三级353个,专修点910个;农机经销企业66个,农机经销点305个。农机燃油供应,垦区自称体系,几乎每个农场都有加油站,作业站或农机管理服务中心都有储存罐,年消耗燃油40余万吨,2011年消耗42.61万吨。坚持把农机服务寓于农机标准化管理之中,有机结合,服务及时、到位,质量好。农具场或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就是农机管理与服务的阵地和平台。在“六统一”的管理之中,包含了有效服务。在农场内部,坚持农机作业实行有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实行“优机、优质、优价”政策。农忙季节,农场还组织成立 “农机110”、“ 农机120”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及时提供维修保养和技术咨询服务,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

(六)对周围农村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突出

长期以来,垦区的农机化发展始终对周围农村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场县共建”活动,组织垦区大型农机到农村为农民“三代”作业服务,既充分发挥了农垦大机械的作用,又给农村送去了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截止2012年,农垦累计出动各类机械7.7万台次,完成“三代”作业面积1.65亿亩,其中2012年已达5076万亩,累计实现农机创收23.5亿元,农村农民节本增收50.54亿元。场县累计共建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44个,其中2012年新共建23个,有力地促进了场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农垦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了互惠双赢,还促进了“场县共建”向其他领域发展和延伸。

(七)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北大荒农机人员队伍

垦区现有农机从业人员11.7万人,其中驾驶员7.6万人。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不断培训队伍,建立了农机“三级培训网络和体系”,进行分级分层次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机大培训行动,每年都利用农闲时间,特别是冬闲时组织各种农机培训,年培训达7万多人次,培训面达80% 以上。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技能大赛”、“青工大比武”,如“插秧机能手大赛”等。近些年,还结合大型机械的引进,先后把部分农机骨干人员送到国外培训,提高了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能力。目前有80%以上的驾驶操作人员能够达到“四懂四会”的标准。坚持不断用“北大荒精神”武装北大荒农机人,建设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素质高、作风硬、肯吃苦、能战斗的北大荒农机队伍。

(八)农机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凸显

2012年垦区农机制造骨干企业26家,预计实现销售额10亿元,较2011年的7.2亿元增长50%,增长势头强劲。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如北大荒众荣公司产品已销售到新疆、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省区。红兴隆机械有限公司在吉林和辽宁市场销售额逐年增加。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合资合作进一步深入,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如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外资合作,其子公司众荣公司、十方公司和设施农业公司先后与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和韩国等大型农机企业合资生产甜菜移栽收获机械、精密播种机械、大型整地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国产化率和省内配套率有所提高,众荣公司生产的甜菜移栽收获机械完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目前国产化率达到70%。与此同时,重点农机装备园区及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省级重点项目--黑龙江雷沃北大荒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于2010年10月开工,目前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000多万元,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底已经投入生产,2012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1000万元。

二、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农机现代化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喜人。全国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预计可达到57%,中央财政的购机补贴已达到215亿元,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机化发展的速度更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说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发挥垦区优势,乘势而上,从而实现垦区农机化发展的新跨越,进而超越,最终实现卓越。

农机化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黑龙江垦区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垦区农业机械化,当好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排头兵”和“领跑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也十分艰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都应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跑在最前头。应面向未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通过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来加快推进垦区的农机现代化。

垦区农机化发展还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日益增长的农机化需求与农机补贴不足带来的矛盾。按照垦区农机化发展规划和职工购机计划,按不超过30%的补贴率,2013年根据摸底调查,垦区农机更新投入预计超过35亿元,需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目前国家给垦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只能满足一半多。目前仍有一些性能落后、机型陈旧的机械仍在使用,迫切需要换代更新;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需要拓展农机化发展领域和空间。垦区水稻、玉米面积增加,水稻高性能插秧机、玉米播种和专用收获机械力量不够,抗灾机型不足,经特作物和畜牧生产机械化须进一步加强;三是农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越加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四是农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五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农机推广机构和专职推广人员,需要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农场农机监理体制也有待理顺;六是农机制造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差,研发水平和制造设备落后,资金短缺,还没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缺少大型农机制造龙头企业。但是,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决心,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能弱、发展的措施不能减、发展的速度不能缓、发展的质量不能降,进一步巩固农机化发展的好形势,认真谋划今后的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做新贡献。

垦区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机,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坚持“抓更新、增科技、拓共建、兴产业、强管理、建体系、提素质、保安全”的统筹工作指导方针,加快推进“一个转变、六个延伸”,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为垦区“十二五”末粮食总产实现460亿斤,实施“强工、兴城、优农”发展战略,进军世界500强,实现“奋力超越”发展和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个转变”: 就是指实现由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的转变。也就是要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实现由传统的农机装备向现代农机装备的转变。虽然近些年垦区装备了一大批先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但还没有达到所有耕地面积现代化农机装备的“全覆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还有许多性能落后、机型陈旧的需要尽快淘汰。今后还要抓住有利时机,继续实施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建设,加快更新步伐,实现现代农机装备的“全覆盖”。

所谓“六个延伸”:一是由旱田装备向水田装备发展和延伸,实现水旱田全过程、全方位的机械化。目前,垦区的水田机械装备虽然发展也很快,但与旱田比相对落后,发展空间很大。到2015年水稻生产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到98%;二是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和延伸,实现全作物的生产过程机械化。垦区种植的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面积大约在300—600万亩之间,主要有甜菜、马铃薯、亚麻、杂豆、白瓜子、蔬菜、药材、花卉等,目前机械化程度特别是播种和收获环节较低,到2015年底,非粮食作物田间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三是由农业生产的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机械化发展延伸,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当田间作业农机化率较高时,必然要向前后发展和延伸,垦区也刚好到了这一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种子清选、精选、包衣、包装等加工机械,也需要大量的粮食产后清选、精选、烘干、包装、储存机械和设备等,需要大量的其他农副产品的保鲜、运输、加工和储存设备等。到2015年底,产前产后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四是由种植业向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和延伸,实现种养业全面生产机械化。围绕垦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今后我们要全面解决牧草种植和玉米青储饲料收获、加工机械,重点解决奶牛饲料搅拌给喂、挤奶、集中榨乳和保鲜运输及储存机械等。到2015年,主要畜牧养殖生产环节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五是由地面机械作业向空中发展和延伸,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立体生产作业。垦区虽然已有50多架农用飞机,年作业能力可达2000万亩,但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增加作业项目和范围,还要立足垦区、服务全省、走向全国。今后,还要增加农用飞机,总数要达到80—100架;六是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发展和延伸,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赋予垦区的使命。农机行业和战线应积极推进农机“场县共建”与跨区作业,推进“影子垦区”和“域外垦区”建设。

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农机总动力达到810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和保持98%,基本实现农机现代化;航化作业能力达到2500万亩;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平均每年实现节本增收10亿元以上;“场县共建”实现“三代”跨区作业面积6500万亩;农机安全生产无特大和死亡事故发生;规模以上农机制企业总产值或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三、真抓实干,统筹发展,全面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

要完成和实现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必须认真统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抓更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充分利用和贯彻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更新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继续从国外引进先进大型、特大型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实现农机更新投入超过30亿元。近几年,应重点扶持购置“六大机械”: 一是引进国外大型特大型收获机械,满足部分农场新增玉米收获机械的需求;二是购买大型免耕玉米、大豆精量播种机,推进播种机械的革命,提高播种精度和播种质量,节本增效;三是水稻自走式高性能快速插秧机,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四是水稻大型智能化集中侵种催芽程控设备,提高水稻发芽质量,为育水稻壮秧打好基础;五是大马力拖拉机卫星定位和导航设备,提高3S技术覆盖率和农机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拖拉机使用效率;六是购买玉米秸秆根茬处理机械。同时也要装备水稻收获机、水稻割晒机、玉米扒棒机、畜牧机械和一些经特作物机械,使垦区的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农机更新总投入将会超过35亿元,进一步突破历史。

(二)增科技,提升农机科技水平

全面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与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化大农机对现代化大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建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大专院技、科研单位和大型农机企业的优势,实行“产、学、研、推”相结合,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抓好先进的、现代化的农机化技术和机械的推广应用。十二五期间,垦区将重点推广应用十大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1)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重点是玉米、大豆高性能大型精量播种机;(2)保护性耕作技术,重点是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联合整地机、深松机、耕耘机、免耕播种机等;(3)水稻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技术,重点是水稻大型集中浸种催芽成控成套设备、自动精量播种机、高性能插秧机、大型全喂入收获机、半喂入收获机、自走式割晒机、产地烘干设备等;(4)卫星导航和农机信息化管理技术;(5)旱田节水灌溉技术; (6)玉米及青贮收获和饲料搅拌饲喂技术,奶牛榨乳与保鲜储运技术;(7)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8)农作物秸秆根茬处理机械,重点是灭茬机、秸秆收集和打捆机;(9)植保机械化技术和航化作业技术;(10)水稻钵育机插技术。

(三)拓共建,实现场县共建新突破

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三代”服务能力,拓展跨区作业范围、项目和领域,确保总局党委下达的到“十二五”末,年完成跨区作业面积6500万亩目标。既要拓展农机共建合作领域,又要提升合作共建水平。一是要重点抓好“三代”任务目标的落实。及早与地方开展对接,将跨区作业任务落实到农场的管理区、作业站、车组,落实到地方乡、村和地号。落实作业项目、作业时间、作业标准等,签订作业合同或协议。二是,抓信息和技术服务。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开展农机“三代”信息服务,为有机户和农民提供跨区作业信息和指导价格。同时,加强技术指导,为有机户跨区作业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抓模式创新与推广。积极推进整村屯租种土地和全程代耕模式,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以及场县共建的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积极扩大整村屯租种和全程农机代耕作业服务的规模。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跨区作业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和上报跨区作业进度和问题,做好统计资料的存档。五是,加大农机跨区作业宣传工作,及时总结跨区作业经验,宣传跨区作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通报跨区作业进度。六是紧紧抓住地方农村大力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的机遇,积极争取与地方合作共建大型农机合作社。

(四)兴产业,振兴农机制造业

从2012年总局党委提出今后实施“三年强工攻坚战”,按照“高标准起步,全方位开局,快节奏推进”的要求,垦区工业将全面步入快车道,给垦区的农机制造业带来极好发展机遇,列入重点项目的农机制造企业将得到国家、省和总局政策性的扶持。目前松花江农场“北大荒农机制造产业园区”、“北大荒宾西农机制造产业园区”、红兴隆机械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管理局农机制造业项目都已分别列入了黑龙江省和省农垦总局强工重点项目中。垦区各农机制造企业,应充分抢抓机遇,加大科技投资,提高创新能力,研发适合农机化发展需求的新产品。应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规划,搞好农机产品研发,要立项目、立大项目,争取得到政策性支持。同时,应重点发挥农机企业集团和产业园的优势,在农机制造业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雷沃北大荒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将成为垦区的农机制造龙头和骨干企业,预计到2015年该企业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年生产拖拉机、收获机等主要农机具2万余台件。

(五)强管理,再上新台阶

坚持农机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农机管理标准化水平。按照总局农机局下发的《开展“十二五 ”农机管理标准化创新与达标活动方案》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农机标准化管理达标与创新活动。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农机标准化管理达标规划。坚持以农机标准化作业为核心,加强农机标准化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检查验收和管理的制度规范建设,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岗位练兵”和“大比武”活动,特别要注重配合提高新一代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驾驶和标准化作业水平。要探索和创新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和经营管理的新机制。结合垦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新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新建设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应具备现代化的农机数字管理系统和指挥调度平台,达到“三库一场”、“四室四化”建设标准,达到“全、齐、净、垫、涂、松、卸、封、美、好”的农机具停放保管的“十字标准”,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

(六)建体系,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进一步提升农机组织化程度,健全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积极推进农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走农机联合投资、联合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之路,提高农机利用率。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进程。探索建立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有机户为基础,以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支持的农机公益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保障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对油料、配件及农机推广、维修保养、销售网点的建设和管理,为有机户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

(七)提素质,加强农机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农机大培训,推进农机队伍和北大荒农机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大培训行动。通过开展农机化技术大培训行动,提高垦区各级农机管理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机监理人员的科技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基层和有机户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维修人员以及新购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农业机械维护保养,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提高机械利用率,促进节本增效。同时,还应为农村农机“场县共建”培训农机人才。加快农业航空驾驶人员培训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北大荒农机文化建设,全面推行着装北大荒农机工人标志服和“北大荒集团”企业形象标志,做到每名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都着“北大荒农机”标制服;每台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上都粘贴“北大荒集团”标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农机化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成果,坚持用北大荒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武装北大荒农机人。

(八)保安全,实现农机安全生产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机监理体系,落实国家农机安全监理惠农政策,推进“实地检验”、“免费监理”工作。应层层签订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机监理装备水平,执行《垦区农机监理内业补充规定》,实施内业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场区户创建活动,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农机隐患排查行动,集中整治农机违章,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实现拖拉机、收获机登记率96%以上,驾驶员持证率96%以上,拖拉机检验合格率95%以上。着重抓好航化作业安全管理,落实责任,实施准入制度,加强航化作业安全监督检查。力争实现无农机特重大和死亡事故发生,持续实现农机安全生产。

(编辑/穆杨)

推荐访问:垦区 而上 农机 加快推进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