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3-04-27 16: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国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且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传统文化反而变得不受重视。因此强化我国传统文化变得十分重要,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是非常艰巨的。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知识,解答难题,还要肩负着通过教材课本进行延伸,对传统文化进行延伸渗透的重要职责。要通过课堂学习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为他们种下一颗求知的种子,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如何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苏教版;渗透;传统文化 ;有效教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过最繁荣的百家争鸣,也有过低谷焚书坑儒。曾历经千难万阻,流传于各大洲,也从各大洲吸收好的文化加以充实,然而伴随着他的辉煌而来的不是更大的荣光,而是一种灾难性的毁灭,八股文对诗词歌赋,格物致知的取缔,八国联军的铁蹄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分崩离析,这些不是最严重的,文革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传统文化受到最大的冲击。大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崩溃,很多珍贵典籍消失毁坏,道德文化,民族精神没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传统文化礼仪缺失等等。为此,我国新课改把语文课堂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为万千学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概括

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5千年历史积累下的宝贵财务,不仅仅是大量的文献典籍,文物古迹,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非物质方面的财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拥有完整的礼仪体系,我国的思想也是百家争鸣,具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多民族的国家伴随着的是各地各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以及不同的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等等,千罗万象的内容,而且是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可以不断的发展生存。

而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套教材是以主题单元模式为主,但是其核心却是渗透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关于名家书法赏析、修辞简表、应用文以及语法简表和字词表的附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苏教版教材中主要包含的传统知识点如下: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在八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专题《汉字》,不仅仅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演变,还对汉字集词义、形象、声音与一体的特点进行了强调,毕竟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是非常的重要的。最后还有著名的书法家如米芾、庞中华、王羲之等的书法作品欣赏以及介绍。让学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对文化典籍精细挑选

四书五经 ;史记;水经注;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梦溪笔谈等等,各种诗书典籍多不胜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用一生的时光也未必能学完某一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选择需要精挑细选。做到以点击面,比如说在学到《关雎》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诗经,延伸到风雅颂,大雅小雅,国风,君子六艺等等。学习《论语八则》的时候,就能学习了解论语,孟子,涉及到四书五经。而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时候,会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四大名著,等等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闻名世界的科技技艺

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指南针拥有航海,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四时节气用于生产领域在古代也是极为重要的,还有记录各种技艺的天工开物一书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辛亥革命的纪年方法则涉及到古代的天文历法,可以适当的对天干地支进行补充。

当然不仅于此,还有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细致入微的礼仪,和传世经典的文学艺术都是本教材中传统文化的重点,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

1.通过增加具有趣味性的民俗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自控力,因此靠学生自己学习和老师传统的灌输模式教学是不可行的。

2.每周一诗和朗读小组模式的形成。初中语文教师要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每一周的星期三下午,用一下午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利用周末时间收集的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并且给大家讲解他背后的故事,意思以及涉及到的文化传统等等。每一次5-10个学生,朗读完后,可以让大家一起讨论在每周一诗的收集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感悟,以及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形成朗读小组,除了每周一诗之外,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进行古文朗诵学习,比如说《出师表》。

3.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讲解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精神,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文就以阅读课中文言文阅读学习为例:《人琴俱亡》就是选自《世说新语》的一篇文章,属于苏教版八上三单元的至爱亲情主题。主要是讲王羲之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故事,对于初中生来说读起来还是不容易的,理解更加困难。这个时候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读通、读懂、读透最后到读活。逐渐的去理解和学习文章,了解王献之两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读懂他们之间的血脉亲情。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到古人这种真挚的感情,学会谦让,懂孝悌,明事理。

三、结论

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的渗透,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努力,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初中语文老师不断探索,让传统文化与课堂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小娟.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张元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李斌.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教师,2015,16:68.

[4]张泽静. 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5]卢贵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6]王红侠. 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渗透 初中语文 传统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