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礼俗形成背后的儒家管理思想初探

时间:2023-04-27 15: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孔子的儒家管理思想,阐释了儒家管理思想对终南家礼、族礼和乡礼的影响。认为,儒家思想同时把先秦时期的道德伦理 “孝、德、忠、信、勇”等都纳入到“仁”的管理体系中,因而使“仁”的管理思想融合了各种美德而成为一种完整的观念体系,最终通过仁政实现治国安民。这对中国的家族礼仪、婚丧嫁娶、衣着妆饰、信仰禁忌、衣食住行、成年礼仪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终南文化;民俗;礼俗;儒家思想;影响

终南山位于秦陇文化的中心区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民俗文化来说,这里是“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成语典故的发生地,其他各种民俗文化也形式多样,极具地域魅力和特点。如果说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博物馆,那么终南山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博物馆。[1]终南山一带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长期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其婚俗、葬俗、礼俗、节俗等各种民俗文化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且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儒家管理思想的智慧,本文仅以终南礼俗的形成为例,分析儒家管理思想对终南山北麓民风民俗的影响。

一、孔子儒家管理思想溯源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农业自然经济、宗法家庭的自然社会[2],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以周礼的制度规范来约束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书·康诰》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制作的礼乐其实质就是处理宗法社会贵贱等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

孔子所提倡的“礼治”是建立在宗法管理机制基础上,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反映分封管理的政策要求的封建管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准则;其实质就是要通过“礼治”明确尊卑、贵贱、上下关系,让人们各守其分,各尽其职。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通过仁与礼对人在内部修身和外部制约上的交互作用,使仁的实质和礼的形式有机结合,让人们在行礼的过程中形成自觉地规范与约束,修己安人,内圣外王,达到他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境界。《庄子·天下篇》对此赋予了很高的评价:“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与外王其实就是孔子的仁学与礼学,两者互为表里,浑然一体。[3]“仁”作为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是对“礼”的补充、发展和修正。[4]在他看来“人而不仁如礼何”,所谓“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与礼又是相辅相成的,仁对礼具有导向作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对仁有辅助作用,主张“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儒家思想同时把先秦时期的道德伦理 “孝、德、忠、信、勇”等都纳入到“仁”的管理体系中,因而使“仁”的管理思想融合了各种美德而成为一种完整的观念体系,最终通过仁政实现治国安民,这对中国的家族礼仪、婚丧嫁娶、衣着妆饰、信仰禁忌、衣食住行、成年礼仪都有很大的影响。[5]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咸阳作为十三朝首善之地,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尤其深受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

二、儒家管理思想对终南家礼的影响

终南礼俗根植于终南山地带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耕生产方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具有经济、实用、朴素和大方的特点。例如老幼和长辈优先,待客以礼。旧时终南山地带很多家庭人口较多,其原因是受儒家“礼”与“仁”的管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崇尚家大业大,不少人忌讳分家。尤其是一些富贵家庭,人口达四五十或七八十,甚至上百。

終南山北麓传统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活动主要是耕织,封闭的环境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终南山人吃苦耐劳、简朴过日子的习惯。在家务体系中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妇女是家务的主体,家庭主妇都会把家庭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安、咸阳等地区家庭观念浓厚,多数人留恋小家庭生活,也容易安于现状,一般不愿意迁徙他方,向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传统农业社会中不少家庭或家族也很重视商业,其字号多是家族式管理,经商之道秉承儒家思想的忠诚勤勇等品质。旧时终南山一带的商人,向着南方主要到达川渝云贵,自贡的井盐开发即应归功于陕商,康定“打箭炉”有户县一代商人的足迹;户县稻务庄南家的生意南达武汉,东南达南京、上海,西达宝鸡、兰州等地,三原鲁桥镇孟店周家,泾阳安吴堡吴家,王桥镇于家、姚家,旬邑唐家的商号近及西安,远达甘、川、苏、淮等地[6]。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严格遵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守法经营,表现了终南人民淳朴、勤快、豁达、干练等优秀品质。孔子重视文化教育,主张积极有为,所以自秦汉至今,终南北麓一带民众凡儿女到了上学年龄,则延师课读;形成了尊师重教、注重对子女教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三、儒家管理思想对终南族礼的影响

儒家“仁”的管理思想以宗法管理等级的“亲亲”“尊尊”“贵贵”“长长”为管理内容,继承和发展了上古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华夏原始儒家精神。“仁”以“亲亲”作为宗法原则,“尊尊”作为等级原则。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宗族中按嫡长子继承制代代相传,掌管家政。“尊尊”,是要严格遵守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更不能犯上作乱。“长长”是小辈必须敬重长辈。“男女有别”是指男尊女卑。因为家族内部在婚丧嫁娶以及族谱的编著、修订,祠堂的建设、维修,鳏寡孤独的抚养资助等事务中有着管理与被管理的联系,所以“仁”的主要方面是用“爱人”观念加强血缘联系,以消除缓解管理者亲族内部的冲突,使礼制获得维系的精神力量。[7]

终南北麓地区儒家文化薪火相传,传统的宗族观念影响深远。这一传统源于孔子的儒家管理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终南山一带的九族制对亲属关系的界定以及丧服制中的“五服”概念。《尚书·尧典》中讲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人。一姓或一族有记载家族世系的族谱,多收有本族的源流、记事、人物、庄宅、坟茔、重要文献、家规家训、世系谱等。为了行辈清楚,大多宗族立谱之初便确立了家族世系的命名辈分(排字),如排字为“保清树宏功,家国继世昌。守诚常克念,立志定有方”。或在名的首字用,或用于第二字。关中人同辈之间的排行原则是男子跟男子排,女子跟女子排,兄弟姐妹不能混排;人丁兴旺的家族一个曾祖父为纲,一般家族则以高祖父为纲;以高祖父为纲排行,这符合中国传统家族观念中的“五服”原则。现在终南北麓一带多数家族都传承有旧时的族规,族规或称为“家训”,是旧式家庭家长训诫和制裁家族成员的规则和条例,也是家族成员之间共同遵守的规约。族规的内容大多都有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睦宗族、隆孝养、和相邻、敦礼仪、谋生理、勤职业、笃耕耘等内容,如韩城西仪门秦氏十二祖龙云公所撰修的《宏德堂》,其治家格言基本为一地所遵守。

四、儒家管理思想對终南乡礼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是出自终南山北麓的蓝田乡贤“四吕”(大忠、大均、大临、大防)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所制定的《吕氏乡约》,体现了儒家“礼”的约束与规范功能,其内容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罚式、聚会、主事等方面。[8]时至今日,《吕氏乡约》受到很普遍的赞誉。

儒家“礼”管理思想认为自尊和尊重他人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不但人要自尊,还必须 “尊人”和“敬人”。在旧时关中、终南一带的官吏在外任职,常多年不回家,一旦荣归故里,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讲究,绝不坐着车轿或者骑着马从村子里走过。而是从距离故里比较远的地方下来,徒步往回走,走进村子,向长辈、长者们作揖致礼,问候冷暖;给孩子糖果、玩具、书籍等。表示对乡里乡亲的尊敬和爱戴。《礼记·曲礼》言:“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自尊心,而况富贵乎!”这里的“自卑”是卑谦的意思。《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都在强调尊敬他人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准则。儒家管理思想认为,人除了对相亲行礼致敬,同时也要向自己的祖辈和父母兄长们行礼,比如回到家里后,洗去路途所沾染的尘土后,换上便服,要先向先人遗像或牌位叩头或者到祖坟去烧化纸钱,再走进祖父母或父母的房间请安,然后进行其他事务。孔子强调人生在世,行为要“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不然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秩序。而“礼”的约束性是通过正身和自律来实现的。而在人际往来遵守礼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合适的度,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就是说:一味恭敬顺从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於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退缩;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莽撞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伤害他人。可见,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影响人际关系,破坏社会和谐。

如今,终南山一代的老百姓,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流淌在终南人血脉中传承在终南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释道思想,期待更多的同仁去研究去揭示终南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助力陕西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玮婷.唐终南山诗的文化意义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05).

[2] 刘蔚华.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 1984(09).

[3] 辛全洲.从儒家“礼”思想看和谐社会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06).

[4] 史晓宇.从儒家“礼”的思想看“以德治国”[C].孔学研究,2006(12).

[5] 刘晓璐.中国民俗中的科学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博论文库,2014(05).

[6][8] 李志慧.关中文化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09).

[7]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http://,2015.

推荐访问:儒家 礼俗 初探 管理思想 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