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创新性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26 20: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做出科学规划和设想,安排好科学、完整、有序的教学程序。新课程不仅要重视课前的预设性,更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从整体上重视“宏观构想”设计;从结构上重视“教学环节”设计;从内容上重视“探究问题”设计;从形式上重视“实践活动”设计。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视;创新性;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1-0025-02

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规划。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强调预设性,而忽视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课前预设性,更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因为教学本质就是一种创造,一种艺术。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课前预设,就不会有好的课堂创新,如果没有好的课堂生成和创造,就不会有精彩的课堂。新课程追求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和创造,但生成和创造离不开课前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只有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预设,才能为生成新的课堂资源创造条件,才能构建和谐课堂。

搞好创新性的教学设计,需要语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建立起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需要确定好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情景、教学环节、探究问题、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等,这都属于广义的设计范畴。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前,对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科学地规划、设计、假设,必须安排好一个科学、完整、有序的教学程序,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设计,才能为生成新的课堂资源奠定基础。那么究竟怎样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呢?

一、从整体上重视“宏观构想”设计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对教学内容要有宏观构想的意识和水平。对教学方案要善于开发和创造,善于开发教学资源,善于从宏观上考虑并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如,一位老师在讲初三古诗词复习专题时,从整体和宏观构想设计出了“我出题你接招——诗词对对碰——智力陷阱——慧眼辨真伪——诗词赠友人”等复习环节,把学生分成三个竞赛小组,通过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一路闯关,有效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复习目标。这一宏观构想,使语文复习课不仅有目标的训练了学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了复习效率,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再如,一位教师在讲《爱莲说》一课时,从宏观上构想出了:“说莲文化——析莲形象——谈莲看法——悟莲品格”四个板块,教学重点放在了“说、析、谈、悟”,通过这一构想强化了学生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理解、感受、鉴赏、评价能力。这样的宏观构想和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二、从结构上重视“教学环节”设计

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设计。因为课堂教学,强调结构性、程度性,教学推进过程是由一个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构成,教学环节反映着教学发展各个阶段彼此有规律的交替和衔接。所以,一位好教师要力求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巧妙地蕴含在教学环节之中,善于设计出起伏变化的、不断延伸拓展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教学内容成为层次分明,合理有序,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的教学整体,使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目标中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如,一位教师从整体结构上这样设计了《斑羚飞渡》一课:“探寻要点——锁定飞渡——感受悲怆——心灵碰撞——对话平台”五个教学环节,通过五个创新性的教学环节设计,把教学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教学思路,从整体感知课文,到精段精品,再到思维拓展,与生活联系,使得课堂教学思路明晰,层次细腻,环节紧凑,手法生动,重点突出。再如,一位老师在讲《珍珠鸟》一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环节一:“感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的默读课文,让学生说出对课文的第一感受或总体印象;环节二:“研读课文”。要求学生小声朗读课文,然后提出疑难问题;环节三:“赏读课文”。要求学生陶醉地朗读课文,读出最喜欢的段落和语句,并说出理由;环节四:“悟读课文”。要求学生慢慢回味地读,让学生体会感悟,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悟出了什么哲理。这样的创新性的教学环节设计,表现出了一种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拾级而上、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

三、从内容上重视“探究问题”设计

从教学角度讲,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知识梯度和思维含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研究并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探究问题,以高质量的“探究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追求“妙在一问”的设计艺术。如,一位教师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谁能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全文,学生必须把握课文全局,整体感知课文,这篇文章只能用“骗”字概括,因为文章中的人物除了那个小孩之外都围绕着“骗”字活动。但学生讲出这个“骗”字来也非常困难,他们必须对文中的所有人物进行总体把握。这样的探究问题思维含量高,教学内容精练。从这些探究问题设计中可以看出,正是教师问题设计得好,给学生预留了较宽的思维空间,学生才思维活跃,有话可说,课堂上才形成了波澜。

四、从形式上重视“实践活动”设计

新课程开放性增强,综合性加大,主题活动增多。一节课有没有活动,活动效果如何?是检验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科学地做到听说读写思多样化。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有比较充分的“多角度品析活动”;有目标明确的“自读感悟活动”;有训练想象和联想的“思绪放飞活动”;有向外拓展延伸的“自主探究活动”;有着眼于写作的“口语交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对阅读教学要善于设计“活动情境”。新课程非常重视对活动情境的设计。因为活动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兴奋剂,也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纽带。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活动情境。一位教师在讲《落难王子》和《白兔和月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情境,活动情境一:“让我们打开知识窗”。围绕这一活动:让大家推荐应该掌握的词语;让大家讲讲寓言特点。活动情境二:“让我们走进演播厅”,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品味课文语言;配乐演读,让学生模拟、扮演体验课文情境;活动情境三:“大家来开故事会”;让同学们讲他们熟悉的寓言故事。活动情境四:“让我们来创编寓言故事”。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境,不仅有目的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对文学作品要善于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是千年古训,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一位教师在讲《口技》一课时,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读一些重要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要求:第一遍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流畅响亮。让学生人人出声,要读的沸沸扬扬。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重点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示范,学生学读。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的角度读第二、三段,要求学生读出段中层次。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教师示范,学生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情景。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重点读第四段要求学生先急后缓。这样的朗读教学活动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生动而活泼。

对戏剧文学作品的阅读要善于设计“读演评创”活动。教学步骤可分为:阅读活动的第一步:“解读戏剧”。重点是“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活动的第二步:“表演戏剧”。重点是“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戏剧文学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和表演。阅读活动的第三步:“评价表演”。重点是“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挖掘课文的内涵,加深对人物,对事件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是非观念、审美观念。阅读活动的第四步:“创编戏剧”。重点是“写”,培养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性的语文教学设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探索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课型创新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创新性的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语文 重视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