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传导链条的反思

时间:2023-04-26 16:48: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金融危机的统计特征——对外贸易

(一)进出口贸易概况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的急剧减少,导致国际市场萎缩,使中国进出口贸易下滑(见表1、表2)。

自2008年11月,中国的进出口已经出现连续四个月出口负增长。2009年1月进出口总值1418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9%,首现十余年来创纪录的两位数跌幅。

(二)外贸出口增速

根据海关总署2008年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前3季度中国进出口保持了25%的增速,出口总额为10740.6亿美元,相比2007年同期增长22.3%,进口总额为8930.7亿美元,增长为29%。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目前基本上良好,然而出口实际增长率已降至3%,出现历史最低。贸易顺差明显回落,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到了6.8%,自2008年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三)外贸顺差的程度

2008年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了9.4个百分点,从而使1-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中国出口增速就要放缓6%。而美国进口2010年有可能保持零增长,再加上2009年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2010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有可能从去年的25.7%大幅下降为18%,而且存在进一步放慢的可能。

2009年1月份当月仍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增长102%。但事实上进出口双双下跌,只是因为进口跌幅高于出口,才使得顺差保持增长。

二、危机传导链条一:外贸企业内外交困

(一)经济寒冬,外需不足

华尔街风暴在全球蔓延之际,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空,而这一片低迷已经开始影响依存国际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欧盟和美国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非常重要。如果他们的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出口市场将严重受损。次贷危机发生后,欧美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次贷危机还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从而减少当前消费。

(二)币坚挺,优势降低

人民币一直保持升值步伐,这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并加速了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从而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对外出口形成更大的挑战。不少出口企业为了减少美元贬值的损失而改用欧元结算。但金融危机扩散到欧洲市场,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去年4月的11.2元回落到如今的9.3元左右,出口企业再度受损。虽然美元已经呈现升值趋势,但是否长效还有待观察。

(三)贸易保护,摩擦加剧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指出,G20中已有17个国家实施了贸易限制措施,反映出贸易保护主义已有抬头趋势。以美国企业为主导,利用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壁垒等保护其国内市场。

(四)成本上升、经营困难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以外贸导向为主的生产型企业,日子越见艰难,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急升的困境。

三、危机传导链条二:实体经济受到波及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已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相应地,中国的钢铁、电力、汽车等重要行业已呈下滑态势。下文将分别从重工业和轻工业两个方面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传导加以研究。

(一)重工业:以钢铁行业为例

2008年上半年仍从每吨2300元飚升至6000元的钢材价格,6月份以后就开始急剧下跌,仅2、3个月的时间全国钢价从6月份的最高点均价6338元/吨降至1120元/吨-2600元/吨不等,下降幅度平均达30%左右,已跌破今年初的价格水平。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的中小钢企纷纷宣布减产、停产,不少小型钢企已经开始倒闭。7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企加入了“减产”大潮,国内钢企月产量已经减产20%以上,最大预计减产50%。

钢铁行业遭此行业寒冬,国际金融危机可谓罪魁祸首。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市场萎靡,导致需求减少,从而中国钢材产品出口的订单大幅减少,据海关最新统计,2008年10月份中国出口钢材462万吨,环比下降30.73%;1-10月累计出口5312万吨,同比下降1.2%。国际市场需求骤减,加之国内市场因为房地产行业亦陷入困境而出现的国内钢材需求短期也难以回升的现象,导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所谓的冰期。

(二)轻工业:以纺织业为例

中国的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中国出口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资产价值剧烈波动,美元汇率波动带来了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初级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自三季度美元开始升值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近年来的首次大幅度下跌,三季度环比跌幅将近20%。同时,化纤产品价格因原料大幅波动而大幅下降,引发化纤企业对库存产品的恐慌,使得市场上出现了轮番降价销售的现象,造成了竞争秩序的混乱。订单减少、生产停滞、工厂倒闭、大量职工失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沿海企业的普遍现象。

两个问题凸显在这里。第一,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职工生活有了保障。而作为加工制造环节,一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二是缺乏良好的营销渠道和市场,决定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依存度高,收经济危机影响巨大。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不得不引起广泛重视。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劳动力素质、劳动保障体制及就业机制等问题的思索将成为中国完善社会体制、稳定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底下,创新机制的不健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危机给中国出口加工企业带来的打击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紧迫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危机或许会成为中国企业转型的助推器。在危机中,无数竞争力不强、产能底下、管理混乱、缺乏自主科研创新能力的企业倒闭破产,只有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存活。它好像一把巨大的筛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筛除了一些障碍。但同时应该看到,面对危机的形势,如果中国企业没有适应能力,将会受到比目前更大的打击。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此番危机中不得不伤筋动骨,如若处理不好,产业结构的急转弯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遗症。

四、应对措施

(一)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国内需求

目前,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只有增加国内需求,国内的过剩的生产能力才会被消化,从而也消除了制造巨额外贸顺差的根源。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推进金融、教育、交通、环境等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即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扩大内需。

(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可考虑扩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额度,同时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除了采取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外,中国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保持国内经济相对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此次财政拉动的投资应该是以消费型导向的投资。一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二是拉动城市消费升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稳定股市预期;三是房地产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另外,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协调性

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应对外部危机的能力。短期内,要综合考虑外贸政策(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等)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协调性,使国内改革与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出口产业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另外,从长期来看,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把外部的压力转换成出口产品升级的动力,以及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这应是化解外部危机,对中国经济贸易影响的根本途径。

(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为了稳定出口,应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速度。考虑到目前中国面临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政府应暂时放慢人民币对外升值的节奏,甚至在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实行小幅度的贬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慢慢恢复出口企业的信心,游资进入中国的趋势会有所抑制。

(五)调整产品结构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可以减小“次贷危机”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具体办法是:把低档产品的出口规模、品种和数量缩小,产品结构向中高档方向调整,以此来尽力保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变。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与力度,由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赢利空间和整体竞争力。

(六)调整出口市场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办法,而且,调整的步伐要在稳健中尽量加快。在巩固原有市场同时,也要大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应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放眼全球,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经济充满活力,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值得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活力市场纳入本企业的出口市场考虑范围,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

参考文献:

1、林谦,王宇.经济统计指标和指数在金融危机预警理论中的应用[J].知识丛林,2006(10).

2、宋玲霞.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10).

3、胡少甫.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4、孙春媛.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8(1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推荐访问:传导 链条 金融危机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