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一一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海航标

时间:2023-04-26 15:3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到简、有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进而形成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道理,或将共性归结到一起,简要综述。

本设问就是要求学生按“对内目标和对外目标”分别将共同体的活动进行归纳,第一和第三条款为对内方面,概括出二者的共同意思;第二条款为对外方面,概括出其中的意思。同时注意关键词“目标”,“目标”即某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若不注意,则容易跟“行为”本身相混淆,如将对内主要目标回答为“取消关税贸易壁垒,废除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看似正确,其实不当,应该回答为“实现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提示:

该设问则是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要明白“为此”中的“此”是指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它们”即欧洲国家,时间限定范围是20世纪70年代,明确之后,即可知答案为“成立欧共体”。否则,容易误答成“成立欧盟”,甚至“成立世贸组织”。

材料二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的历史渊源……(二战后)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在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

提示:

该设问是关于历史原因的分析。就原因的广度而言,可从主观(内在)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客观(外在)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入手;就原因的深度而言,可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入手;就时间的远近而言,可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入手。具体操作时,需要综合应用。

据问题和材料而言,该题应从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结合分析,分别是欧洲自身的历史渊源,两极格局下美国和苏联的双重压力。看材料时还应注意括号内“二战后”的时间提示,结合西欧或欧洲国家因二战受到严重削弱,战后欧洲国际地位大大下降的情况,这样更能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材料三

1970年美、日、西德、法国经济统计比例图(单位:%)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

提示: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其中数据比例透露出的信息。观察三幅数据图片中美国、日本、欧共体(注意1970年这一时间提示,在1970年时,西德、法国同属欧共体)工业产值、出口贸易和黄金储备各占比例,得出三者的经济力量相当的结论。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关键词“变化”。材料三中只涉及1970年的数据,究竟有“什么”变为“什么”呢?据材料四中的时间提示,问题中所指的“变化”是指战后初期和50年代的情况与1970年的情况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战后初期和50年代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经济霸主地位。所以,答案是“美国失去经济霸主地位,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变化。”

(2)分析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

提示:

该问题的解答可通过以下两个方法之一,即可解决。一,直接应用“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力量对比决定 国际政治格局”的原理。二,分析推理:根据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可推理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从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进一步推理出“进而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答案就这样得出。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解读材料的方法或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主要是限定词,如时间上的限定,空间上的限定,以及某角度、层次上的限定,从而明确答题方向。其次,认真阅读领会材料内容,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以及提示性内容(如时间提示)。第三,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最后,整理答案。(作者单位:四川壤塘县中学)

推荐访问:航标 学海 高一 必修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