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旅行》案例分析

时间:2023-04-23 15:1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生“做中学”,提倡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科学精神与价值观、习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逐步构建起科学概念的体系。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在研读《课标》、尊重教材、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实施教学。

本着上述的理念,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帮助学生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搜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在观察、实验、感受、推理的过程中,得出声音是通过气体、液体、固体这些媒介传播的。培养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有理有据地做出假设。能与他人合作,做声音传播等实验。构建起对声音传播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声音的旅行》一课是湖北教育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文艺汇演”单元的第2课。本课内容位于课标中的“物质科学”领域,声音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

课标中的具体要求是: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将发声体放入水中,了解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轻轻敲击课桌、楼梯扶手、墙面等,将耳朵贴在远离敲击点的不同方位,倾听声音,了解声音可以在固体中沿各个方向传播。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属于中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经历了比较简单但完整的探究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对比实验操作能力。声音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事物,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很陌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会很容易产生兴奋点,往往更关注自己的实验,而忽略了老师的要求及规范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施教时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对学生实验决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随意实验。必须做到科学方法地指导。

(三)技术准备

1.演示材料:音叉、水槽、玻璃钟罩抽气视频资料等

2.分组材料:烧杯、蜂鸣器、石子、牛奶、饮料、沙子、格尺、金属棒等。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究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科學、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在古今军事以及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推荐访问:案例分析 声音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