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时间:2023-04-23 10: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年来,江苏省口岸中学对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学校大德育机制,秉承“自强、厚德、求是”的校训,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在德育实践中逐步找到一条德育新路,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一、着眼未来,坚持一个德育理念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德育理念是: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效,不但要看学生在校的3年,而且要看学生以后的10年、20年……甚至一生,不但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成功”,还要关注他们走上社会后的发展;不但要關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叠加的高度,更要关注他们潜藏于灵魂深处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

曾获“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艾斯奎斯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回答中国教师提问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知道聪明不是那么重要,品格远比学习成绩重要,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得高分重要。人们总是巴不得孩子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无所不知,但我从不赶时间,我不在乎每周末的考试,我更关注的是一个孩子10年后能用得着的素质。”培养学生“10年后能用得着的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学生在校的3年,一定要着眼学生的未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二、突出重点,强化四大主题教育

(一)强化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从规范学生行为入手,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我们提炼出了10条校园常规要求,做成宣传牌立在校门口,每一条都包括高标准和低标准(前面4个字是高标准,后面3个字是低标准);在纪律常规方面,我们重点抓迟到、吸烟、打架、上网、谈恋爱、玩手机问题;在卫生常规方面,我们重点抓卫生死角和卫生保持问题;在仪表常规方面,我们重点抓发型、着装和佩戴首饰问题;在礼仪常规方面,我们重点抓不礼貌、说脏话和追逐打闹问题。

学校特别注重起始年级的教育,高一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不是摸底考试,而是德育课。给初中老师写感谢信,让学生意识到人要感恩;基础军事训练和内务整理,让学生经受磨炼,增强能力;个人才艺展示,让学生不仅迅速认识了新同学,而且学会了欣赏和尊重;学习校史校情,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口中人的自豪和责任;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嘹亮的歌声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优秀毕业生的返校演讲,不仅让学生更快地熟悉了口中校园生活,更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目标孜孜以求的理想;不论何时何地,见到老师都要说“老师好”的要求,让学生养成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其实,有些教育一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但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成了习惯,进而把要求内化为习惯,把习惯升华为素质,把素质积淀为文化。

(二)强化传统教育

我们抓住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了以“铭记、弘扬、传承”为主题的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清明节带学生赴泰州烈士陵园、南京雨花台扫墓,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团誓词;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等地,引导学生铭记国耻,发愤图强;开展“访名人故居,寻伟人精神”活动,参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豪情壮志。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净化、升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和文化归属感的人,也使尊崇传统美德、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国粹文化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

(三)强化感恩教育

我们凝练出158个字的感恩词,做成宣传牌,立在校门口。感恩词饱含哲理、意蕴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每天进出校门都能看到,会在心里默读。通过开展感恩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母亲节感恩父母,在教师节感恩老师,在毕业时感恩同学。通过传唱《感恩一切》,使学生知晓感恩天地自然、感恩一切人;通过传唱《跪羊图》,使学生感知父母恩,领悟“孝”的深刻内涵,体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三重境界。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了“得到了一定要感恩”。

(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难点。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每一名教师必须参加市里的培训和考试,都要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此外,学校有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赵凯教授、泰州师专李如齐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心理讲座,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抓住关键,加强六个方面建设

(一)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德育工作的方案、制度,主要有口岸中学师德考核方案、口岸中学班主任考核方案、口岸中学学生道德品质考核方案、口岸中学全员育人制度、口岸中学家校联系制度、口岸中学家长学校制度,口岸中学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及口岸中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等。通过建章立制,一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另一方面规范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推进、整体提高。

(二)加强德育网络建设

学校建立了校内、校外两大德育网络。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以德育处为龙头的三条线的德育管理网络。一条是以教务处—教研组—全体教师为主线的教学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强化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一条是以德育处—年级组—班级为主线的德育线,以班主任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一条是以团委—年级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为主线的共青团活动线,学校团委、学生会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特色体验活动,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还将德育网络扩展到校外,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一方面,我们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家校教育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作用,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内外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激励和考核力度,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定期评选优秀班主任、师德模范、爱生模范,并利用媒体宣传先进事迹,通过榜样激励和典型示范,形成全体班主任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不只是几位专任教师的事,也不只是学校德育处几位工作人员的事,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担当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学校通过全面开展师德讲座、师德论坛、师德演讲比赛等师德教育活动,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引导教职工按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履行全员育人职责。

(四)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学校通过建构并实施多元立体的德育课程,深化德育工作,落实德育目标,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首先,以课堂为主渠道,构建学科性德育课程。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确立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其次,把德育主题活动提升到课程层面,以德育主题为依托,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我们建立了入学课程、课外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毕业课程四类活动课程,使学生的德育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并能定期有序开展。

(五)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我们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设立清源亭、校史室、档案馆等一批校内德育基地,在市区范围内精选优质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德育基地:泰州市烈士陵园、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扬子江药业集团、高港区口岸镇敬老院、高港区边防检查站等。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定期组织学生赴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使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场所。

(六)加强家长队伍建设

学校定期召开各年级学生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联席会,重大信息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各种教育活动,均邀请家长参与,这既保证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也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学校还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活动,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开辟“家教之窗”宣传栏,给家长以启迪;同时邀请教育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难题,积极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四、追求实效,立足八条育人途径

(一)立足拳拳爱心育人

1.爱的设问

学校要求每一个教职工经常问自己这樣一些问题:我们是如何经营自己家庭的?我们爱校如家了吗?我们是如何爱自己子女的?我们爱生如子了吗?任教班级的所有学生我们都记住了吗?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能一一说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吗?能清楚他们最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引领吗?我们都因材施教了吗?我们开始这样做了吗?我们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吗?这些发问让老师们时时提醒自己不改初衷,永远保持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的那份大爱情怀。

2.爱的收获

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你有多爱学生,学生就有多爱你。你用心用情播下了炽热的爱,一定会收获浓浓的师生情。你的付出,孩子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校新疆班十年级(2)班的学生阿米娜在一篇作文里写道:“慈祥的母亲,用爱编织了42件棉大衣(他们班上一共有42名学生),温暖了在他乡曾经孤独、无助的我们,亲爱的老师啊,我该拿什么奉献给你?”每逢节日,老师们的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各样别致的小礼物;每逢教师节,孩子们会给任课老师颁奖并致颁奖词;每年的毕业离别是师生们最伤感的季节,毕业留言里有写不尽的依恋和不舍……什么是最令人陶醉、满足的师生关系?这就是;什么是有爱心、懂感恩的校园?这就是。

3.爱的艺术

现在的孩子很多是吃“软”不吃硬,你用说教式、硬碰硬的办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但你用活泼的、幽默的所谓“软”方式或者适时地妥协一下反倒更能接近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老师不一定永远要“赢”,有时候可以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妥协不是退缩,更不是纵容,而是一种爱心和教育艺术。当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的时候,当我们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时候,教育的力量就会在无形中释放,大到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二)立足学科课堂育人

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和科任教师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考虑教学的德育功能,要把德育寓于教研活动中、寓于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引导学生情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三)立足社会实践育人

华盛顿博物馆有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和体验是孩子成长的宝贵财富,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学会发展、追求成功。我们通过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敬老院慰问孤寡活动、“一日军营”活动、体艺教育服务进社区、民族团结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赴南京、江阴、淮安、扬州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四)立足校园文化育人

所谓文化育人,就是学校着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文化育人有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育人,就是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透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二是行为文化育人,就是从管理者到教职工,每个人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和言行都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三是制度文化育人,各项校纪校规都是对学生言行的无声规范和引导。四是精神文化育人,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它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都对学生起着莫大的引领作用。

(五)立足主题活动育人

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是落实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学校全年共设置十大教育主题: 1月、2月,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3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4月,革命传统教育;5月,感恩励志教育;6月,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7月、8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教育;9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10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11月,责任担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12月,法制、安全教育。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毕业典礼、中澳学生联谊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国梦团日活动等特色主题活动,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记,也收获了受益终生的品质和能力。

(六)立足社团活动育人

学校设立了文学、艺术、科技、体育四大类别40多个社团组织,每个学生不分班级和年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長自主选择1-2个社团,每个社团都做到计划、场地、时间、人员、考核、效果到位。每到社团集中活动时间,学生们各显神通,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校园一片忙碌、热闹非凡、多姿多彩、其乐融融。《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先后对学校的社团活动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

(七)立足课题研究育人

学校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参与德育研究,提高教师的德育研究水平、管理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学校正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德育课题,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改进了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提高了育人效果。

(八)立足情境熏陶育人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真正的教育是舒适而又不露痕迹,它存在于与心灵距离最短的地方,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真正的教育就是老师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最深处的地方,在那里种上善良的、诚实的、希望的、理想的种子,沐浴风雨,长成参天大树。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学会坚守,不迷失自己。

我们要想办法唤醒学生心底的向善意识和向上愿望,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各种方式创设易于为学生接受的、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让教育直抵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终生受益的精神印记。例如,我们可以讲故事:《一碗米的价值》、《拼地图》;可以举例子:北大保安成研究生;可以播放视频:《天堂午餐》;也可以播放PPT:《来一斤母爱》、《俺爹俺娘》……

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的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因而,我们教师必须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实效性得到增强,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感悟人生的课堂、磨炼意志的营盘、亲近自然的沃土和挖掘潜能的乐园,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推荐访问:树人 奠基 立德 幸福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