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路径研究

时间:2023-04-22 17: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执政队伍的后备军,他们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逐渐成为基层组织的接班人,人才科技的带头人,文明乡风的倡导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目前全国村干部人数已经初具规模,村官任满期后何去何从,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已然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期满分流 创业 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强调“要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①。2014年5月30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定位:一是培养了解国情、熟悉基层、心贴群众、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人才;二是增强基层组织建设、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以及国家政策的鼓舞,使得当代大学生纷纷进入农村基层,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目前,国家的整体思路是:当以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到达一定比例后,将通过适度的调整制度达到完整的动态平衡,当大学生村官离开任职期满后离开岗位后,通过过滤、淘汰、沉淀、逐步形成了一种可控、健康、持续、规范的选拔任用机制。③然而这一既定人群任职期满分流后的何去何从,已经不单单是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而是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等学科交叉关注的问题,笔者拟从多角度、多维度解析大学生村官其满分流的问题并提出实现路径。

几个视域的解构

政治学视域。大学生村官群体从学校直接进入农村基层一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村官群体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一股力量。村官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既是社会的精英,同时也是社会的后备人才,也是服务人民的一股新生队伍。他们扮演何种政治角色不仅是大学生村官的议题之一,也是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态、和基层民主建设相关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村官扮演着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优化,健全村级治理结构,促进乡村治理范式变革等角色。④在任期结束后,这种身份的适从性和心理的同源性使他们对工作的取舍更有趋同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后都愿意从事相关职业,比如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事业单位任职。

社会学视域。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状态是由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所决定的,地位和认同决定他们的价值。从大学的象牙塔进入到最基层的农村,他们的第一步实际就是从校园脱离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是否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不管是任职期内担任大学生村官这一职务,还是任期结束后步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角色的改变过程都是个体外部行为的认同和内部角色的构建,这都会造成个体的角色适应、角色偏离和角色紧张等问题,只有把握好这几方面,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的问题。

经济学视域。村的经济行政职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使大学生村官会涉及到经济学相关部分的工作,同时还会产生辐射效用,这种辐射效用改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行政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产生效益的角度分析,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说明他们认为当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是收益大于成本的。因此,要想使他们留得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起一套相关法律和制度,使他们在任职中受益。

公共行政学视域。从政治生态的维度去分析,大学生村官计划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对政治生态的反思和重塑将有利于村官计划的发展。从政治环境看:务必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政治认同和角色定位不明确造成的资源短缺问题。从经济环境看:应该大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有的村官经济拮据也是他们中途放弃或不认真履职的重要原因,应在经济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文化环境看:村一级单位,有强烈的宗族文化氛围,认识的同一性,使大学生村官无法开展相关的工作,要试图消除村内“熟人社会”的排他性,从而锻炼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宗族文化的良好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⑤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二次就业中找准方向。

大学生村官困境分析

主观原因分析。首先,进取精神逐渐消退。随着大学生步入农村开展工作,年龄逐渐增大,长期在农村工作,思想和行为产生代谢惯性,同时因为大量的基层琐事使得他们也没有时间主动花心思去学习,在工作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对待个人前途出路上不主动争取,进取精神消退。他们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考考试中竞争力不强。

其次,家庭生活负担渐重。目前,大学生村官正值结婚生育年龄,随着结婚生子,家庭生活开支往往捉襟见肘。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是村官的家庭,更是入不敷出。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和生活上,客观造成为生计奔波多一些,为工作操劳少一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各种竞争性选拔考试。

再次,思想情绪消沉抛锚。调查显示,27岁以上任期满2个聘期的大学生村官在村官中占很大比例。他们大多在农村工作了4~7年,随着年龄和任职年限的增长,大部分村官都从刚到村任职时的积极心态逐渐消沉,从满腹理想到得过且过,认为工作干得再好也没什么好处,考试考得再多也终究考不上,相当一部分人还有失望、甚至绝望心理,自我放逐、自我放弃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最后,职业意识淡薄无助。任期满三年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大致有留村任职、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继续深造、自主择业五种方式。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为了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这就需要学生村官们在任职期间对今后的发展有个准确定位,对自己的未来有个长期规划,有意识地关注自我发展和完善,争取通过三年努力而找到人生的方向。但在现实中,总是存在个体差异。人各有志,许多村官在忙碌的三年中,一方面农村工作的繁琐让他们没有精力去想更多的规划,另一方面,在岁月的洗涤中,全然没有了斗志,让自己的满腹激情淹没在广袤的农村荒野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客观原因分析。首先,政策导向不明确,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根据“大学生村官的精神”,国家政策的重点是培育新农村建设人才和农村基层执政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应体现的政策指导和保障功能,可以保证大学生们能够长期在农村工作,所以建立一个村官政策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一方面,国家鼓励高质量的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政策导向却没有过多考虑激励“村官”扎根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模糊的政策让村干部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感觉渺茫,对继续留在农村工作失去信心。

其次,就业培训内容设置还需改进。一是除相应培训种养殖技术、社会技术技能、政策法律法规等以外,还应增加创业规划、经济金融、形势政策等内容,扩大大学生村干部知识视野。二是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因受场地、经费、师资等因素制约,大学生村官接受再教育的时间不长。

再次,创业平台搭建不够。大学生村干部自主创业难度较大,创业比例仍然偏低。调查显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约占在岗大学生村干部的10%。各级政府虽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省市创业基金支持有限,县级匹配相对较弱,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没能实现整合,金融支持手续繁琐,融资成本较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激情必然受到影响。

最后,交流“出口”面临挑战。一是虽然明确了大学生村干部五条基本出路,但政府对大学生村干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方面不足,政策不配套,很多大学生村干部对前途感到迷茫,直接影响乡村两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和选拔。二是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干部的比例偏低,缩小了村官们的出口瓶颈。三是政府目前虽然十分重视把工作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统筹公选到乡镇领导岗位,但还没形成常态化,统筹比例也相对偏低。

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的实现路径

加强思想指导,进行关爱教育,重视心理调整。一是增加社会认同感。大学生在具备丰富充足的知识结构,他所受的教育、城市生活经历使他在心理上相较于其他村、社区干部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仅仅是自我认同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之相应的社会身份的认同,即进入村官角色后的环境认同和社会认同。二是转变就业观念。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谈话会议,通过面对面的指导,了解思想动态,帮助他们释疑解惑,转变职业观念,把注意力从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转向到农村基层,让他们建立起“吃苦耐劳、干事创业”的理念。三是加强典型引导。注意发挥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示范效应作用,留村任职、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深造等五个典型以报告会的形式,引导高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村官情况,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四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寄“家书”、“村官”论坛等方式,定期与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交心谈心,帮助解决他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五是保障续聘渠道。劳动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办理续签手续,通过续聘留任,继续发挥期满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给期满大学生村官一个缓冲期,避免“期满就失业”的窘境。

拓宽道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首先,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建立规范化的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和发布机制,了解就业需求,及时发布各地人事考试网,各大招聘就业就业信息网,并通过电话、短信、邮箱、QQ等平台发布信息,以扩大就业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渠道。其次,结合对工作岗位需求的掌握及时推荐。在了解个人优势和掌握社会就业需求的的基础上,出具鉴定,村居委会、乡镇考核,主管部门能力认定,通过大学生村官就业推荐表推荐用人单位。三是通过合作互惠互利。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和邀请用人单位到大学生村官工作现场区实地观察了解,使用人单位和受聘单位找到共同的契合点,进一步拓宽聘任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渠道。

着力内外共帮,突出提升创业能力。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紧缺的是对创业的整体规划,最需要的是创业实事技能。为此,从这两方面入手,大力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积极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和方法技能。一是干部帮带树立创业意识。依托各级政府党校、远程教育信息网等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意识的引导规划。组织高校、教育等部门的专家定期免费给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创业规划指导和心理咨询,帮助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矫正创业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开展组工干部、乡镇干部与大学生村干部“1+1”帮带活动,给予项目、资金上的帮扶。二是致富能手帮带选好创业路子。定时定期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专业的人生规划和创业设想,对他们的创业指导提供帮助,相关部门应畅通联系渠道,通过利用利用经济能人、种养大户和资深企业家的能力互动平台,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几”的方式,担任他们的创业导师,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干部,为他们提供与之对应的创业方法、技能操作,同时,对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帮扶,对创业策划书进行可行性指导,培养创业典范,带动大学生村干部踊跃创业。三是技术人员帮带解决创业困境。定期举办“技能培训课程”,筹建“创业帮扶团”,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干部熟练掌握多项技能。

着力上下共扶,注重搭建创业平台。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基层,有的甚至与城市完全阻隔,获取的资讯相当的狭窄,存在着创业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的实际情况,应主动搭建和优化创业平台,强化帮扶服务,激发他们的就业创业的活力。一是创业基金添动力。制定实施相关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分类扶持,政府可以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的办法,帮助有创业意向和拓展规模的大学生村干部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使一大批有创业项目缺苦于资源的大学生村干部有了资金来源方向和渠道。三是项目支持增信心。创建省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入驻创业。四是政策扶持。提供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项目的门槛。

着力虚实共推,全面增强创业成效。一是发挥团队优势推动创业。可以推“村官+村官”、“村官+能人”、“村官+基地”和“村官+合作社”四大创业模式,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抱团联合创业、合伙入股创业、依托产业创业、带领村民创业,实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二是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创业。将市场需求与地方区域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接受新生事物快的优势,通过引进新品种,改变种养方式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业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⑥三是发挥“创业明星”优势带领创业。政府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体进行综合评审,根据创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评选出“创业明星”,并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创业明星”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帮带想创业、能创业的大学生村干部和农民。

结语

大学生村官如何面临再就业,再择业,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如何分流,是出口环节的核心,这是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是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处。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结合实地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分流出路虽然表面通畅,但不同的出口却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为此,需要全盘思考,严格把关大学生村干部的任用、流动设计方案。通过强化考核筛选机制,加强思想指导、夯实分类培养内容,拓宽后续发展路径,搭建创业平台,为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的制度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论述》,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年。

②李源潮:“在农村去拜人民为师 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党建》,2012年。

③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及其路径研究—以苏北Y县为例”,《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9期。

④谢方意:“大学生村官制与农村政治生态:影响、问题和愿景—基于政治视角的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9期,第34~40页。

⑤杜春林:“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研究述评”,《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⑥“全国大学生经验村官工作会议经验发展摘要”,《农民日报》,2012年9月20日。

责编/韩露(实习)

推荐访问:村官 转型期 期满 分流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