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二里头文化探索

时间:2023-04-22 12: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夏王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奴隶制国家,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它的建立,标志着数百万年原始社会的结束,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开始,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有关夏王朝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因此,考古学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在考古学界,二里头文化乃夏文化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开展,驻马店地区也陆续发现了一批二里头文化遗址,二里头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廓清了遗址的实有范围,找到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东南部边缘,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本文拟根据考古资料对驻马店地区的夏文化进行探索。

【关键词】驻马店;夏文化;探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的二里头遗址而得名,该考古文化分布于晋南、豫西。地域范围为河南中、西部的郑州,洛阳附近和伊河、洛河、颍河、汝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一带。目前,驻马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10余处。经过正式发掘的有驻马店杨庄遗址、党楼遗址、西平上坡遗址等。

一、二里头文化遗址

(一)杨庄遗址

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杨庄村西,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势呈缓坡状隆起,座落在练江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这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自然环境十分优越。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文化内涵以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二里头文化层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上,厚度在0.5—2.5 米之间,遍布整个遗址,堆积厚,出土物丰富。文化遗迹有壕沟、祭祀坑、灰坑、水井、瓮棺葬等。

壕沟平面呈圆形,剖面呈不规则倒梯形,口、底宽窄不一,底部较平整。沟内堆积有大量保存如新的树木干枝,为人工修制。祭祀坑位于壕沟近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东南至西北长约4.5、南北宽约2.5米。坑内摆放着大量陶片、陶器和动物骨骼,其上覆盖一层厚约5~10厘米的纯净黄土,质地坚硬。此层黄土明显不同于周围的灰土文化层,系人工着意覆盖。陶片堆积密集,器类有鼎、大口尊、圆腹罐、盆、器盖、瓮、擂钵等共91件,许多动物骨骼杂置于陶器之间,至少有两具是猪的残骸。灰坑11个,有不规则状、椭圆形、圆形三种。出土有中口长腹罐、豆、盆、大口尊等器物。水井4座,口大底小,斜直壁,其底部多发现汲水器捏沿罐,大多为完整器。瓮棺葬一座,墓口为椭圆形,直筒圜底状,葬具为一加砂褐色陶鼎身,外壁黑色,内有婴孩残骸。

遗址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和漆器。陶器以夹砂陶为主,且砂粒裸露于器表,泥质陶次之。陶色灰陶最多,黑陶、褐陶次之,纹饰以绳文为主,篮纹、附加堆纹、鸡冠耳也较盛行,另外还有少量方格纹、连珠纹、刻划纹。陶器皆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修整。出土陶器约7600件,主要器类有:中口长腹罐、大口尊、鼎、箍状堆纹缸、器盖、盆、豆、圆腹罐、捏沿罐、擂钵及夹粗砂罐等。石器有刀、镞、斧、铲、锛、凿、镰、矛等,以刀和镞的数量最多。红铜器,类似凿状器,具有早期铜器特征。漆器,残存一条白色和一条红色漆带,附于一圆形泥柱表面,应为木胎觚类器。陶建筑饰件,系在平泥板上堆塑泥条后烧制而成,图案似为云雷文。

(二)党楼遗址

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约6公里的党楼村北,练江河支流五里河自西向东从遗址南部流过。遗址原为一坡状台地,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150米。1985年文物调查时发现,1992年秋,为配合板桥供水工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过抢救性发掘。1993年春,北京大学考古系和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遗址北部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根据各层文化内涵的差异,将遗址分为三期,其中第三期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遗存,文化堆积较薄,未发现遗迹现象,出土遗物也较少,主要有陶器15件,以施中绳纹的灰陶为主,见有鼎、盆、大口尊、中口长腹罐、花边圆腹罐等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类,石器3件,器类有锛、斧。

(三)西平上坡遗址

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东北的上坡村西150米处,黑河的支流经遗址东侧流向东南。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200、东西宽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呈缓坡状起伏,高出附近地面约1.5米。为配合京珠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的建设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等联合,于1998年底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的中期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可分两个阶段,前段为二里头文化一期,后段为二里头文化二期。文化堆积分布较广,遍布各个探方内,文化层厚0.3~2.75米,遗迹有房基、壕沟、灰坑、墓葬等。

房基2座,属地面建筑,墙体用黄灰色粘土拌草版筑而成,房内铺垫黄灰色土,有灶和烧土面,周围有遗弃的陶片和兽骨。壕沟呈东南—西北走向,已揭露部分东西长2、南北宽4.6、深2米。沟内填土疏松,含有大量红烧土及生活废弃物,接近底部有青灰色淤土。出土陶片以加砂灰、褐陶居多;纹饰以篮纹为主;主要器形包括罐、盆、瓮、三足盘、甑、鼎、豆等。灰坑42个,口多为圆形、椭圆形,出土陶片较多。墓葬7座,其中竖穴土坑墓5座、瓮棺葬2座。土坑墓内均无葬具和随葬品,葬式为仰身直肢。瓮棺葬以瓮、大口尊为葬具,内置尸骨。

遗物有陶、石、玉、骨等,多出自灰坑中,仅少量出土于地层。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夹砂陶大多加粗砂,部分器表上裸露砂粒,尤以内壁更为明显;泥质陶中仅少量为细泥质。陶色大多为灰色和黑色,一部分为棕色。夹砂陶器多为手制,胎质粗,壁厚,有些经慢轮修整;泥质陶大多为轮制,器形较规整。绳纹和蓝纹是最常见的纹饰,其次为弦纹、箍状附加堆纹,较少见到磨光陶和饰方格纹者,另有镂孔;素面陶也占一定比例。发现的器类较丰富,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罐及大口尊、鼎、缸、豆、三足盘、器盖、罍、瓮等。石器有凿、斧、铲、刀等。玉器有铲、凿。骨器是用兽骨加工而成,磨制较精,器形有锥、簪、镞、镖、刀等。

二、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特点

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口长腹罐、花边圆腹罐、大口尊等器类,与典型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同类器相似,因此说它与伊洛地区的典型二里头文化属同一文化系统,但也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一)陶器质地的显著特点

夹砂陶器类较多,泥质陶次之,多不细腻,有些为粗泥陶。伊洛地区二里头文化的盆、大口尊等盛储器多为泥质,罕见夹砂者,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夹砂陶多且砂粒较大,往往裸露于器表,显然是本地区龙山文化传统的保留。石器数量众多,但未发现骨器和蚌器。

(二)陶色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褐陶数量较多,灰陶数量占近60%,黑陶和褐陶分别占20%,夹砂陶多灰色和褐色,泥质陶多灰色和黑色。在伊洛地区,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以灰黑色为主,晚期以灰色为主,褐陶始终少见。纹饰方面,两地都盛行附加堆纹和鸡冠纹,驻马店地区的篮纹宽疏粗浅,多见于加粗砂罐上,与伊洛地区风格迥异,而与本地龙山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绳纹以中绳纹和中粗绳纹为主,印痕多较浅,甚或模糊,少见伊洛地区早期流行的印痕较深、排列整齐的细绳纹。

(三)器类与伊洛地区一致

均以中口长腹罐、花边圆腹罐和侧装足鼎为主要器类,但中口长腹罐所占比例偏低,而大口尊的数量远远大于伊洛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同期遗存,可以说是本地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类,其形制也较后者丰富。本地盆形鼎,腹较深,比伊洛地区出现的年代稍早,垂腹、底装圆锥足或扁锥足鼎和加粗砂罐等器形也罕见于伊洛地区。而后者流行的三足皿在驻马店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四)驻马店地区宽浅的篮纹、砂粒裸露的器表

以及器形方面的垂腹、底装圆锥足鼎和加砂罐等,皆是对淮河流域上中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的承袭。同时,驻马店地区此时受周边文化的影响较小,先商文化、岳石文化、东下冯类型等文化的因素皆未发现。

(五)驻马店杨庄遗址出土了一批酒器

有鬹、爵、盉等,是采用特殊陶土制作的白陶和浅黄褐色陶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是陶器中的精品。从夏商时期起,酒在宗教仪式和礼仪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大量酒器的出现不仅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空前水平,有条件提供酿酒所需谷物,而且也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创造者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

三、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发现的意义

淮河流域的考古学研究,对于探讨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的关系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尤其是杨庄遗址的发掘,为这一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杨庄遗址壕沟底部自然沉积中发现的大量树干和个别经人为加工的方木,可推测当时的建筑可能是干栏式房屋,上坡遗址的房屋为版筑的地面建筑,为研究当时的居址形式提供了实物资料。

杨庄遗址显然是一处小型的环濠聚落址,兴起于二里头一、二期之交,其壕沟的形状虽不规整,但部分沟壁却经过人为特殊加工,尤其在沟底还发现有祭祀遗存,推测其功能并非仅是一般的防御或排水设施。遗址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制酒器、铜器、漆器、陶建筑饰件、兵器石矛和大量的石镞。除偃师二里头外,这些因素在其它二里头遗址中罕见,不是一般村落所应拥有的,因而它可能是一处具有祭祀功能的区域性小型中心聚落,也许与夏王朝对南方的经略有关。

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二里头文化早期分布区域提供了实物资料。纵观驻马店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存的特点,其总体面貌与伊洛平原二里头文化早期相似,而与信阳地区的同期遗存差异显著,以此推断,二里头文化早期分布区的东南部边缘在地处北纬33°的南阳—驻马店—阜阳一线。

杨庄遗址出土大量的炭化稻粒和稻植硅石表明,在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阶段,驻马店一带的水稻栽培已具有相当规模。由于杨庄及其周围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推测当时的农业活动以水稻种植为主。孢粉标本显示,在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早期阶段,栽培的作物还有芝麻、菜豆、蓼等。猪、羊、牛、马等家畜骨骼的发现则表明,当时除农业之外,畜牧业也占一定比重。由于仅发现极少量田螺等水生动物遗骸,捕捞工具又极罕见,推测捕捞活动只是偶一为之。而大量石镞及轴鹿骨骼的发现,则可表明狩猎活动的存在。因此,杨庄遗址的发掘解决了该地区古文化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断定驻马店是目前所知龙山时代至夏代早期主要种植水稻区域的最北地点,而且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处种植水稻为主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结合近年来在淮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遗址所发现的炭化稻粒,推测在新石器和夏代,今许昌一线和漯河一线之间,曾大致为北方粟作物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的交错带。

总之,近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使得我们对于驻马店境内夏代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即驻马店二里头文化不是由当地龙山文化直接发展来的,而是豫西二里头文化代替了本地原有的文化类型,就陶器而言, 吸收了当地龙山文化的大量因素,因此,夏代时期的驻马店是多种考古学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舞台。但由于资料的限制等原因,对于这一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地域、文化特征和性质的认定、文化的分期以及与之相应的年代等问题尚存有争议,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亦未完全理清,现在正当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的黄金时期,相信越来越多的考古新发现,会使得我们一步步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

[2]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驻马店市党楼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5).

[3]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南西平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4).

推荐访问:驻马店 探索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