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水下考古

时间:2023-04-22 11:5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部,众多的大小沙洲和岛屿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热带海域风光——清澈的水下是一座美妙的海底公园,绚丽多姿的珊瑚中居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美丽富饶的西沙海底,还深藏着大量的文物宝藏。

西沙群岛离海南最近,隶属海南省。1998年12月,在海南一个十分普通的渔村——潭门镇,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中国年轻的水下考古队,他们将从这里启程前往西沙群岛。

中国水下考古队以往的考古发掘都在离岸不远的近海,远赴西沙海域考古发掘还是第一次。对这次重大的考古行动,水下考古队已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和筹划。整个西沙群岛海域面积有50多万平方海里,渔民们提供的海底文物遗存点相当多,但是最终他们把主要目标锁定在西沙的北礁和华光礁。因为这两个地点能找到海底文物的可能性最大。

渔船条件十分简陋,抗风浪的能力也很差,但重要的是船老大本身就是海底文物信息的提供者,是考古队探寻古代沉船文物的可靠向导。

这个季节对考古作业十分不利。但在古代,恰恰是航船南下西洋的最佳时节。古代航海的唯一动力是风,而南海属于季风气候,每年十月到次年的三月盛行东北季风,这个风向正适合航船扬帆南下。那时,从广州启程,五十天后便可到达印尼的爪哇岛。西沙,古代称之为“七洲洋”。在宋代就有“去怕七洲,回怕毙苍”之说;明代也有“上怕七洲,下怕昆苍,针迷舵失,人船莫好”的记载。风浪,以及海底错综复杂的暗礁,是造成前人惧怕西沙的主要原因。

连续两天,风大浪高,考古船只好先到琛航岛避风。

琛航岛的名称是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以他的一艘军舰“琛航号”命名的。而早在公元二至一世纪的西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辟了经西沙,穿越南海,到达印度的航线。此后,到了唐宋年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中国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来往的大小中外航船不计其数。到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更是举世闻名。对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先生这样写道:“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以说不是它的对手”。自古以来,西沙群岛就是我国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地交往的海道要冲。

风浪终于减弱,两艘考古船启锚出发了。

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考古队决定先驶往离琛航岛较近的华光礁。

现在的渔船都使用机械动力,而且装有卫星导航仪,但是遇到有暗礁的地方,船老大仍然十分紧张,他让水手爬上高高的架子,指示航线。

考古船和巨大的暗礁擦肩而过,不难想像,如果是古代帆船,该有多么危险。西沙的水下对古代航船可谓是杀机四伏。

途经银屿岛附近时,水下考古队顺带进行了一次水下调查。

银屿岛是一座沙洲,上面有临时居住、捕鱼作业的渔民。

银屿岛的名称由来,是清朝末年渔民们在附近水下发现古代沉船上的银子而得名。

考古队员们不断采集到许多古代沉船遗留的碎瓷片,他们花了那么大的资金、人力收集这些碎瓷片,这在同船渔民眼里甚至觉得好笑。对于考古,人们大多关注的是有没有发现什么珍奇、值钱的东西,而考古学本身的目的在于还原历史。在这些碎瓷片中甚至可能隐藏着珍贵的历史线索。

不久,考古船到达了华光礁,大船谨慎地找到抛锚地点后,水下考古工作便紧张地开始了。

只能用小船才能上华光礁,因为那里就是造成古代沉船的暗礁。

这座暗礁是一座珊瑚环礁,所谓环礁,就是在海底高山的顶部,珊瑚环绕着山峰四周生长、堆积而形成的一圈珊瑚礁,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山体渐渐下沉,而环形的珊瑚礁仍在向上发育。

从水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海水呈不同的颜色,海水呈淡蓝色处是环礁的礁坪。礁坪是环礁的最高处,宽度在数十米至上千米不等,它总体上像一个平台,但有起伏,坑坑洼洼,涨大潮时水深约有一到三米,退大潮时有部分露出水面。这么浅的地方能有沉船吗?

考古队分乘四艘小艇,在华光礁礁坪等处展开了搜寻,华光礁面积有80平方海里,渔民向导仅仅引导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但真要找到古代沉船遗址并不容易。

考古队采用的是拖带搜寻法。珊瑚礁海域,海水清澈,在水下一眼就能看到几十米,考古队员只要戴上潜水镜,用肉眼观察就行了。

在这里,小艇不小心都会触礁。

潮水退去,远处仿佛露出了一片沙滩。

摄影师想走上沙滩拍摄,但是走到跟前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沙滩,而是一片茂盛的珊瑚。古代遭厄运者究竟在何处?

水下搜寻工作已进行了两天。

考古队员开始不断地有了发现。

这些无疑是散落的古代沉船遗物。现在是否已经接近了古代沉船遗址?还很难说。

海生物已经在破瓷碗上安了家。

又发现了一截木头,这有可能是古代沉船残骸。

令人兴奋的时刻到来了。

毫无疑问,古代沉船遗址终于找到了。

沉船上的瓷器全都倾倒在这里,散落的范围大约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看来,这艘沉船还不小。

从船体上倾倒的瓷器可以看出,这艘古船当年遇难时,是向一边倾倒的。

这处古代沉船遗址范围的水深最浅处在涨潮时仅一米多,退潮时只有0.5米左右,古代沉船怎么会在这么浅的地方沉没?

其实,这就是常说的船只触礁搁浅。这艘古船因风浪或某种原因,迷失航向失去控制后,被海浪推上了浅浅的礁坪触礁搁浅,当潮水退去,航船便向一边倾倒,从此就再也出不去了。船上的瓷器倾倒而出后,又被海浪打散。

考古队员们兴奋的心情很快化为深深的遗憾:沉船遗址的中心已被炸开两个大坑,显然这处古代沉船已遭到了严重的盗掘。

经过长久的海水浸泡,海生物已将木质船体和船上的部分装载物凝结成块,它也被盗掘者用炸药炸开。

沉船遗址中心的深度在涨潮时约有三米,这就是说,古船当年触礁搁浅的这个地点是一个低洼处,经过漫长的岁月,大部分船体已被珊瑚沙渐渐覆盖,之后又被人炸开盗掘。

整个古代沉船遗址像一片废墟,但是考古人员仍能采集到不少完整的文物。

估计盗掘者对这些瓷器兴趣不大,他们寻找的可能是一些他们认为值钱的东西,但是盗掘者使用炸药以及粗野的挖掘,已使沉船文物大部分被毁,当然,考古人员不会就此罢休。

考古队员们很快就辨认出遗址表面采集的这些文物均来自福建磁灶、德化南宋古窑,由此可以判定,这是一艘距今约800年前南宋时期的沉船。虽然遗址惨遭破坏,但是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并非荡然无存。

这是一艘什么性质的古船?它来自何方?要去何处?它还隐藏着哪些古老的记忆?

船老大也认真地举行了自己的仪式,他们的习俗认为落到海里的东西已归属海龙王了,现在必须虔诚地膜拜祷告,以免触怒海龙王。

考古人员首先必须在遗址上确立一个范围,这实际上就是田野考古挖探方的方法在水下的应用,这是考古工作第一步,其作用在于提供一个范围基准,以此进行测量绘图和摄影,因为只有将整个遗址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才能为日后的复原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遗址表面的记录工作完成后,他们根据经验和判断,决定在船体附近向下深挖,但是,真能挖到东西吗?谁都不敢肯定。

水下挖掘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考古人员首先要用人工的方法,将遗址表面大量的碎瓷片和堆积物清理开来。

高压水枪能将珊瑚沙打松,冲开,而又不至于毁坏沙里埋藏的文物。

之后用抽沙机再将挖开的沙一点点抽到别处。

对水下考古人员来说,他们情愿水深一些。因为水浅,海水的波涌使人难以控制身体,工作起来相当耗费体力。

判断看来是准确的,成堆的完整文物渐渐露出了它动人的面目。

付出的辛劳终于有了结果,考古队员用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喜出望外的心情。

详细的记录工作完成以后,一件件文物才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它沉睡了几百年的海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第一层文物发掘出水后,下面又出现了不同的东西。

无情的大海给古人带来了不幸,但是正如美国水下考古学家卡斯基斯所说:“大海是赐给水下考古学家的礼物。”

在西沙华光礁的这艘南宋沉船遗址中共发掘出各种瓷器一千多件。

一种小瓷盒数量很多,是供妇女装脂粉的用具。

出水的瓷器有不同的类型,而且每一种瓷器的重复率很高,这就可以确定,沉船是一艘远洋货船,它所装载的货物全是销往海外的民间日常生活用瓷。考古人员还注意到,其中有些瓷器的质量显然很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次品。不过它透露出了一个历史信息,当年的中国瓷器在海外市场非常畅销,即使是次品也同样可以卖出去。

出水的大量福建磁灶、德化的南宋瓷器,清楚地表明这艘货船来自福建,但具体前往何处,只有船主才知道。因为这些瓷器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发现。

华光礁的水下考古获得了意外的成果。而时间也到了1998年的最后一天。

傍晚风浪又起,但这并不影响考古队员们的元旦会餐。

海上生活异常枯燥、艰辛,不过,考古队员能享受到一个特权,就是天天吃海鲜,当然这需要自己动手。

夜间支上灯光,更是频频上鱼。

有时用抄网就能捞上鱼来。

这种长翅膀的飞鱼,在水面上能飞数十米。

有时,考古队员来到岛屿沙滩上,一会就能摸到一顿美味海鲜。

现在下一个考古目标就是西沙的北礁。

北礁,是这次水下考古的主要目标地。因其位于西沙的最北部而得名。北礁也是一座珊瑚环礁,面积仅有16.9平方海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外远洋航船的必经之地,是潜伏在航线边上最危险的航船“杀手”。北礁在古代航海人眼里充满了恐惧,被视为“鬼门关”。

北礁到了,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异常,然而这正是导致危难所在。

只有在退潮时,才能看到水底突出的一些礁石,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有轮船在北礁触礁遇难。正是由于这里水下复杂险恶的暗礁,给中外航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政府于1980年专门修建了一座航标灯塔,然而,不幸的古代沉船仍然长眠在海底。

搜寻工作开始了。

在这里还不能完全使用拖带搜索,因为这里的水下许多地方起伏很大,礁块犬牙交错,沟谷纵横,地势险恶,考古队员必须背上氧气装备下潜搜寻。

下到较深处,他们都要携带绳索,这一方面是用来和水面进行信号联络,另一方面是在返回水面时不至于找不到船。

在陌生、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工作是比较危险的。现在,队员们已沿着斜坡下到了37米深处,超过了轻潜水的安全深度,在水面没有任何防救设施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十分谨慎。

这些铁皮显然是近代轮船的残骸。

这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炮弹,爆炸的危险仍然存在。

在这处暗礁,考古队员发现了很多散落的铅块,这些铅块也是古代中国帆船远洋贸易的货物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在北礁的礁盘上,古代瓷器碎片几乎随处可见,这说明古船在遇难的过程中,船上的货物四处散落。甚至连常来这里的渔民都认为,北礁是古代沉船的坟场。

在散落的碎瓷片中,考古队员仍能采集到许多不同时代的完整文物。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应称为“丝瓷之路”,其实古代海上外销的大宗货物除了丝绸、陶瓷外,还有茶叶等等,但是海底的大量所见,让人联想起国际著名古陶瓷学家三上次男的话“古代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当时的中国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熠熠生辉”,在海底,也只有陶瓷,能向我们讲述更多古老的故事。

与华光礁的发现不同的是,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画有图案的明代青花瓷器,除去瓷器上胶着的海生物,显现出的精美图案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并且使考古人员辨认出了它们的产地——来自福建漳州明代的古窑。

从北礁采集的大量瓷器中,有来自景德镇,也有来自浙江的产品,但为数最多的还是来自福建不同地区的古窑;而且从采集的地点看,也不止是一二艘沉船的货物。这一现象凸现了一个史实:在中国陶瓷文明史上,福建的陶瓷虽不及景德镇等窑系著名,但是它在世界贸易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灿烂的一页。

考古队员又有了新的发现。

礁石上一个呈弧形的凸起物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刮开表面附着的海生物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根大象牙。

这无疑是来自异国的进口商品,经过漫长的岁月,象牙的两端已被珊瑚淹埋。在北礁的海底,考古队连续发现了两段象牙。在小小的北礁,不同时代的中外沉船遗物都能看到。这使考古人员感到振奋,因为他们相信已经找到了一个有着丰富中外交往历史遗存的水下考古胜地,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在这一群群美丽鱼儿聚集的地方,考古队员又有了惊喜的发现。

这可不是普通的石条,而是古船木制锚的一个组成构件,称为“碇石”,经过几百年的海水浸泡,古锚的木制部分早已不复存在。

作为航船的停泊工具——锚,它随着船舶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着。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船舶越造越大,随之,带“爪”的锚便出现了。

大多数学者认为“锚”字来源于“猫”字,意思是能像猫爪一样抓住水底。至今,“锚”在英文中还是CAT(猫)。

在福建泉州湾发现的宋代古船木制双爪锚,中间的这根石条就是“碇石”,碇石两端略小,是为了便于穿过锚杆。当时的木制锚是用十分坚硬的木头制成,而“碇石”均取材于坚硬的花岗岩,其作用一方面是加重木锚的重量,使它能迅速抛入水底,另一方面能使锚爪有效地抓住海底。

这种将碇石安装在锚爪上方的锚,是从古希腊传人的,而中国传统的木制锚的碇石是安装在锚爪的下方。这种锚不仅制造简单,而且结构更为牢固,同样能有效地抓住海底。

在西沙北礁,考古队员竟然连续发现了四根锚碇石,其长度、宽度均在2.8米至3.05米之间,这些用花岗岩打制而成的锚碇石,全部来自福建。据此,考古人员推断,这些古代沉船的排水量大约在70吨到80吨之间,相当于水下考古队乘坐的这两艘渔船。

至此,一个现象不能不引起考古人员的极大关注。

从西沙打捞的古代石雕像,到华光礁的宋代沉船遗址。

西沙北礁众多的宋元明清的瓷器。

还有这些锚碇石,这次西沙考古出水的古代文物绝大部分来自福建,这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一切都将追寻到一个历史事实:福建有着悠久的烧瓷历史,而且规模相当之大,同时还有一个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就是生产的陶瓷大量外销。

历时39天的西沙水下考古,发掘、发现古代沉船遗址、遗存点有十多处。出水文物达数千件——考古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在古老航线的中途,第一次发掘出如此丰富的实物资料,这对研究中国海上发生的历史意义重大。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西沙水下这座神秘的历史博物馆正等待着考古人员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推荐访问:西沙 水下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