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时间:2023-04-21 09:1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一股新力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自己的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来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人格、开发心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因素,例如,爱、幸福、勇气、信任、协作等。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1.加强大学生优秀品质的挖掘

加强大学生优秀品质的挖掘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加强大学生优秀品质的挖掘,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信,还可以起到榜样作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树立积极向上的品格。加强大学生优秀品质的挖掘,首先,相关教育人员要积极学习心理学,明确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内涵,寻找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案。其次,教师要借助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来进行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促进大学生自主预防能力的提高。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注意榜样的樹立。例如,对于乐于助人的学生给予表扬,并根据该生的行为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的介绍,以深化大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2.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

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再加上心理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所以说,积极心理学中所提到的从学生出发进行积极心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并在学生的交流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注意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授一些处理技巧及方法,让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认识。再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倾向。

3.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系统

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系统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积极心理学指出了人们内在积极力量与环境的联系,所以说,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加强积极校园环境系统的构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系统,首先,各个高校要注意校园氛围的营造,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例如,积极组织座谈会、讲座等相关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认识的提高打下基础。其次,各个高校的教师也要注意班级氛围的营造,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加强积极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文化课程教师也要做好学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4.重视优化大学生心理能力训练

针对大学生来讲,其心理能力训练主要是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调控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意志、认知,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潜能训练,以及心理拓展等活动的开展来实现。首先,要重视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以此来为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教师也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类趣事,全面激发、增强其积极情绪体验,促使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幸福感,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重视学生积极人格倾向的培养。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人格倾向会给学生今后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带来直接影响,甚至还会决定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指导下,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优化学生积极人格倾向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懂得以更轻松、有趣的方式来分析处理问题,坚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逐渐形成自信且豁达的生活态度,为今后的发展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5.完善社会实践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实践其实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合理转化为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一个中间环节,能够为其教育工作的渗透提供诸多契机。对此,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其不断提高自身应对困难的意志、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大学生来讲,可组织其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慰问敬老院、爱心捐助,以及阳光户外拓展训练营的开展等等,都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一系列趣味课堂活动的灵活设计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生生交流的机会,这样既有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展示,也能够使其从各类活动中加强生活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他人做到适当的理解和包容,完善统一理念、价值的构建,引导大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加强自我认识,完善优质心理品质的构建。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老师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焰,张卫平.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内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7,19(4):103-106.

[2]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周正平(1981-),男,云南楚雄,研究方向: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心理学 探讨 大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