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群体的话语特征与身份构建

时间:2023-04-20 12: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话语”本来是一个纯语言学概念,但是现在更多的则是指隐含在话语背后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含义。“话语”作为现阶段一种较为新颖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是对政治、哲学、文化、艺术等研究新视野,有利于剖析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与身份构建。

[关键词]古代社会 知识分子 话语特征 先秦时期

[中图分类号]K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48(2015)06-51-01

基金项目:2014年赣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培育课题《中央苏区的知识分子群体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RP201402)研究成果。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具特征的社会群体,其话语特征更是反映出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传承与行为风格,也揭示出其身份构建过程中的深层次因素。“新阶级的成员,无论是人文知识分子还是技术知识分子,也可能对彼此的社会互动感到更加自在。这恰恰是因为他们受过相似的教育,具有相似的文化与语言符号,因而有利于他们之中小集团、社会圈子、职业联系和政治规划的发展。”福柯曾经在三个层面界定话语:“有时用它指所有陈述的一般领域,有时用作可以个体化的一组陈述,有时则作为一种有序的包括一定数量的陈述的实践。”因此,“话语”这一概念作为对语境语法以及深层次文化的解读和表达,更能揭示出先秦时期知识分子群体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特征与时代风格。

一、和《礼记·中庸》中曾经有记载:“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且,“和”字在《尚书》中也曾经大量出现,有调和、协和、和睦等多种不同的意思。从概念层面上来讲,“和”既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处事策略和国家外交策略,也是一种诉诸内心平和的理想追求。例如,《尚书·尧典》有载:“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和”作为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古代政治生活权力话语中的高频话语。在古代中国“和”字是统治者回避、遮掩、调和矛盾的重要手段,他们“试图通过称颂和谐、始终要求恰当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相互侵扰,其结果就是否认冲突的合法性,提倡对敌意的压制”。而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所强调的“和”,强调的是一种差异性的统一。

二、中“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产生过宇宙意识的民族都曾自认为居于‘世界的中心’。……它意味着某个群体对自己在宇宙间的地位、对自己独特性的欣赏和肯定。”“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种内在的价值确认,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核心概念。《礼记·乐记》有“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的记载。先秦时期形成的中正、中道、中庸、中和等基本价值取向,是对中国先秦时期乃至之后整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群体行为准则与身份构建的内在表述,对研究知识分子群体话语特征与身份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三、仁“仁”是先秦时期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春秋初期《郑风·叔于田》有“不如叔也,洵美且仁”的记载,“仁”强调的是“温和的气质”。《左传》中也有“仁”字的大量记载。“仁”字的含义,从最先“人之善心”的意思,扩展为广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礼仪标准。孔子并没有对“仁”下过明确完整的定义,但他曾从不同的角度对“仁”的具体形式与表现特征进行描述和界定。孔子把“仁”上升为一种道德标准,正如《论语·子张》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把“仁”看作是上天赋予的崇高德性,在《孟子·尽心上》中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先秦时期“仁”表明了一种对道德、人主体性的高扬。但经过漫长封建社会的重建,对“仁”的理解逐步走向僵化。

四、礼先秦时期,“礼”强调对自然之道的传承和延伸,是“秩序”之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曾将礼概括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同建立在契约之上的近代西方社会民法秩序一样,“礼”作为先秦乃至其后封建社会重要的秩序规范,是一种合乎传统政治伦理的规范性价值取向。正如《礼记·礼运》所记载:“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作为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秩序之中的建构基础,往往是通过长幼、尊卑、上下等规定来强化和巩固等级制度秩序。“‘礼乐相成,德刑互补’是儒家为专制王权的整个操作系统规划的工作机制和程式,指向的是王权专制秩序的构建。”

推荐访问:知识分子 话语 构建 群体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