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虫王国

时间:2022-10-31 19: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导言】

《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昆虫记》共十卷,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法布尔凭借此书,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诗人”。

【原书摘选】

蟹蛛在正式的分类学中被命名为Thomisus onustus。虽然这个名字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但它至少有一个好处,不像大部分学术名词那样折磨人的喉咙和耳朵。有些学术名词听起来更像是打喷嚏,而不是发音清晰的话语。虽然用拉丁文命名动、植物以表示对它们的敬意,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过我们还是要避免那类似于咳嗽声的刺耳发音。与其说那是在念一个名称,不如说是在像吐痰般地将它吐出来。

野蛮的词汇打着进步的幌子,像潮水般涌来,掩盖了真正的知识。面对它们,未来怎么办?它会将所有那些野蛮词汇都抛弃到遗忘的深处。但俗称永远不会消失。它们悦耳、形象,而且达意。“蟹蛛”就是这样一个名称。古人用它来指称蟹蛛从属的那个分类群,十分恰当,因为它说明了蜘蛛类与甲壳类动物之间明显的相似之处。

蟹蛛像螃蟹一样横着行走;同样,它的前足比后足更加有力。不仅如此,蟹蛛的前足只比螃蟹少了那对作拳击状的坚硬如石的“护手甲”。

这形态像蟹的蜘蛛对设网捕猎的技巧一无所知。它既不打绳套,也不结网,就埋伏在花丛中等着。猎物一出现,它就熟练地一口咬住猎物的颈背,将它制服。

蜜蜂来了,心平气和,打算采蜜。它用舌头在花丛中探测,并选中了一个资源丰富的采取点。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当蜜蜂在“篮”里装满了蜜,嗉囊胀得鼓鼓的时候,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了。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地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后颈。蜜蜂挣扎着,螯针一阵乱刺。不过无济于事,攻击者丝毫没有松手。

再说,蟹蛛在蜜蜂后颈上的一咬是能在瞬间致命的,因为它破坏了后者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吸起受害者的血来。吸完后,它不屑一顾地将干枯的尸体丢到一边。然后它又重新潜伏起来,等待时机,屠杀另一名采蜜者。

每当看到沉浸在工作的神圣喜悦中的蜜蜂被害者,我总是义愤填膺。为什么勤勤恳恳的劳动者要喂饱游手好闲者?为什么被剥削者要养活剥削者?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生命要牺牲在猖獗的掠夺之中?这些在和谐整体中的不和谐令人憎恶,也让思想者感到困惑。更何况我们将会看到,凶狠的吸血者竟然是为家庭献身的模范。

吃人的巨妖爱自己的孩子,却吞吃别人的孩子。

在肠胃的专制压迫下,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会变成残忍的巨妖。劳动的尊严、生活的乐趣、母亲的温柔、死亡的痛苦,别人的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块肉既要柔嫩,又要美味。

(摘自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昆虫记》)

【赏析】

读《昆虫记》是一件乐事。如果对书中提及的昆虫十分熟悉,你会由衷地感到亲切,并回忆起曾经和它们相遇或接触的情景。而法布尔的细致观察与科学解析,会让你对它们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产生一种获得知识的愉悦。比如说,萤火虫是你所熟悉的,可是你知道它发光的原理是什么吗?会发光的是雌性还是雄性?它们的发光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些,翻开《昆虫记》你就能一探究竟。

数十年间,法布尔或直接在野地对昆虫进行观察,或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详尽地记录下了它们的体貌特征、食性、生存技巧、繁衍和死亡等等。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不轻易下结论,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竭尽所能对以往的知识结构予以修正和补充。

《昆虫记》不仅仅是一部科普著作,它还是一部相当出色的文学作品。书中融入了对自然界声、色、形、气息等多方面的描绘,令读者仿佛置身于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法布尔还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书中经常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并时而穿插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昆虫记》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在描写中使用了大量传神的比喻,如他说萤火虫是“从明亮的圆月上游离出来的光点”,松树金龟子是“镶在夏至天幕上的漂亮首饰”……而作者运用得最多的还是拟人手法。看看他如何描述自己整个后半生居住的“荒石园”:

“我的这个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国,是无数蜜蜂和黄蜂的快乐的猎场。我从来没有在单独一块地方,看见过这么多的昆虫。各种生意都以这块地为中心。有泥瓦匠、纺织工人、切叶者、纸板制造者,同时也有石膏工人在拌和泥灰,木匠在钻木头,矿工在掘地下隧道……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法布尔总是用人类的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用人类的种种身份来定义不同的昆虫物种。他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昆虫的世界里,并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

《昆虫记》并非刻意写就,而是法布尔自得其乐地观察、实验与写作的成果。在观察与实验上,法布尔严谨求实,在写作方面却散漫随性。他在书中的语气显得轻松诙谐,往往夹叙夹议,不时流露出情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情、对生命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法布尔的一生,大多时候都远离人群与昆虫为伍,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他将在昆虫世界的探索与发现视为一种无上的快乐。这也给无数的读者带来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推荐访问:王国 昆虫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