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消费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30 08: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现代社会,饮食除了其自然属性外,还富有特定的文化和经济内涵,与历史、政治、哲学、宗教及多彩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饮食文化正在发生变迁,饮食也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饮食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特点。因此,大力发展饮食产业,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饮食消费;饮食产业;饮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 田 广(1957—),男,宁夏固原人,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跨文化管理、经济人类学。

王 颖(1992—),女,安徽宿州人,汕头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

胡明志(1988—),男,湖北咸宁人,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7)06-0028-07 [收稿日期] 2017-02-12

一、引 言

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社会生活,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饮食文化的变化也可看出中国经济社会在政治、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方面的发展。饮食人类学家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了,饮食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反映人的品位、社会地位、思维方式、意识及心理状态,更多地体现它的社会属性。[1](P33-59)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逐渐变得富裕,在脱离贫困线之后对饮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考虑饮食的质量和营养,而且要求饮食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性。因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促使饮食文化的变迁。

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饮食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特点,其全方位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饮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业数量、餐饮行业营业额都在不断增长。餐饮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级领导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资水平的提高,饮食支出在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但是饮食消费总体支出却在不断上升。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美食旅游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的宠儿。饮食消费的不断增加,扩大了我国的消费总需求,引起了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饮食文化的变迁

目前,关于饮食文化在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根据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认为世界饮食文化主要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及清真饮食文化三大类别,涵盖了饮食产品生产技艺及文化艺术、饮食营养保健等,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哲学体系。[2](P49-150)另有学者认为,饮食文化特指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哲学等,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消费等一系列社会过程。[3](P48-132)

从上可知,饮食文化囊括所有与饮食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文化在人类社会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但直至近年,它才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出现。把人的饮食活动看成一种文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所首创。[4](P5-12)从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到现代饮食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不断获取和不断演化发展的结果。饮食习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气候条件主要决定饮食口味,我国潮湿地区,如重庆,人们需要吃辣以及重口味的食物来御寒;炎热地区,如广东,人们喜欢清淡口味,因为偏重口味的食物容易使人上火,难消化。所以,饮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上述变化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食材的种植方法以及烹饪手法的先进程度,甚至可以改变农作物的种类,比如依靠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冬天种植出夏天的农作物。一般来说,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影响着一定的地理区域,有学者称其为“文化圈”。圈与圈之间的文化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各自发展。[5](P20-26)饮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地理环境和气候随着岁月的积累已经定型,除非发生较大的地理变动,否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是不会发生巨大变动的,而人文环境却会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人为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饮食文化的变迁主要与各地区的人文环境,即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是目前唯一文化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中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大,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饮食习惯自然千差万别,使得中华民族有着更为鲜明和典型的饮食文化。“饮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解决人民的“饮食问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和繁荣发展的现代文化,为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餐饮产品是饮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当今的饮食文化逐渐呈现出审美化趋势,因此在餐饮行业制胜的关键在于满足餐饮产品的香、色、味、形、质、器等基本特点。[6](P143-145)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便将饮食文化纳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并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7个阶段,以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变更作为社会变更的标志,认为低级野蛮社会始于制陶术的发明,中级蒙昧社会始于学会用火烹调食物。[7]所以,饮食文化与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经济社会不同层次的发展对应着相应的饮食文化。

低層次的经济社会,我们强调的是温饱,而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时,我们强调的是小康。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主要的进步之一就是我们的饮食已经从果腹充饥的生理需要向享受美食、追求精致饮食的精神需要的转变。

推荐访问:经济发展 饮食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