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浅析

时间:2022-10-29 15: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浅析,供大家参考。

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浅析

 作者:林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 年第 17 期

 【摘 要】志愿服务文化传播对志愿服务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杭州志愿服务 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志愿服务文化内涵定义、作用分析、传播现状,为、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提 出建议,要宣传志愿服务文化、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和评价体制,促使志愿服务文 化更好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政策建议

 一、志愿服务文化概述

 (一)内涵定义。志愿服务文化,即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在志愿服务长期实践中形成 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文 化,是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志愿服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志愿服务文化,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提倡通过合理有 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在全社会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形成志愿服务氛围。它实现了个人价值 和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综合了个人发展需要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大力发展志愿服务文化,有 利于公民素质的提升,加快社会管理文化创新的步伐。

 (二)作用分析。志愿服务文化是志愿服务工作的“精、气、神”。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 设,是打造志愿者整体品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志愿 者,在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很好地实践和拓展了志愿服务文化内涵。志愿服务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杭州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现状

 杭州市志愿服务工作自 1993 年“保护西湖绿色行动”以来,在“党政主导、共青团抓总、各 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下,队伍不断壮大,领域不断创新,影响日渐扩大,机制 日趋健全,作用更加明显,尤其在志愿服务工作“保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和服务多样化”建设 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小红帽”已经成为杭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奉献、友 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杭州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所有街 道、乡镇全部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形成 70 万注册志愿者队伍,在市、区(县、市)两级志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者工作指导中心备案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达 861 个,志 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最大、参与最 广泛的社会公益组织。

 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文化传播途径日渐广泛。通过杭州志愿服务网、杭州 志愿者论坛、杭州志愿者官方微博等新型传播途径,扩大了志愿服务宣传覆盖面;编印《杭州 志愿者》杂志、《杭州志愿者培训教程》、《党员志愿服务典型材料汇编》等刊物,总结志愿 服务经验,宣传志愿服务典型;通过节假日、重大活动契机,借助报纸、电视、网络、公益广 告等载体,推广志愿服务理念;推出志愿者主题文艺作品,通过纳凉晚会、防空洞演出、中秋 节慰问演出等,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推出由著名漫画家夏达设计的杭州志愿者动漫形象,运用 于志愿服务媒体宣传和重大活动中,提升志愿者亲和力和知名度;下发《杭州市志愿服务标识 管理办法》,统一杭州志愿者 CI 形象标识,规范使用范围,扩大标识影响;注重志愿者整体 形象策划宣传,针对不同大型赛会活动推出各有特色的志愿者服装,并设计制作系列文化宣传 物品。通过多载体、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影响力逐渐增强,志愿服务理念深 入人心,志愿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培育具有杭州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体系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今后,杭州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自身 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体系。

 (一)营造正确文化导向。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推进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眼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体 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主题, 引导全社会学习志愿服务精神,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 行志愿服务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二)推动专业合作力量。志愿服务组织要转换工作思维,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找 准志愿服务组织的优势与社会和市场的结合点,增强调动社会文化资源生产创作优秀志愿服务 文化产品、服务志愿组织的能力;要加强与文化领域各种专业力量、市场力量合作,联合志愿 服务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在文化、艺术载体上显著标明志愿服务组织标识,推动志愿服 务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更好地覆盖和影响社会;加强与具有广泛影响的电台、电视台、出版社、 文艺团体、网络媒体的合作,推出一批集思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志愿文化产品和活动。

 (三)加强文化理论研究。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积淀和提升,打造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体系。

 联合高校专家力量,组建专家研究团队,在理论上与世界接轨;培养培训师团队,招募富有实 践经验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使之成为志愿服务文化核心的鼓与呼者;开发培训课 程,形成普及型、专业型、提升型立体多维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推动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精心 编印杂志、画册、培训教材等志愿服务文化刊物,把志愿服务好经验、好做法、好理论,通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面形式总结归纳;加强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举办发展论坛,做好课题调研;组织社会各界 共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志愿服务工作蓝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新思想、 新经验、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倩.香港志愿服务文化形成研究及其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5).

 [2] 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推荐访问: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与培育研究 浅析 文化传播 志愿服务